系统架构师考试大纲
2024-12-03 16:52:3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系统架构师考试大纲是一份详细说明系统架构师所需技能和知识的文件。它涵盖了系统架构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大纲包括以下核心内容:软件架构、硬件架构、网络架构、数据库架构、安全性架构和系统可靠性。此外,还包括对架构师所需的沟通、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技能等的描述。该考试大纲旨在为系统架构师的职位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评估框架,以确保架构师的技能和知识符合行业标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综合知识
1 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
1.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的定义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1.2 计算机硬件
1.2.1 计算机硬件组成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1.2.2 处理器
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
CPU、GPU、DSP、FPGA
指令集:CISC和RISC结构
国产处理器芯片结构
1.2.3 存储器
片上缓存,片外缓存,主存,外存
1.2.4 总线
内总线,系统总线,外总线
1.2.5 接口
显示,音频,网络,SATA
1.2.6 外部设备
鼠标,显示器,扫描仪,摄像头
1.3 计算机软件
1.3.1 计算机软件概述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组成、作用和类型
操作系统的特点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操作系统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
1.3.3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的定义、作用和类型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描述 和数据库设计)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结构和应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定义、特点和产品(Oracle、IBM D82、 Sybasc等))
1.3.4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的定义、作用和类型
文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文件系统的存取方式和存储管理
1.3.5 网络协议
局域网协议(LAN)
广域网协议(WAN)
无线网协议
移动网协议
1.3.6 中间件
中间件的定义、作用和类型
中间件的典型软件产品(IBM MOSeries、BEA Tuxedo)
1.3.7 软件构件
软件构件的定义和作用
软件构件的组装模型
商用构件标准规范:(CORBA、J2EE 和DNA 2000 等)
1.3.8 应用软件
通用软件的定义,范围和类别
专用软件的定义,范围和类别
1.4 嵌入式系统及软件
1.4.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用途
嵌入式处理器及支撑硬件、环境要求及特点
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
1.4.2 嵌入式系统分类
嵌入式系统
(强/弱)实时系统
安全攸关系统
1.4.3 嵌入式软件的组成及特点
嵌入式软件的架构和特点
嵌入式软件开发与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差异
1.4.4 安全攸关软件的安全性设计
安全攸关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安全性设计方法:DO-178目的、安全等级划分和生命周期等
1.5 计算机网络
1.5.1 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基本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管理集中化、分布式处理和负荷均衡
基本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和利用率等
1.5.2 通信技术
基本知识:信道、信号变换、复用和多址、5G 通信网
1.5.3 网络技术
局域网(LAN)(五类拓扑和以太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WLAN标准和三类拓扑)
广域网(WAN)(特点、分类和相关技术)
城域网(MAN)
移动通信网(发展、特征和服务化架构)
1.5.4 组网技术
网络设备(基本网络设备:集线器、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
交换技术、路由技术及相关协议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分层参考模型
OSI协议集
TCP/IP 协议集
协议集比较
1.5.6 网络工程
网络规划、网络设计和网络实施
1.6 计算机语言
1.6.1 计算机语言的组成
1.6.2 计算机语言的类别
机器语言(指令格式、操作码和寻址)
汇编语言(语句格式和伪指令)
高级语言(C、C++、Java 和 Python 等)
建模语言(UML 的组成要素、关系和五建模语言种视图)
形式化语言(规格说明、分类、开发过程和Z语言)
1.7 多媒体
1.7.1 多媒体概述
多媒体的定义、特征、基本组成及应用
1.7.2 多媒体的主要关键技术
视音频技术
通信技术
数据压缩技术
VR/AR 技术
1.8 系统工程
1.8.1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1.8.2 系统工程方法
霍尔的三维结构
切克兰德方法
并行工程方法
综合集成法
WSR系统方法
1.8.3 系统工程的全生命周期
周期阶段:探索研究、概念阶段、开发阶段、生产阶段、使用阶段、保障阶段和退役阶段
采用方法:计划驱动方法、渐进迭代式开发、精益开发和敏捷开发
1.8.4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
MBSE的基本概念
MBSE 的三大支柱技术(建语言、建工具和建模思路)
1.9 系统性能
1.9.1 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路由器的性能指标
交换机的性能指标
网络的性能指标
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性能指标
Web 服务器的性能指标
1.9.2 性能计算
定义法、公式法、程序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性能设计
1.9.3 性能设计
系统调整、Amdahl 解决方案、响应特性和负载均衡
1.9.4 性能评估
基准测试程序
Web 服务器的性能评估
系统监视
2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2.1 信息系统概述
2.1.1 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和定义
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2.1.2 信息系统的发展
发展的六个阶段: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2.1.3 信息系统的分类
业务(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1.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产生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和消亡阶段
2.1.5 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
五个基本建设原则:高层人员介入、用户参与开发、自顶向下规划、工程化和其他原则等
2.1.6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
原型法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服务的方法
2.1.7 综合性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规划(ERP)
仓储管理系统(WMS)
制造过程管理系统(MES/SFC)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2.2 业务处理系统(TPS)
2.2.1 业务处理系统的概念
TPS 的建设目的和定义
2.2.2 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
TPS 的五个基本功能: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库维护、文件报表的产生和查询处理
2.2.3 业务处理系统的特点
企业建设 TPS 的意义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2.3 管理信息系统(MIS)
2.3.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总体结构
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2.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功能结构
功能-过程结构图
2.3.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功能/层次矩阵
七个基本子系统
2.4 决策支持系统(DSS)
2.4.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DSS 的发展、定义和特征
DSS 的基本模式
DSS 的基本结构:两库结构和基于知识的结构
2.4.2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DSS 支撑九项基本功能(多层决策;为决策整理和提供数据;收集、存储和提供外部信息;收集和提供活动的反馈信息:具有模型的存储和管理的能力:对常用的各种方法的存储和管理;对各种数据、模型、方法进行管理;数据加工;具有人-机接口和图形加工;支持分布使用方式)
2.4.3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2.4.4 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
数据的重组、数据字典、数据挖掘和智能体、模型管理
2.5 专家系统(ES)
2.6.1 专家系统的概念
ES 的基本概念、定义和范畴
人工智能(AI)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支
2.6.2 专家系统的特点
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差别
ES 的六个特点
2.6.3 专家系统的组成
ES 的一般组成:知识库、综合数据库、推理机、知识获取、解释程序和人-机接口
求解过程
2.7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2.7.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OAS 的发展、目标、定义和范围
2.7.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事务处理、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
2.7.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和软件系统
2.8 企业资源规划(ERP)
2.8.1 企业资源规划的概念
ERP 的目标、定义、范围和发展
2.8.2 企业资源规划的结构
ERP的结构原理(生产预测、销售管理、经营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采购与库存管理、质量与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
2.8.3 企业资源规划的功能
支持决策的功能、不同行业的针对性IT解决方案、全行业和跨行业的供应链
PDM、CRM在企业的应用
2.9 典型信息系统架构模型
2.9.1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2.9.2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目的
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方法
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标准
3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3.1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3.1.1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的定义、基本要素、作用与意义
信息安全的范围(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和行为安全)
3.1.2 信息存储安全
信息存储安全的定义、作用与意义
信息存储安全的范围(信息使用的安全、安全监控、病毒防治、数据加密和防止非法攻击等)
3.1.3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定义、作用与意义
网络安全的范围(安全漏洞、安全威胁和安全措施)
3.2 信息系统安全的作用与意义
国家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能
国家对信息安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3.3 信息安全系统的组成框架
3.3.1 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组成:基础安全设备、计算机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和终端设备安全
3.3.2 组织机构体系
组织机构组成: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
3.3.3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组成:法律管理、制度管理和培训管理
3.4 信息加解密技术
3.4.1 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的作用、意义和内涵
保密通信模型
3.4.2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基本原理
三种加密算法:DES、IDEA和AES
3.4.3 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基本原理
一种公钥加密算法RSA
3.5 密钥管理技术
3.5.1 对称密钥的分配与管理
密钥的使用控制(密钥标签和控制矢量)
密钥的分配方法
3.5.2 公钥加密体制的密钥管理
公钥公开发布的原理
公用目录表的作用
公钥管理机构的建立和维护
公钥证书及管理机构(CA)
3.5.3 公钥加密分配单钥密码体制的密钥
单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分配方法
3.6 访问控制及数字签名技术
3.6.1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的基本模型(主体、客体和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的实现技术(访问控制矩阵、访问控制表、能力表和授权关系表等)
3.6.2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的定义和条件
身份认证分类(数字签名、密钥和口令)
对称密钥签名基本原理
公开密钥签名基本原理
3.7 信息安全的抗攻击技术
3.7.1 密钥的选择
密钥的分类(数据加密密钥(DK)、密钥加密密钥(KK))
密钥生成涉及的三个因素(增大密钥空间、选择强钥和密钥的随机性)
3.7.2 拒绝服务攻击与防御
拒绝服务攻击 DoS 的定义
传统拒绝服务攻击的分类(消耗资源、破坏或更改配置信息、物理破坏或改变网络部件、利用服务程序中的处理错误使服务失效)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方法(特征识别、防火墙、通信数据量的统计、修正问题和漏洞)
3.7.3 欺骗攻击与防御
ARP、DNS 和IP三种欺骗攻击的原理和防御方法
3.7.4 端口扫描
端口扫描的目的和基本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分类(全TCP连接、SYN扫描、FIN 扫描和代理扫描)
3.7.5 强化 TCP/IP 堆栈以抵御拒绝服务攻击
同步包风暴、ICMP 攻击和SNMP 三种攻击的原理及抵御方法
3.7.6 系统漏洞扫描
系统漏洞扫描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方法
基于主机的漏洞扫描方法
3.8 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与评估方法
3.8.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安全保护能力的5个等级(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
安全性规章与保护私有信息规则(信息系统安全法规与制度、计算机防病毒制度和保护私有信息规则)
安全保密管理及协议(防泄露,数字水印:安全协议(SSL、PGP和IPSec))
3.8.2 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脆弱性、资产、威胁、风险和安全措施)
安全威胁的定义和内涵
脆弱性评估方法
4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4.1 软件工程
4.1.1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和软件危机
软件工程的定义
4.1.2 软件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模型原理和特点)
原型(快速)模型(模型原理和特点)
增量模型(模型原理和特点)
螺旋模型(模型原理和特点)
构件组装模型(模型原理和特点)
敏捷模型(发展、目的和模型原理)
统一过程模型(RUP)(模型原理、核心。概念、特点和工作步骤)
4.1.3 敏捷模型
敏捷模型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特点
敏捷开发的核心思想(适应型、以人为本和迭代增量式)
4.1.4 统一过程模型(RUP)
RUP的核心概念和特点
RUP 的生命周期
“4+1”视图模型
4.1.5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I的概述、发展和意义
CMMI的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和过程目标
4.2 需求工程
需求工程的发展、内容和特点
需求工程的主要活动(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形.成需求规格、需求确认与验证、需求管理)
4.2.1 需求获取
需求获取的基本步骤
需求获取的方法(用户面谈、专题讨论会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原型化方法和头脑风暴)
4.2.2 需求变更
变更控制过程
变更控制委员会(CCB)的职责和权益
4.2.3 需求追踪
需求追踪的内涵和作用
双向跟踪及需求跟踪矩阵。
4.3 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目标、意义和范围
4.3.1 结构化方法(SASD)
结构化方法的定义、合理性准则和使用的手段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分析(SA)、结构化设计(SD)和结构化编程(SP)
结构化分析、设计和实现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 图、PAD、PDL和 E-R 图)
结构化分析(定义、分析步骤、DFD 和数据字典)
结构化设计(基本思想、模块结构、系统SC、基本步骤、业务流图、程序流程图、PAD、NS 和PDL)
结构化编程(基本思想、步骤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数据库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 E-R)
4.3.2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的定义、内涵、过程和设计原则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OOA(5 个层次、5 项活动、基本原则和步骤)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OOD(内涵、三种类型(实体类、边界类和控制类)和步骤)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OP(目标、基本原则和特点)
数据持久化与数据库(SQL、JDBC 和JDO)
4.3.3 其他设计方法
构件与软件重用
逆向工程
形式化方法
4.4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4.4.1 测试方法
静态测试、动态测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验证与确认(V&V)
测试自动化(测试脚本设计和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4.4.2 测试阶段
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验收测试和 AB 测试
测试项:代码审查、语句覆盖测试、结构覆盖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鲁棒性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和验收测试
4.5 净室软件工程
净室软件工程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4.5.1 理论基础
函数理论
抽样理论
4.5.2 技术手段
统计过程控制下的增量式开发
基于函数的规范和设计
正确性验证
统计测试和软件认证
4.5.3 应用与缺点
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和缺点
4.6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CBSE)
CBSE的定义、作用和特点
4.6.1 构件和构件模型
CBSE的构件应该具备的特征
构件模型基本要素(接口、使用信息和部署)
4.6.2 CBSE 过程
系统需求概览、识别候选构件、根据发现的构件修改需求、体系结构设计、组装构件并创建系统
4.6.3 构件组装
顺序组装、层次组装和叠加组装
4.7 软件项目管理
4.7.1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
项目管理的目标、范围、时间和成本
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进度、配置、质量和风险管理)
4.7.2 软件进度管理
进度的定义和活动
WBS和任务活动图
4.7.3 软件配置管理(SCM)
软件配置管理的定义、目标和活动
SCM 核心内容: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
4.7.4 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标、范围和活动
软件质量保证(SOA)的主要任务(审计与评审、报告、处理不符合问题和体系认证)
质量认证标准(ISO9001、CMMI)
4.7.5 软件风险管理
软件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Boehm 的软件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估计: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排序
风险控制: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处理和风险监督
Charette 的风险分析和管理体系
分析:辨识、估计和评价
管理:计划、控制和监督
5 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
5.1 数据库基本概念
5.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分类
数据库的定义和发展阶段
DB、DBS 和 DBMS 区分方法
数据库分类(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5.1.2 数据模型
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
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5.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定义和范围
DBMS 的功能及特点
5.1.4 数据库三级模式
数据库三级模式的定义和划分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物理层、逻辑层和视图层)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5.2 关系数据库
5.2.1 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关系数据库的定义及发展
基本术语(属性、域、目或度和候选码等)
关系数据库模式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5.2.2 关系运算
集合运算符
专门的关系运算符
算术比较符
逻辑运算符
5.2.3 关系数据库设计基本理论
函数依赖、多值依赖和规范化
5.3数据库设计
5.3.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六个步骤(用户需求、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运行和维护)
5.3.2 数据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参与者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SA))
5.3.3 概念结构设计
E-R方法
设计步骤(选择局部应用、逐一设计分 E-R图、E-R 图合并)
5.3.4 逻辑结构设计
E-R 转化为关系模式、关系模式规范化完整性约束、确定用户视图、反规范化
5.3.5 物理设计
设计步骤(确定数据分布、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确定访问方式)
5.3.6 数据库实施设计
确定数据库结构(数据定义语言(DDL)模式与子模式、完整性描述、安全性描述和存储参数描述)
数据加载(手工录入、数据转换工具)
试运行和评价目标、测试要求
5.3.7 数据库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目的、要求和意义
性能的监测和改善(SOL Server Profiler组件、Transaction-SOL 工具和 QueryAnalyzer 组件)
备份及故障恢复(备份方案)
重组和重构
5.4 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标准接口
5.4.1 库函数级别访问接口
OCI接口的定义
OCI的开发方法
5.4.2 嵌入 SQL访问接口
嵌入式 SQL-86 定义
SQL-86 规范
5.4.3 通用数据接口标准(ODBC)
ODBC的定义、作用和优势
ODBC接口标准
5.4.4 ORM访问接口
ORM 的定义和作用
典型的 ORM 框架(hibernate、Mybatis 和JPA)
5.5 No SQL 数据库系统
No SQL 的定义、基本功能和用途
5.5.1 分类与特点
四类 No SQL 数据库(列式存储数据库、键值对存储数据库、文档型数据库、图数据库)
No SQL 的特点
5.5.2 体系框架
No SQL的四层框架(数据持久层、数据分布层、数据逻辑模型层和接口层)
No SQL数据库的适应场景
6 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
6.1 软件架构概念
6.1.1 软件架构的定义
软件架构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作用
架构设计分类(数据设计和体系结构设计)
6.1.2软件架构设计与生命周期
软件架构的生命周期(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构件组装阶段、部署阶段和后开发阶段)
Use Case 图、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ADL、4+1模型和 UML 语言
IEEE 标准 1471-2000标准
6.1.3 软件架构的重要性
6.2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ABSD)
6.2.1 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概述
ABSD 方法的定义、适应范围
三个基础(分解、内聚和耦合,质量和商业需求,模板的使用)
6.2.2 概念与术语
设计元素、视角与视图、用例和质量场景
6.2.3 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型
传统的软件开发和ABSD的差别
ABSD模型涵盖的阶段(体系结构需求、体系结构设计、体系结构文档化、体系结构复审、体系结构实现、体系结构的演化)
6.2.4 体系结构需求
需求获取、标识构件、架构需求评审
6.2.5 体系结构设计
体系结构设计过程模型
6.2.6 体系结构文档化
体系结构规格说明和测试体系结构需求的质量设计说明书
6.2.7 体系结构复审
复审的目的、要求和意义
6.2.8 体系结构实现
体系结构实现过程模型
6.2.9 体系结构的演化
体系结构演化的定义和作用
演化步骤
6.3 软件架构风格
6.3.1 软件架构风格概述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定义、内涵、分类和作用
6.3.2 数据流体系结构风格
批处理体系结构风格
管道-过滤器体系结构风格
6.3.3 调用/返回体系结构风格
主程序/子程序风格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风格
层次型体系结构风格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风格
6.3.4 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结构风格
仓库体系结构风格
黑板体系结构风格
6.3.5 虚拟机体系结构风格
解释器体系结构风格
规则系统体系结构风格
6.3.6 独立构件体系结构风格
进程通信体系结构风格
事件系统体系结构风格
6.4 软件架构的复用技术
6.4.1 软件架构复用的定义及分类
架构复用的定义和作用
分类(机会复用和系统复用)
6.4.2 软件架构复用的原因
架构复用的能力和优势
6.4.3 软件架构复用的对象及形式
复用的资产对象内容
6.4.4 软件架构复用的基本过程
构造或获取复用资产
管理复用资产(构件库、构件分类和检索)
使用复用资产(资产的修改、扩展、配置组装与集成)
6.5 特定领域软件架构(DSSA)
6.5.1 DSSA 的定义
DSSA 的定义和适应场景
垂直域和水平域
6.5.2 DSSA 的基本活动
领域分析、领域设计和领域实现
6.5.3 参与 DSSA 的人员
4种角色:领域专家、领域分析师、领域设计人员和领域实现人员
6.5.4 DSSA 的建立过程
五个阶段(定义领域范围,定义领域元素,定义领域设计和实现需求约束,定义领域模型和体系结构,产生、搜集可重用的产品单元)
DSSA 的三层次系统模型
7 系统质量属性与架构评估
7.1 软件系统质量属性
7.1.1 质量属性概念
软件质量的定义、范围和具体内涵
影响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开发期质量属性和运行期质量属性
GB/T 16260.1标准
7.1.2 面向架构评估的质量属性
评估方法普遍关注的质量属性(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可修改性、功能性、可变性和互操作性)
7.1.3 质量属性场景描述
质量属性场景的定义、组成和重点关注的属性
重点关注的6个属性场景的内涵
7.2 系统架构评估
7.2.1 系统架构评估中的重要概念
架构评估的基本概念
核心概念(敏感点和权衡点、风险承担者(利益相关人)和场景)
架构评估方法的分类(基于调查问卷或检查表的方式、基于场景的方式和基于度量的方式)
7.2.2 系统架构评估方法
非功能质量属性的架构分析方法(SAAM)
架构权衡分析方法(ATAM)
成本效益分析法(CBAM)
其他评估方法(如 SAEM、SAABNet 和SACMM 等)
7.3 ATAM 方法架构评估实践
评估实践的四个基本阶段:演示、调查和分析、测试和报告 ATAM
8 软件可靠性技术
8.1 软件可靠性基本概念
8.1.1 软件可靠性定义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目标与硬件可靠性的区别
软件可靠性的框架性定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条件、所要求的功能、具有的特点)
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定义和阶段(分配、设计、分析、测试和评估)
8.1.2 软件可靠性的定量描述
软件可靠性的度量方法和意义
主要度量指标(失效概率、可靠度、失效强度、平均失效前时间、平均恢复前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8.1.3 可靠性目标
失效严重程度(按成本影响)的等级分类
8.1.4 可靠性测试的意义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发展
广义的可靠性测试与狭义的可靠性测试
广义的可靠性测试定义
狭义的可靠性测试定义
8.2 软件可靠性建模
8.2.1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技术层面):运行剖面、软件规模、软件内部结构、开发方法和开发环境、可靠性投入
8.2.2 软件可靠性的建模方法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基本组成
假设的局限性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重要特性
软件可靠性的模型分类
可靠性模型分类
十类常用模型的内涵
8.3 软件可靠性管理
软件可靠性管理的目标、计划、进度、任务和修正措施
软件工程各个阶段需开展的可靠性活动
8.4 软件可靠性设计
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准则(简化设计、重用设计和健壮性设计)
8.4.1 容错设计技术
分类:信息容错、结构容错和信息容错
方法:日志和副本、指令复执和程序卷回、冗余、N版本(NVP)和恢复块(RB)
8.4.2 检错设计技术
检错设计技术的重点考虑要素:检测对象、检测延时、实现方式和处理方式
检错设计方法:简单原理、同型原理、对称原理、层次原理和安全原理等
8.4.3 降低复杂度设计
软件的复杂性与可靠性关系
故障树分析(FT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的应用
8.4.4 系统配置技术
双机热备技术
服务器集群技术
8.5 软件可靠性测试
8.5.1 软件可靠性测试概述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标和意义
可靠性测试的一般要求
要求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分类(可靠性增长测试、可靠性验证测试和可靠性摸底测试)
8.5.2 定义软件运行剖面
软件运行剖面的含义和划分
马尔可夫链建模方法
8.5.3 可靠性测试用例设计
典型测试用例的基本组成
用例设计重点关注的特殊问题
8.5.4 可靠性测试的实施
软件可靠性测试实施应注意的事项
可靠性数据(失效时间数据、失效间隔时间数据、分组时间内的失效数和分组时间的累积失效数)
8.6 软件可靠性评估
8.6.1 软件可靠性评价概述
软件可靠性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可靠性评估过程(选择可靠性模型、收集.可靠性数据、可靠性评估和预测)
8.6.2 可靠性模型的选择
可靠性模型比较和选择应考虑的方面(模型假设的适用性、预测的能力与质量、满足可靠性评价需求和使用的简便性)
8.6.3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可靠性数据收集存在的问题
数据收集的办法
8.6.4 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
以模型为依据的可靠性评价技术
软件可靠性估计的软件工具
软件可靠性定量方法的灵活使用
9 软件架构的演化和维护
9.1 软件构架演化概述
9.1.1 演化的重要性
软件架构演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软件架构的演化能更好地保证软件演化的原因
软件架构演化原则
9.1.2 演化和定义的关系
软件架构演化主要关注点(组件、连接件和约束)
9.2 面向对象软件架构演化过程
9.2.1 对象演化
对象演化的内涵
对象自身的演化是组件接口、类型和语义等属性的演化
9.2.2 消息演化
对象演化的内涵
消息演化的核心元素
9.2.3 复合片段演化
复合片段的定义
复合片段演化的内涵
9.2.4 约束演化
约束信息的概念
约束演化的实质
9.3 软件架构的演化分类
三种典型分类方法
9.3.1 软件架构演化时期
演化的四个时期:设计时演化、运行前演
化、有限制运行时演化和运行时演化
化、有限制运行时演化和运行时演化
9.3.2 软件 架构静态演化
软件架构静态演化基木概念
静态演化需求
一般过程
原子演化操作
正交软件架构的演化实例
9.3.3软件 架构动态演化
软件架构动态演化基本概念
动态演化需求
动态演化的等级和内容
动态软件架构(DSA)
动态重配置(DR)
9.4 软件架构可持续演化原则
软件架构可持续演化原则和度量方案
9.5 软件架构演化评估方法
9.5.1 演化过 程已知的评估
演化过程已知的评估方法内涵
评估流程、中间版本度量、质量属性距离
和演化评估
和演化评估
9.5.2 演化过程 未知的评估
演化过程未知的评估方法内涵
架构演化的评估过程
9.6 软件架构演化实例分析
10个演化阶段实例
9.7 软件架构维护
9.7.1 软件架构知识管理
架构知识的定义、管理的含义、管理的需
求和管理现状
求和管理现状
9.7.2 软件架构修改管理
隔离区域
9.7.3 软件架构版本管理
软件架构版本管理的作用
9.7.4 软件架构可维护性度量实践
架构的圈复杂度(CCN)
扇入扇出度(FFC)
模块间耦合度(CBO)
模块的响应(RFC)
紧内聚度(TCC)
松内聚度(LCC)
10 未来信息综合技术
10.1 信息物理系统 (CPS)技术
10.2 人工智能 (AI)技术
10.3 机器人技术
10.4 边缘计算技术
10.5 数字孪生技术
10.6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11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
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和标准的生命周期
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
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
标准化机构
知识产权(专利和著作权)
12 应用数学
概率统计应用
图论应用
组合分析
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
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
库存管理和模拟)
库存管理和模拟)
数学建模
13 专业英语
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
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
案例分析
1 系统计划
1.1 系统项目的提出与可行性分析
1.2 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
1.3 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1.4 现有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
2 信息系统架构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2.1 信息系统架构概述
信息系统架构的定义和发展
信息系统架构的分类(集中式和分布式)
信息系统常用的四种架构模型
单机应用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C/S) 模式(两层C/S、 三层.
C/S或B/S、多层C/S、MVC)
C/S或B/S、多层C/S、MVC)
面向服务架构(SOA)模式
企业数据交换总线
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战略系统
业务系统
应用系统
信息基础设施
2.2 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方法(ADM)
开放式企业架构框架标准(TOGAF)
ADM架构开发方法(定义、ADM方法的开发阶
段划分、详细活动说明)
段划分、详细活动说明)
2.3 信息化总体架构方法
信息化的一般概念(定义、生产力、建设和特征)
信息化工程建设方法
信息化架构模式(数据导向架构和流程导向.
架构)
架构)
信息化建设生命周期
信息化工程总体规划的方法论(关键成功因素
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和企业系统规划法)
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和企业系统规划法)
信息化资源管理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
2.4 案例分析
价值驱动的体系结构
Web服务在HL7. 上的应用
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整合
3 层次式架构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3.1 层次式架构概述
层次式架构的定义和特性
层次式架构的一般组成(表现层、中间层、数据
访问层和数据层)
访问层和数据层)
3.2 表现层框架设计
设计模式(MVC、MVP和MVVM)
XML技术
UIP设计思想
动态生成设计思想
3.3 中间层架构设计
业务逻辑层组件设计
业务逻辑层工作流设计
业务逻辑层实体设计
业务逻辑层框架
3.4 数据访问层设计
访问模式
ORM、Hibernate 与CMP 2.0设计思想
灵活运用XML Schema
事务处理设计
连接对象管理设计
3.5 数据层架构规划与设计
数据库设计与类的设计融合的方法
数据库设计与XML设计融合的方法
3.6 物联网的层次架构设计
物联网的一般层次架构(三层体系结构)
3.7 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网站
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电子小票服务系统
4.云原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4.1云原生架构概述
云原生的背景、定义和特征
云原生架构的设计原则
架构模式(服务化架构模式、Mesh 化架构模式、
Serverless模式、存储计算分离模式、分布式事
务模式、可观测架构和事件驱动架构)
Serverless模式、存储计算分离模式、分布式事
务模式、可观测架构和事件驱动架构)
4.2 云原生架构相关技术
容器技术
云原生微服务技术
无服务器技术
服务网格
4.3 案例分析
某旅行公司云原生改造
某汽车公司数字化转型实践
某快递公司核心业务系统改造
某电商业务改造
某体育用品公司基于云原生架构的业务中台构建
5 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5.1 面向服务的架构概述
SOA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面向Web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
SOA的参考架构(IBM的Websphere业务集成
参考架构)
参考架构)
SOA主要遵守的协议和规范(UDDI协议、WSDL
规范、SOAP协议和REST规范)
规范、SOAP协议和REST规范)
SOA的作用
5.2 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
SOA的设计原则
SOA的设计模式(服务注册表模式、企业服务总
线模式、微服务模式)
线模式、微服务模式)
设计SOA架构应注意的问题
5.3 面向服务的架构实施过程
选择SOA解决方案
业务流程分析(建立服务模型和建立业务流程)
6. 嵌入式系统的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6.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
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其分类
存储器及其分类
内、外总线及其分类
看门狗电路
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概述
6.2 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的原理与特征
嵌入式软件架构原理(层次化模式和递归模式)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一般架构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典型调度算法
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产品的比较
嵌入式数据库
嵌入式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嵌入式数据库的一般架构(内存类、文件类和
网络类)
网络类)
嵌入式数据库的主要功能
典型嵌入式数据库产品的比较
嵌入式中间件
嵌入式中间件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嵌入式中间件的一般架构(消息中间件和分布式对象中间件)
嵌入式中间件的主要功能
典型嵌入式中间件产品(CORBA和DDS)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一般架构(基于Eclipse框架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层次结构)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主要功能
典型嵌入式软件的开发环境(基于GCC开源
工具的软件开发环境、Wokbench 软件开发环
境、MULTI集成开发环境)
工具的软件开发环境、Wokbench 软件开发环
境、MULTI集成开发环境)
6.3 嵌入式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方法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ABSD)
属性驱动的软件设计方法(ADD)
实时系统的设计方法( DARTS)
6.4 案例分析
鸿蒙操作系统架构案例分析
面向安全攸关系统的跨领域GeneSys系统架构
物联网操作系统软件架构
7 通信系统架构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7.1 通信系统的架构
局域网网络架构(单核心架构、双核心架构、环.
型架构和层次局域网架构)
型架构和层次局域网架构)
局域网网络协议的应用
互为主备的交换或路由: VRRP、 HSRP和
GLBP
GLBP
二层网络: STP和LACP
三层设备: OSPF、 RIP 和BGP
广域网网络架构(单核心架构、双核心架构、环
型架构、半冗余、对等子域和层次子域)
型架构、半冗余、对等子域和层次子域)
移动通信网网络架构(5GS与DN互连、5G网
络边缘计算等)
络边缘计算等)
存储网络架构(DAS、NAS和SAN)
软件定义网络架构( SDN)
7.2 网络构建的关键技术
网络高可用设计(定义、架构和协议配置)
IPV4与IPV6融合组网关键技术(双协议栈、隧
道技术和地址翻译机制等)
道技术和地址翻译机制等)
SDN技术
7.3 网络构建和设计方法
网络需求分析步骤(业务需求、用户需求、计算
机平台需求和网络需求)
机平台需求和网络需求)
网络技术遴选(局域、广域、地址规划模型、路
由协议、层次化网络模型设计和高可用设计)
由协议、层次化网络模型设计和高可用设计)
绿色网络设计方法(目的、作用和设计原则)
7.4 网络安全相关技术
防火墙布设(包过滤型、应用层网关和代理服
务型)
务型)
VPN技术(IPSec、GRE、MPLS VPN和VPDN)
访问控制技术(认证、策略和审计)
网络安全隔离(子网隔离、VLAN隔离、逻辑隔
离和物理隔离等)
离和物理隔离等)
网络安全协议(SSL、 SET和HTTPS)
7.5 案例分析
高可用网络构建分析
园区网双栈构建分析
5G网络应用
8 安全架构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8.1 安全架构概述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安全架构的定义和范围(产品安全架构、安全技
术体系架构和审计架构)
术体系架构和审计架构)
信息安全相关的国内外标准及组织
主要安全模型
状态机模型(BLP)模型
Bell-LaPadula模型
Biba模型
Clark-Wilson (CWM) 模型
ChineseWall模型
8.2 系统安全体系架构规划框架
安全技术体系架构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规划(技术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管理体系)
信息系统安全规划框架
8.3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WPDRRC模型)
WPDRRC 体系架构模型概述(6个环节和3大要素)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设计方法
安全保障体系(确定安全策略、统一配置和管
理防病毒系统、网络安全管理)
理防病毒系统、网络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
络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
络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
面向企业安全控制系统的安全架构设计
8.4 网络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OSI的安全体系架构概述
OSI安全架构(7层协议)
鉴别框架
访问控制框架
机密性框架
完整性框架
抗抵赖框架
8.5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设计
数据库安全设计的评估标准
数据库的完整性设计方法(设计原则、作用和
示例)
示例)
8.6 系统架构的脆弱性分析
软件脆弱性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软件脆弱性的生命周期
软件脆弱性的分析方法
典型的软件架构脆弱性分析(分层、C/S、 B/S、事件驱动、MVC、 微内核和微服务)
8.7 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基于混合云的工业安全架构设计
9 大数据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9.1 大数据处理系统概述
传统数据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处理系统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定义、范围和特征
9.2 典型的大数据架构
Lambda架构
Lambda的来源、定义、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Lambda 的体系结构(Batch Layer ( 批处理层)、Speed Layer (加速层)、Serving Layer(服务层) )
Kappa架构
Kappa的来源、定义、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Kappa 的体系结构
常见kappa架构的变形架构
9.3 案例分析
某网在奥运转播中的大数据应用
某网广告平台的应用与演进
某证券公司大数据系统
某电商智能决策大数据系统
论文
1 系统建模
定义问题与归结模型
结构化系统建模
面向对象系统建模
数据库建模
可靠性建模
系统评估建模
2 软件架构设计
软件架构风格选择
软件架构设计
特定领域软件架构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
属性驱动的软件设计方法
实时系统设计方法
软件架构演化
架构质量和评估
架构脆弱性分析
3 系统设计
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大数据处理系统流程设计
SOA及分布式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
数据库系统设计
文件设计、存储设计
通信和网络应用系统设计
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
系统性能设计
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
中间件、构件化系统设计
4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
系统可靠性分析、预计与评估
5 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设计
系统的访问控制技术
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与文件的加密
系统抗攻击设计
通信的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评估与认证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