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判
2024-12-27 21:49:1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大学科判》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引言
《礼记·大学》原文
为什么要来读《大学》这篇经典呢?
第一,地位崇高;
《大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源头就是
五经
《周易》
《尚书》
“礼经”
“礼经”,当时孔子所删定的文本也失传了
三部经典都被看作“礼经”的内容
《仪礼》
《周礼》
《礼记》
《礼记》是一个论文集,共有49篇
《大学》是其中的第42篇
《春秋》
《诗经》
《乐经》
五经是孔子所删定的。
其实,当时他删定了六经,还有一个《乐经》,但因为后来《乐经》失传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就只有五经。
结论
《大学》是属于五经的内容,也就是说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所在。
《大学》是四书组成部分
朱熹,
他把《礼记》里边的《大学》和《中庸》单独抽出来,作为独立的两篇,
再加上《论语》和《孟子》,
地位崇高的内在逻辑
历代大家对《大学》的重视
唐代韩愈在《原道》这一篇文章里边就引用了《大学》
宋朝,程颢、程颐特别重视《大学》
《大学》被称为“圣学门户”
儒佛道竞争与渗透
佛道大兴
东汉
初年,佛教进入中国。
末年,中国本土的道教(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正式成型。
魏晋南北朝
一方面,玄学之风很流行,玄学就是老庄;
另一方面,佛学也很流行。
隋唐时期
佛教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汉传佛教的大乘宗派。
同时,唐朝皇室追尊老子为自己的祖先,道教也就成了唐朝的国教。
儒家
西汉
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化里的主流地位
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冲击
儒家的文化主流地位难免受到一定的冲击。
对抗
儒家代表人物开始站出来回应佛道带来的挑战
唐朝,韩愈“力排佛老”
宋朝,从程颢、程颐到朱熹,他们捍卫孔孟正统的意识同样强烈。
应对挑战的关键
推崇《大学》,是唐宋儒家代表人物应对佛道挑战、媲美佛道义理的关键一步。
在佛教里边,
宏观上强调悲智双运。
微观上
人的心分成了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在人的意识之上,又提出了末那识、阿赖耶识的层次。
广度上普度众生
《大学》
宏观上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微观上从修身返到正心,从正心回到诚意,从诚意回到致知,从致知回到格物
广度上明明德
第二,来之不易;
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文明5000不中断?
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华文化的经典
例如
《周易》
直接成书于周文王、周公、孔子。
作为“易”本身,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伏羲、神农。
《尚书》
从尧、舜开始记载,一直记载到周朝。
稀有
古老的人们所说的话、见解、对人生的看法,能够结集成为经典,这是不多见的,是很难得的。
结论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作为“礼经”的内容,它是很难得的
释疑
《礼记》
《礼记》不是成书于西汉吗?
它不是戴圣的作品吗?
它不是戴圣的作品吗?
《礼记》虽然成书于西汉年间,但是它的内容却远在西汉之前。
历经磨难
传承
中华文化,
源自伏羲画卦,
到神农,到轩辕黄帝,
到尧、舜,
到夏、商、周三代,
这一路下来,最后到孔子的时候,
他删定六经,
对中华文化相当于做了一个总结,
留给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经典。
磨难
焚书坑儒
挟书令
这些经典在孔子编定不久之后,也就是200多年,就遇到了焚书坑儒这次浩劫。
秦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了一套政策:
第一是废除各国的文字,只用秦的文字;
第二是禁止过去各国的书再流通,
特别是禁止诗、书,也就《诗经》、《尚书》、《礼经》这些内容。
而且,它禁止的方法是很残酷的。
当时有“挟书令”,就是说如果有人还敢将《尚书》《诗经》或者是《礼经》这些书在家里私藏、宣讲,或者还带着出门的话,那就是重罪。
孔子所删定的六经,除了《周易》之外,其他的就失传了。
项羽火烧阿房宫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短命的王朝。
这些书很多可能还存在于秦朝的宫廷里面。
但很遗憾,
项羽,最后进入了咸阳。他进入咸阳之后,就放了一把火,烧掉了秦朝的皇宫,当然也一起就烧掉了皇宫里边的藏书。
求书于民间
反思
文化究竟应不应该灭?
这些诗、书应不应该灭?
献给朝廷
在秦朝焚书的时候,有些人就把一些典籍藏在山洞里,有的藏在自己家里的房子的墙壁里等等,这时候又找出来了,献给朝廷。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
在西汉年间,戴德、戴圣,被称为大戴、小戴,他们汇编了春秋以来孔子的门人对于礼的一些论述,汇编成《礼记》。
到今天,我们比较熟悉的、流传最广的是《小戴礼记》,一共有49篇,
《大学》就是其中的第42篇。
文化转型突破
新文化运动
到近代,又兴起了白话文运动,兴起了新文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特别是到文革时期,又曾经批孔,
所以,对于中国文化经典的传承,在过去的这100年里边,我们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命若悬丝!
经典文化复兴
直到今天,随着中华文化的重新受重视,读中华文化经典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才把它再捡起来。
障碍
捡起来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障碍
我们已经习惯了白话文,不习惯文言文
我们已经习惯了简体字,而不习惯于正体字,也叫繁体字
特别是对于《大学》这样的经典,它的微言大义、它的学修传承,也基本已经中断。
第三,非常实用。
那它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处呢?
我们每天都这么忙,
要学这么多东西,
要增强各种技能,
我们还要
出去玩一玩,
还要陪陪家人,
我们何必还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一篇古文呢?
如果对我们没有用的话,它再重要,它再难得,又有什么价值呢?
我个人的体会
第一个方面,它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你要想追求成功,你就要有能力、有技能。
《大学》可以说是对每一个人、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的成功都有启发。
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级能力。
疑问
我们现在所学的种种技能、种种专业、种种知识,都有应用领域的局限性。一旦跨领域,它就会“隔行如隔山”。
那么,有没有一种能力,它是不受应用领域限制的呢?它是可以跨行业的呢?
与人交
跟大家坦率地讲,我认为《大学》里边告诉我们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能力,就具有这样的特征。
学习能力
《大学》里边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怎么样面对一个新的领域、新的知识,你才能够迅速地进入?
进入了之后,怎么样才能够迅速地深入,乃至能够有独到的见解、独到的创新?
这其实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关于自己的思维的、专注力的能力。
这种能力,表面上看,体现在学某一个领域的业务知识上,实际上,这种能力是超越于业务领域的。
第二个方面,它有助于我们获得快乐和幸福
快乐的人有多少呢?
社会上,人人都想要追求成功,
但成功人士要追求什么呢?
成功人士都会追求幸福。
每一个人真正内心深处,最想要的、终极的东西,其实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成功、名声、金钱、地位....这些都是我们追求快乐的手段。
人人都想追求快乐,但是这个社会上,
快乐的人有多少呢?
天天快乐的人又有几个呢?
幸福的人有多少呢?
天天辛福的人又有几个呢?
安:通往快乐和幸福的方法和状态
《大学》就告诉了我们一种通往快乐和幸福的方法和状态。
这个方法、状态是什么呢?我就把它理解为:安。
举例
比如说,我们对某一种饮食特别想要,
但是一直都没有,这使我们很痛苦。
终于有一天,我们有钱了,去买来了,吃了一顿饭,这一刹那,我们好像很快乐。
那么,看看这快乐来自于什么呢?
来自于我们长期对于那个饮食的渴望被满足,
(渴望与被满足)这两个合上之后,我们的心就安了,不再纠结于想要却得不到的那种痛苦。
我们是不是经常处在这样的循环里边呢?
你要先安立一个目标。
而这个目标,现在我们实现不了。
因为有这个目标,同时又实现不了,我们的心很不安、很痛苦。等到有一天,实现了这个目标,心一下就安了。
但是我们知道,首先,我们的目标不一定都能实现。
我说要上清华、上北大,最后我可不一定真能考得上喔!
我想当亿万富翁,但是最后我有可能实现不了那个“小目标”啊!
还有一个问题,就算我们这一个目标实现了之后,马上就会需要出现新的目标。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而关键在于知止:就是要知道自己的边界,知道自己的底线。
知道了自己的边界和底线之后,我们才能够定得住;
定得住,我们的心才能静下来;静下来之后,才能真正安。
第三个方面,它有助于我们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成功而且幸福的人,还会追求什么呢?
我想,大家会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大学》恰恰就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了探讨。
它提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
就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就是开发我们内在的生命的力量。
亲民,就是把我们内在的生命的力量,运用到社会上去,给别人带来利益,带来好处。
如果我们能够把开发自己生命的能力和力量的明明德,以及把给社会、给别人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亲民,都做到恰到好处,那就叫止于至善。
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面,圣贤并不一定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人。
当然社会地位最高的人,也可能是圣贤。比如古代的伏羲、神农、轩辕黄帝、尧、舜,
孔子的生命状态,我们今天看起来也是令人羡慕的--能够从心所欲,这不是人人都向往的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啊!
结构
06.篇章结构简析
经
三纲
世界观/价值观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方法论
用功次第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认知结构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八目
自广大至精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自精微至广大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传
诚其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赫兮咺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赫兮咺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呜呼)!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大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音乌)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於仁。
为人臣,止於敬。
为人子,止於孝。
为人父,止於慈。
与国人交,止於信。
为人君,止於仁。
为人臣,止於敬。
为人子,止於孝。
为人父,止於慈。
与国人交,止於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齐家在修其身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平天下在治其国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后;所恶於后,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后;所恶於后,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正文
解题
大学之道,
大学就可以有两种理解:
07.何为大学学问
一种理解是大的学问,
大学当然是相对于小学而来的。
阶段
古人把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小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
学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一个阶段是大学。
到了15岁,就入大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局限
小的学问
都是有局限的学问,这个局限就是指它的研究范围有局限、应用领域有局限;
大的学问,
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局限的学问。
《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关于我们的身心的,都要涉及做人。
“君子不器”
孔子有句话叫“君子不器”,也就是说,一个君子,不能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技术的学习。
不“器”,那要干什么呢?
那就是要求道。道,是中国文化里边一个非常特别的概念,就是指贯穿一切人事物的根本规律,显然是一个大的学问。
《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按照前人所讲,叫“即物穷理”,就是要穷尽天下之理。
08.生命境界无限
一种理解是大人之学。
大人之学是说“人大”。
三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年龄上的大人。
第二种理解是官员称为大人,他的属下包括老百姓,自称为小人。
第三种理解,大人就是圣人,这就是德行上的(大人)。
真正《大学》所指的大人,是第三种,就是德行上的大人。
简单来说,所谓小人,就是自私的人,眼里只有自己的人;
大人,就是无私的人,眼里能够装得下大家的人。
举例
帝王
夏桀和商纣,他们是让天下人都做自己的奴隶,“以天下而奉一人”,虽然贵为天子,但在德行上依然是小人。
尧、舜也是天子,他们却做到“以一人而奉天下”,心里装着天下一切人,让自己为天下一切人去服务、去奉献,他们才是真正的大人。
平民
孔子,他没有权力,但是因为他为天下人考虑,延续文明,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也被中国人尊为大人,或者叫圣人。
为何要成为大人
疑问
我们把自己搞好不就行了?
把自己的小家庭搞好不就行了吗?
别人关我们什么事呢?
我们何必要去做一个德行上的大人呢?
我们的生命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每个人活着的生命的本质意义,
其实并不在于我们的这个肉体,
如果我们忽略了德行的重要性,我们的生命主要就围绕着肉体打转。
而在于肉体所承载的精神,或者说肉体所承载的内心世界。
我们的肉体虽然不再生长了,但是我们的心灵还可以成长,我们的心性还可以
中国文化将天、地、人并列为三才
人凭什么和天、地并列呢?
其实是因为在中国文化的视角里,生命的本质并不在于肉体,而在于肉体所承载的内心世界,
中国文化有一句话叫“心包太虚”
09.大人德合天地
《易经·乾卦》
九五爻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这四个相合就意味着,
真正的大人,他的生命境界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是相应的。
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在我们中国文化,特别是在古人的语境里边,都有无限的意思。
天地,就等于现在的宇宙;
日月,是古人眼里光和热的来源;
四时,是古人所能看到的最大的天地之间的变化顺序;
鬼神,是古人所认为的最大的与吉凶相关的因素。
人究竟怎么与天地合德
天有什么特征呢?
古人说,天的特征是以其无私而遍覆天下一切事物。
所以,人能否与天合德,
就在于我们的胸怀有多么广大。
如果我们的胸怀足够广大,当我们的心胸装下了天下一切人,装下了天下一切事物的时候,不就是与天合德了吗?
抬头一看,看到天上有日月星辰的流转。
《易经》(乾卦)就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当我们具备了自强不息的德行的时候,我们就和日月星辰的永恒流转相应了,这也是一种与天合德.
大地有什么德行呢?
它可以遍载一切事物一一无论是山河,还是树木,还是跑的、飞的、游的等等,只要是在大地上的事物,大地都会承载着,而且从来也不会挑拣。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就是顺的意思。
地这么柔顺,任何事物都能承载,这是大地的德行。
要效法地的德行的君子
他就要培养自己的厚德。
厚,就是宽厚。
以自己宽厚的胸怀容纳
天下一切人、事、物带来的美、丑、善、恶,
包括我们自己的成功、失败、荣耀、耻辱等等,
人究竟怎么与日月合其明
太阳炽热、温暖,给了天下一切生命能量来源。
如果我们能够与太阳合其明,就可以用我们的热情来帮助大家,让大家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们的付出所散发出的“光和热”,能够温暖大家,能够给大家带来繁荣,这就是“与日合其明”。
月亮自己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
在古人的眼里,月亮虽然没有太阳那么炽热,光明,但是因为月亮是在黑暗之中出现的,所以也特别难得。
同时,月亮的光不像太阳光那么霸道--晒多了会把自己晒伤,月亮是永远照不伤人的。
所以,古人也经常把月亮之光形容为“月华如水”,就是说月亮的光像清凉的水一样,能够熄灭我们内心的热恼。
所以,
如果我们的智慧能够解开别人的烦恼,能够让大家烦躁,热恼的心得到清凉,
我们的出现能够让别人在无助之中,在困难之中,在黑暗之中看到光亮、看到希望,帮别人照亮黑夜的路,
人究竟怎么与四时合其序
春天一到,万物都会沛然而生。这时,不管是草还是苗,都有权利生长,这就是春之序,是“生”。
那么我们人的德行就是“仁”,仁爱之仁。
夏之序,是“长”,即繁荣。这个时候,草,苗都长起来了,当然这时要让苗变得更繁荣,草就不要了,
人还有“礼”这样的德行。所谓礼,也就是规范。
到秋天,就是“收”。我们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收获”这个词听起来很美好,但同时收获也意味着收割、意味着杀伐。
“义者,宜也”,就是说利益分配要各得其宜,要符合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用现在的话来讲,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发展阶段,
用“仁”来帮助事物生长,让别人去发挥,帮助大家成长,帮助大家成就;
用“礼”来保障事物的繁荣;
用“义”来处理好事物的收场和落幕,保证大家的利益分配能够公平、公正、合理,各得其所,各得其利;
用“智”对已经过去的事物进行总结和反思,储备经验.储备知识,为未来做准备。
人究竟怎么与鬼神合其吉凶
所谓
吉,就是顺境,也就是说外在条件与我们想要的正好吻合,比较有利于发挥我们的作用,有利于成就我们的事业。
凶,就是逆境,也就是说外在条件和我们的期望正好是不相符的,不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利于成就我们的事业。
在古人的看来,
神能了解吉,鬼能了解凶,
但普通人是不知道吉凶的。
明明已经是逆境了或者逆境马上要来了,却还不知道,还以为可以继续安稳下去;
顺境已经要来了,却还是没有自信,不敢去做等等,这就是普通人。
大人就不是这样了。
经文
三纲
明明德
在明明德,
总说关系
简单来说,
“明明德”,
就是告诉我们要实现自己内在的成长;
“亲民”,
就是告诉我们要将内在的成长呈现为外在的成就;
“止于至善”,
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来把握分寸,把握边界。
首先是“大学之道”。
“大学”也就是大人之学。
大人之学,也就是学为大人。
这个道,就是规律、方法、路径的意思。
(这个规律、方法和路径)是什么呢?
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就是非常确定地说“就在这儿”的意思。
什么是“明明德”?
10.明德与生俱来
什么是“明”
第一个“明”是动词
古人讲就是明之的意思
第二个“明”,
可以说是名词或者形容词,
就是德性的光明、光明的德性。
“明明德”,
就是发明德性的光明
什么是“明德”
这个“德”,
“德”和后边“虑而后能得”的“得”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所谓“德者,得也”
每一个人一生下来,他的心性里边就有天所赋予的、道所展现的同样的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就称之为“德”,也就是“明德”。
三个特征
“虚灵不昧”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看起来不是实的,是空虚的,但正因为它是空虚的,它又是非常灵妙
“具备众理”
就是世间所有的道理,都是可以在我们的心里呈现的,我们的心都是可以去认识的。
“能接万物”
“接”就是认识、探索、打交道的意思。
阐发
这是中国文化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传统,
就是认为每一个人在心性上来说,潜力都是无穷无尽的;
只要把这个潜力发挥出来,发挥得好,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
这个传统是对人本身的价值,对人本身的潜力寄予了无限的期待。
11.智慧善良之明
从明德之体上来说,它是“言语道断”的,是超越语言所能够描述的范围的。
从明德的功用上来说,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
一个方面,明德是指智慧。
从明德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具有认知世界真相进而把握世界的无限潜力。
而认识世界真相的能力,就可以称之为智慧。
因为它就像灯光一样,可以照亮这个世界的真相。
智,当然是智慧的范畴。
另一个方面,明德是指善良。
从明德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具有发现世界美好进而善待世界的无限潜力。
而发现世界美好、善待世界,就可以称之为善良。
剩下的仁、义、礼、信,我个人认为,都与善良相关。
这种心的放松感、踏实感,具有正面的、温暖的特征,当然也可以比喻为光明。
阐发
坚定地相信每一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明德,
坚定地相信每一个人都拥有智慧和善良的无限潜力,
修法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以此类推,我觉得,信的境界也可以由我们心中本具的诚实、不自欺的念头发展出来。
怎样才能明明德呢?
12.气禀物欲之蔽
关键就是要
突破“气禀所拘”,
我们前面说过,人人本具明德,生而平等;
在这里则要说,人一生下来,受各自的气质禀赋所限,明德显发情况就会生而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突破的气质禀赋制约。
有的人从小就心地善良,但智商不高;
有的人从小就聪明过人,但心地不善,等等。
去除“物欲所蔽”。
物就是外在事物,欲就是内心欲望,蔽就是遮蔽。
外在事物所引发的内心欲望,会遮蔽我们的明德,让我们的智慧和善良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我们的物欲虽然无穷无尽,但一般来说,不外乎两类:
一类是对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物所产生的想要拥有的欲望。
另一类是对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物所产生的想要远离的欲望。
实修体会
“气禀所拘”是影响明德显发的先天因素,“物欲所蔽”是影响明德显发的后天因素。
我的个人体会是,突破先天“气禀所拘”因素的制约,相对比较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
突破后天“物欲所蔽”因素的制约,相对更易下手,只要真去做了,必然有所收获。
小结
明明德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其实也就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所谓生命成长,我觉得,归根究底就是指,我们变得更加智慧了,变得更加善良了。
“明明德”有什么用?
13.自信快乐之本
“明明德”的明德,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他在天赋的明德这个地方都是平等的
我们和别人有差异的,
只是我们外在的条件;
我们内在的,对人生来讲更本质、更重要的明德这一方面是没有差别的。
另一方面,但凡是人,他的明德就会被物欲所遮蔽。
出身富贵的,
就要着力去除富贵的物欲对自己明德带来的遮蔽和影响,
就是说这些非常好的物质条件有可能引起我们内心更多的欲望,这些欲望就会遮蔽掉我们的明德。
出身比较穷苦的,
就要注意突破穷苦的条件给我们的明德带来的影响和遮蔽,
不要让穷苦限制了我们的眼界,不要让穷苦磨灭了我们的志向。
第二个好处是,如果我们了解了“明明德”的道理,
我们就可以来真正规划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一直在成长,永远在进步,可以体会永恒成长的快乐。
实际上,快乐是什么?
我的体会是:
快乐就是一种安宁,快乐也是一种成长。
也就说我们心安的时候其实是快乐的、幸福的,我们成长的时候也是快乐的、幸福的。
亲民
在亲民,
14.亲民新民所指
亲民与明明德的关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其实就是“明明德”的内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亲爱人民的意思。
们可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走在成为一个大人的路上。也就是说,一个大人的外在表现就是能够亲爱人民。
亲民与成就
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非常有钱的成功人士,其实在他的钱财背后,就是给很多很多人提供了服务,这也就是亲爱人民的一种现实表现。
我们有些人可能比较崇拜那些有权力的人。
你为之负责任的人越多,也就意味着你的权力越大,或者说成就越大。
大人有三种含义。
年龄意义上的大人也是需要“亲民”的,至少要亲爱自己的家人。
社会地位高,就意味着社会责任大,因此,也就需要亲爱更多的人民,这也就是“亲民”。
与天地合德,心中就要装下一切人,所以说他这个亲民,就要亲爱一切人民,这才是真正的圣人。
亲民需要做什么
基础的,就是从外在的利益上去帮助人。
另一种是帮助别人去提高自己内在的生命状态和境界
亲民还是新民?
15.生命动力源泉
意义
最大的一个帮助就是,
让我们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
让我们找到了生命的动力源泉。
举例
小时候嘛,在别人的引导下,说自己有什么什么样的理想,
“我将来要当一个科学家”,
或者说“我将来要当一个政治家”,
还是说“我将来要当一个企业家”,等等。
为了这个理想,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价值安立在自己身上,...,我们经常会不一定能够持续地认可它。
我们会觉得那个理想虚无缥缈的,
还是眼前玩一玩更来得实在
我们这一路又是怎么走下来的呢?
为什么还一直坚持到今天,考上了大学,又上研究生,又走到现在呢?
背后的原因就是:
自己比较在乎父母的感受,比较考虑父母的面子,所以,自己就努力地去学习了
理证
“活着都是为了自己”
无非就是
吃点儿什么,
穿点儿什么,
用点儿什么,
住点而什么
如果我们把生命的价值,或者努力的目标,都放在自己的身上,
那么因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需要经常变,
所以就会很不稳定,这样的价值就不持久。
一个人
如果只关心他自己,所有的价值都安立在自己身上,
那么他为这个社会创造的价值,很有可能并不大于他自己所耗费的。
还关心自己的父母,还关心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关心自己的孩子,
那么要做的努力就要更大。
一个人心里装的人越多,
能够亲爱人民的范围越广,
实际上他的价值就越大。
结论
利益他人这样的价值,
就会和我们终身相伴,
不会因为我们情绪的变化,
不会因为我们的物质需要的变化而丢失。
它也可以给我们人生的前进,人生的努力和奋斗,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止于至善
在止於至善。
16.何为止于至善
关系
“明明德”是让我们内在能够拥有自信,能够永恒地成长;
“亲民”让我们找到自己外在的人生成就和人生价值,获得人生的动力。
但是我们要知道,做一个事情,我们只定性还不够,还应当定量。
释义
“止于至善”,实际上
“于”是个介词,
关键就是三个字:“止”、“至”、“善”。
“止于至善”的“善”。
是完善的善。
“至善”的“至”。
前人一般都是讲作极致的意思,
理解为极致的善,
“至”本身就是到达的意思
还可以理解为到达善。
“止”就是停止的止。
首先是选择的意思,
我们要选择做到我们所能做到的完善。
其次是安住的意思。
选择了之后就要安住,安住就是保持、持续的意思。
可以有两个角度:
一个角度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如何体现我们内在的“明明德”,体现我们外在的“亲民”,都是有条件的
这个标准,
是会因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也会因我们的能力变化而变化,
也会因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个角度就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即便我们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
随着时间的不同、地点的不同、条件的不同,我们“至善”的标准,也可以是不同的。
17.尽力但不纠结
作用
止于至善,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当我们去体会“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这个道理的时候,
我们就会容易心安,
也就是说不会再纠结。
比如,
我们经常会纠结于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比较懈怠,
没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这样,就没有到至善。
所以说,当我们了解应当是到至善才能停止的话,我们就不会再懈怠,而是会一直鼓励自己去努力,一直做到我们所能做到的完善的程度。
我们是过分的完美主义者
做一个事情总觉得
没准备好,
已经做完了,心里还是很纠结,
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做好,还是做得不够。
当我们了解了“止于至善”的道理,特别是了解了“止”的时候,也就没有这种纠结,
所以,
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中,中庸之道的中。
中,就是恰到好处。
中,就是不能过,
也不能不及——过犹不及。
也就是说,
我们做一个事情,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首先不要懈怠、不要偷懒,
应当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去做到我们能做到的最好,
“止于至善”就是
到位之后不越位,到位之前不缺位。
方法论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8.知止定静功夫
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
就是“知止于至善”
就是止于明明德和亲民的至善。
其实就是
知道
什么是明明德,
什么是亲民,
什么是止于至善,
结合到我们当下的生活里边,
找到自己明明德的用力点,
找到自己亲民的着力点,
知道自己明明德和亲民所应当达到的至善的程度是什么。
我们知道了
自己的目标,
自己的方向,
也知道了自己努力的分寸,
而后有定
一旦我们确立了目标方向,
我们就不会再动摇,
这种状态就叫做“定”。
定而后能静
当我们的目标、方向、分寸、边界都不动摇之后,
其实外在的事情、各种的说法,
就不能够再扰动我们的内心。
静而后能安
当我们的内心真正平静下来之后,
我们的整个身心,
都会进入一种安宁的状态。
安而后能虑
当我们的身心达到安和、安详、安宁,
我们的身心处在
一种清明、冷静、很开放、很客观、很灵敏的状态里边。
一个方面,
可以比较清醒地、灵敏地、客观地来观察自己的内心的状态,
并且去思维它、调整它。
另一个方面,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来观察和研究外在的世界,
察和研究外在世界的待人接物里边的亲民的这些规律和道理。
虑而后能得
一种说法叫“得其所止之事理”
这个收获可能是事理上的收获。
这个收获就不再只是开始阶段叫“知”的状态。
“知”的时候,仅仅是了解,我们可能是听别人说的。
真正自己去思维过了,研究过了,变成自己的了。
一种说法叫“得其所止”。
“知其所止”
我们只是明白
“得其所止”
是真正功夫上身、变成自己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9.本末始终之道
释义
物有本末
“物”一般就是指有结构的东西。
凡是有结构布局的物,它的结构里边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有本末之别的。
事有终始
“事”就是有发展阶段的概念。
凡是有动态的、有发展阶段的,就都是有结束和开始的。
作用
务本
当我们知道了“本末”和“终始”的分析框架之后,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先抓本,先抓始,后抓末,后抓终。
结构
“本末终始”这一句,可以说是承上启下。
特别是“在明明德,在亲民”,这就是物。
“物有本末”,实际上就是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的一个总结。
“事有终始”其实就是对知止、定、静、安、虑、得的总结。
八目
自广大至精微
20.立志始于大处
八目
这一段话,是大家最熟知的《大学》里边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大学》八目”。
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件事情。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自甘平庸
实际上,有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去立志,没有发一个大愿,没有发一个大心。
因为没有发大愿、大心,
只是就修身说修身
那就觉得,这句话我怎么说还不行啊?
这个事我怎么做还不行啊?
就正心说正心
我自己的心念好点儿坏点儿,往东偏一点儿,往西偏一点儿,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如果真正能够从大处着眼、大处发心、大处立志,
反过来,为了实现这个大愿、大心、大志向,再去把握自己的细节、把握自己的言行,做好一件件小事,我觉得,我们就比较有动力。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
21.天下超越种族
明明德
一方面来说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世界的事情,
是明明德于内心,
在我们内心世界里,把我们德性的光明发明、彰显出来,
并不是别人可以给我们加进来一个什么。
另一个方面,我们内心世界德行的提高,
一定会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上,
而我们的言行都是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以此类推,
什么是齐家呢?
把我们内在的智慧和善良的能力在家里边体现出来,最后会得到一个家齐的结果。
什么是治国呢?
把我们内在的智慧和善良的能力在一个国里边体现出来,最后得到一个效果就是国治。
中国古人立志,
是要明明德于人类世界,这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是可以有一定的启发。
中国文化
并不是一个民族主义的文化。
这个文化是超越地域、超越血缘的。
孔子写《春秋》,有一句话叫做
“夷狄用夏礼,则华夏之;
有时候吴国和楚国他们做了非常合乎仁、义、礼、智、信这些华夏文化标准的事情,孔子就会用一些称谓上的细微变化来以示褒奖。
华夏用夷礼,则夷狄之”。
中原的国家比如郑国、宋国,本来地处华夏腹地的,如果干了一些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的事情,有时候孔子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就会用一些贬义词来称谓他们。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22.诸侯国大夫家
“先治其国”的这个“国”,
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一个省。
夏商周时代的诸侯国,和美国这些联邦制国家的情况有点儿像。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那家是指什么呢?
家,是指卿大夫之家。
古代这个家,它至少是指一个宗族、一个家族。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23.成败反观自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24.脾气可以改变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25.念头和知觉力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意和心有什么区别?
“意者,心之所发也”。
心是一个总的概念,意就是心里边生出来的种种念头。
无穷无尽的心,我们要怎么去把握呢?
内心世界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
那就要从“心之所发者”,
也就是从心里边生出来的那些念头上去把握。
我们的念头,刹那刹那都在生起。
这个意是随时随地都跟随着我们的。
为什么说“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呢?
正,我们说有端正、调整的意思;
诚,就是诚实面对的意思。
所以,我们的念头本身,先不要说它好坏,
你能不能够觉察到?
能不能够诚实地面对它?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格物致知,究竟是干什么?
首先是“知”。知是什么东西?
这个知就是觉知的知。
我们在心里有意识地生起一个念头,要远比我们在心里随时随地去觉察一个念头,容易得多得多。
我们的心不是那么简单,
我们的念头更不是那么简单,不是说我们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
为什么我们想怎么着,却怎么着不了呢?
原因就在于我们知的力量不够,我们把握不了自己。
致知在格物。
26.不被物欲遮蔽
为什么我们知的力量不够呢?
这里边首先涉及到一个“物”,
实际上古人讲的物,是包括一切(事物)。
所有的形而下的东西,都算是物
不但桌椅板凳是物,
动物植物是物,
人也是物,
我们的念头也是物,
这个地方的关键就在“格”字上,怎么算“格物”?
格物是为了干什么?
是为了致知。
知是一种觉知力
我们内心觉知自己念头的力量不够。
这个力量为什么不够呢?
其实,就是被物所影响导致的。
被物欲给遮蔽了。
当一个物在我们面前出现,它能不能把我们的知带跑呢?
那不一定。
中间要通过一个桥梁,
这个桥梁是什么呢?
就是物在我们内心引起的欲。
讲格物也对,讲格除物欲也对。
为什么不说“格其物”?
心也好、意也好、身也好、国也好,都是我的——我的心、我的意、我的身、我的国,“其”就是我们的意思,就是我的。
但是,我们却不能说“欲致其知者,先格其物”,因为能够引起我们物欲的物,并不是我的呀!
所以,这个物不能叫“其物”,不能说“格其物”。
什么直接说“致知在格物”,而不说“欲致其知者先格物”呢?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把物格掉,那就必然会致知。
如果我们不被物欲所遮蔽,眼前出现了种种的物而我们却不迷的话,那么,我们这个知,自然就要现前。
自精微至广大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27.知本在意待诚
意诚而后心正,
28.明理以决善恶
心正而后身修,
29.勇于修剪自身
心正和身修之间的关系,
类似于物格和知至之间的关系
这个地方不再有心正了身却不一定修的情况。
因为
我们所有的语言、所有的行为,都受我们的意志的支配,
或者说,都受我们的心的主宰的,
真正的心正,
有的时候,我们说,我现在知道了不能冲别人发火,(但忍不住)
这个“知道了”是什么样的“知道了”?
其实,我们往往只是停留在“知止”的阶段。
为什么做不到?
因为还欠中间相关阶段的功夫。
什么是修身?
修,
就是修正、修改。
身的语言、行为,都是大家能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内容,所以就要修正。
修身,
就是要我们改变过去这个不完善的自己,变成一个越来越完善的自己。
这个力度是比较大的。
相当于拿着一个剪刀,对我们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咔咔咔地修剪。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却成不了呢?
最主要的就是在修身这个地方下不了手。
痛苦与成就
一开始在和自己的这些不良的习惯进行较量的时候,和自己不良的情绪进行较量的时候,
确实还是有点难受的,是要硬别自己。
但是真正你能够别得过去,
那么这种获得感、成就感、成长感,给自己的奖赏是非常大的,完全能够弥补得了前边的那点儿痛、那点儿烦恼、那点儿别扭、那点儿难受!
身修而后家齐,
30.吸引家人看齐
身修,它有什么作用呢?
家齐
首先就会影响我们身边的人。
家齐,就是说家里的人会向自己看齐的意思。
如何家齐
不能强制别人,不能要求别人。我们只能做好自己,通过我们的言行的改变来吸引家人。
在现代社会,
我们不容易做到让自己的父母和自己一样。
但是,我们一定能够做到,把我们的明明德、亲民,在父母身上体现出来。
私生活圈子,
(家齐的一种变体)
31.孝父悌兄慈子
一个人要面对的关系,最主要的可以分为三类:
首先是面对长辈。
古代社会的父母长辈不但在生活里边起支配作用,在工作里边同样起支配作用。
所以,孝对古人来说获益更大。
今天的父母和长辈在晚辈面前的权威,比古人已经大大地弱化了。
为什么需要孝顺?
就是因为我们的明德里边本来就有善良的明德,感恩是善良的内容——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当感恩他们。
对平辈
对我们年龄长的我们能够恭,
对我们年龄小的我们能够友,
对晚辈,
如果说我们能够对他们慈爱,然后晚辈对我们也更容易孝,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家族、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属的群体的未来,也就更有希望。
礼让
并不是无原则地都送给别人,
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一定的秩序,这就叫礼让。
礼,其实就是制度的意思,就是规则的意思;
让,就是有序的意思。
家行为可预期地形成稳定的秩序,这就叫合作。
这个合作的精神,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悌的精神。
慈,就是爱护的意思。
所谓“慈能予乐”,就是希望看着他快乐。
家齐而后国治,
32.尊宪礼官爱民
对待国君就是对长辈的关系,孝延伸一下,就变成了忠和敬。
对待同僚,就是平辈的关系,把悌延伸一下,就叫“长长”。
国治而后天下平。
33.天下如何太平
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4.人人皆需修身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35.身乱一切皆乱
版本辨析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36.知本知至辨析
综述
37.明德亲民综述
38.知止本末综述
传文
诚其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好好色。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0.诚于中形于外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1.信息时代慎独
诗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赫兮咺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赫兮咺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42.切磋琢磨功夫
诗云:“於戏(呜呼)!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43.君子小人共缅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大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44.明德必须自明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46.黄鸟尚且知止
诗云:“穆穆文王,於(音乌)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於仁。
为人臣,止於敬。
为人父,止於慈。
为人子,止於孝。
与国人交,止於信。
为人臣,止於敬。
为人父,止於慈。
为人子,止於孝。
与国人交,止於信。
47.君仁而后臣敬
48.慈孝信得价值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49.从听讼到无讼
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50.身正还是心正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51.为何不能心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52.如何调整情绪
齐家在修其身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53.怎样才算身修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54.因亲爱而偏颇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55.因贱恶而偏颇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56.因敬畏而偏颇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57.因哀矜而偏颇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58.因傲惰而偏颇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59.以公心正偏颇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60.修身秘诀所在
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61.舜能不能齐家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
62.点穴式疗法
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63.兴周重要法宝
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64.如保赤子之心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65.兴衰治乱之机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66.说一套做一套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67.欲责人先察己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68.一言终身可行
平天下在治其国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69.善待弱势群体
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长长,而民兴弟;
上恤孤,而民不倍。
71.父母官的境界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72.天命就在民心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79.忠信而不骄泰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80.财务自由之道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81.道义才是大利
结语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
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82.学为大人之路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