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
2025-02-19 10:39:4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六十四卦的思维导图(易经六十四卦+六爻+卦象+倪海厦卦解+象辞+彖辞+天机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修身,人也;遇不遇,天也。得失不动心,所以顺天也;行险侥幸,是逆天也。求之者,人也;得之与否,天也。得失不动心,所以顺天也。强取必得,是逆天理也。逆天理者,患祸必至。
八纯卦
四阳卦
卦宫: 乾 坎 艮 震
上爻:壬戌 戊子 丙寅 庚戌
五爻:壬申 戊戌 丙子 庚申
四爻:壬午 戊申 丙戌 庚午
三爻:甲辰 戊午 丙申 庚辰
二爻:甲寅 戊辰 丙午 庚寅
初爻:甲子 戊寅 丙辰 庚子
四阴卦
卦宫: 坤 巽 兑 离
上爻:癸酉 辛卯 丁未 己巳
五爻:癸亥 辛巳 丁酉 己未
四爻:癸丑 辛未 丁亥 己酉
三爻:乙卯 辛酉 丁丑 己亥
二爻:乙巳 辛亥 丁卯 己丑
初爻:乙未 辛丑 丁巳 己卯
《彖》:彖為一卦之義,吾人觀讀彖,有助於對卦之了解。
《象》:象為一卦之神,每卦皆有象,每爻皆有象,所有的卦皆以象為法則。
乾宫八卦——属金
《乾为天》(纯卦)乾上 乾下(六冲)
【本卦】
▆▆▆▆▆ 父母壬戌土 世
▆▆▆▆▆ 兄弟壬申金
▆▆▆▆▆ 官鬼壬午火
▆▆▆▆▆ 父母甲辰土 应
▆▆▆▆▆ 妻财甲寅木
▆▆▆▆▆ 子孙甲子水
六龙御天之卦,广大包容之象。
判曰:乾者,健也。大哉乾元。荫覆无偏,玄运造化,万物资始。云行雨施。变化不言。东西任意,南北安然。
人间道
《坤为地》(纯卦)坤上 坤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高祖與呂后走在芒碭山卜得之,餘人難壓也。
圖中:鹿在雲中,石上玉,有光明,人琢玉。月當空,官人登雲梯,望月。
卦圖象解:
一、官人在梯上:平步青雲象。
二、鹿在雲中:作為行事心中不可求祿,則祿至矣。
三、石上玉有光明:示人才如玉之含光,吉也。
四、人磨玉:示人堅心不移,夕惕若厲,隨時戒之。
五、工匠:有重立門户之象。
六、梯上官人:棺也。卜疾厄凶也。
七、官人望磨玉人:示人即平步青雲須戒盛,且望下看,念中無妄,則升遷平安,如爭位則旦夕而亡也。
乾:元、亨、利、貞。
元為萬物之始生,亨為萬物之成長,利為萬物之遂成,貞為萬物之堅心,此為乾之性,恒古不變,示人须有堅定不移之心志,萬事乃成於此。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務,萬國咸寧。
乾道之浩大,萬物由此而生,乾道因統天,故即為天道,萬物生後,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此物之長也。六爻之卦位,各因時而成,此為天之運行,因天道之剛健而自強不息的運作,生育出萬物,且各有分類,各有所性,各有所命。吾人言『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自此常存此道,因天道生成之剛正,利於吾人堅心向道,果必吉。天之道首出萬物而皆亨吉,人君之道遵循天道,以致四海顺从。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此乾之卦象言,始終如一,永恆不變,人之行為能如此則至健,可以見天道也。吾人之自強不息,乃法天之則也,此為天紀。
初九:潛龍勿用。
初爻為陽位,且陽居此,因爻理本無形,聖人假借龍之物象來示人乾之初象如聖人始萌,如物之始端,若龍之潛隱,由於始生,未為可用之時機,當韜光養晦,以俟時之至。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陽居最下始生之位,猶植物之生於土中,未出頭,始萌之狀。故君子如處此時,乃應進德修業,未為可用之時機也。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以個人而言,此時如舜之田漁,其德已著,乃時之至,故利見大德之君,以行其道。以君王言,此時亦利見大德之人臣,以共成其功。以天下百姓言,亦利見大德之人才,以受其恩澤。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此時君子之德已普及各地,人民已感受其教化之力量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三爻位是在下卦之最上,雖為臣位,但未離下位,此時君子知朝夕不懈,隨時警惕,即處危地,但因戒惕而無災至。時今在下位之人,因德已顯彰,民心將至,天下將歸於他,試想其危懼之程度,故聖人設戒於此時,此易之論時也。
《象》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此時居下卦之最上,要再進前,但又未脱下位之關係,進退動靜,必依有道,且旦夕進修勵(lì)德,此時之法則也。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或乃進與不進之時,聖人示戒進之時機,如時機不對,亦可不進,“或”之意也,無災。
《象》曰:“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或乃量可而進,待之以時,時至而動,動必以明,無災。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此乃進乎天位君位之時,天下利見有大德之人,來共成天下之大事,聖人居此位,乃知時之至矣。廣納天下大德之人共成之。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君子能進君位,而行其正道,天下大治矣。
上九:亢龍有悔。
上九為位之極點,過此時太過也。聖人知此為時之極限,乃知進退存亡而終至無過,就不至於後悔也。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滿則溢,此天之道也,故易示人滿必不可持久,太過必生悔矣。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用九之道,即用鲍陽剛之道,須剛柔相濟方為中道,如過乎剛,以至剛為天下之優先,此凶之道也。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爲首也。
用九,意為用剛之道也,天道陽剛,又用剛而為先,此之過矣。
文言曰: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易中唯乾坤二卦有文言,此乃補強乾坤天地之道。
元,萬物之始皆為善,天之生必有其用,此為造化之跡也。
亨者,乃其成長之嘉且美也。
利者,任何行為必合於義也。
貞者,萬物之用,必以堅心不移方可成矣。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分均,仁也,此仁之道大矣,君子體之,以仁普及教化,所以長人也。
嘉會,足以合禮。
不合理則為非禮,合於理之生長,為美之至嘉也。故萬般事物皆有一定之法則,吾人須體理之治,則發展合於天道自然。
利物,足以合義。
合於義,則能利於萬物之遂行。後出,義也。能斷後,則為義也。而今人類製造之物,無法完全回收,造成自然界之失衡,此不合於義之道也,不合於利物之理。
貞固,足以幹事。
因堅定不移之意志,則定以成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能行此四德,則合乎乾天之道。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wéi)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乾卦之用,即用九之道。初九為陽剛之微現,如龍之潛隱,聖人居之陋側,堅守其道不因世之變而改變,時不至,隱其行,不求為人知也,自信自樂,見可而動,知災而避,守正道之心堅而不移,此真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因非為君位,但有中正之德,謹言慎行,但求處於無過之地,遇邪道,但求存誠,德施普及,但不伐其惡,以誠純一,雖不為君,但為君之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盡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位居下卦之上者,已近君位,又因有君之德顯,為免招凶,故君子居此時,必求進德修業,終日謹慎言行,知進退之機,此義之道。不以居上位或處下位而驕傲或憂慮,不予人有野心之戒,故雖處危地但無災至也。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爲邪也;進退无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脩業。欲及時也,故无咎。
“或”即進退須待時之意,時行時止,不可恆久不變。君子之順時而動,猶影之隨形,並非欲為邪吝之人,亦非欲離同類也。此位乃近君惻之人也。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此有中正之德的人,居於君王之位,天下人皆歸仰其德,上應於下,下從於上,故聖人做而萬人皆明,因同德相感,故賢人出,各有其類,本為君位之人則親和於君王,本為位低之賢,則近於下位之人,此乃自然之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之義。故利見大人。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有陽剛之正德而居不適位,則動而必悔,因无民无輔,獨力難成也。
“潛龍勿用”,下也。
居下位之時,即有中正之德,亦宜潛隱,不可就用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因時而止,此利普施其德於一地,範圍有限。
“終日乾乾”,行事也。
君子行事之法則,不居君位,則終日警惕,進德修業,不求有大功。
“或躍在淵”,自試也。
處君側,可自試時機為何,動靜隨消息而進或止,不可躁進,求凶之道。
“飛龍在天”,上治也。
有君王之位人,又有中正之德者,如龍在天,乃上上之治,其意如此。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因窮困之極,乃有太過之舉動,此災之至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用九之道,因天與聖人同知且同用,天下因治。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方陽衰而潛藏之時,君子效此,亦晦隱,不可用也。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龍之陽剛德性,見於地上,如此天下則見其文明也。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待時而動,不可分秒懈怠。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因知進退之得宜,故能離下卦,而躍居上位,故曰上下之革。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正於君位,天德乃現,如龍升天。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時之過,再居此時,則人與時皆過也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用九,乃天之則也,天之法則即為天道,聖人稟道而行,得失吉凶立知於事之初,此為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用陽剛之天則,初始即可亨通也。
利貞者,性情也。
陽剛之性既亨通,須始終如一,則能生生不息。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乾始之道,能使天下皆感其美,而天下因之而利,又不歌功頌德,將功歸己,此則大矣。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此言乾道之偉大,因純之剛健中正,按步就班,順時順位而行之,則可以統御天下,陰陽和暢,天下則進入和平之道也。
君子以成德爲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爲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以行為而示人其德性,隨時可見。初因方潛未為見用,故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聖人居下位,德已顯,卻未得位時,必求進德修身,不怪時之不與,但求身體力行此雖不為君,卻是為君之德才。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因九三位為過中而又居下卦之上,屬相位,上又未至君位,又為陽剛之性,故屬危懼之地,聖人知戒,競競惕惕以防危,故雖處此時而无咎也。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四為近君位,亦屬危地,或進或退,但求平安耳,故可无咎。君子能曲能伸。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爲,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聖人先知於天故天與其同,後於天又順於天,此合乎天道,故人與鬼神皆不能違,天為至大,存天地之間,道也。鬼神,造化之跡也。
“亢”之爲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亢之義乃不知進退存亡之機也,聖人知亢而處此,凡事皆不失正道,故不為亢,唯聖人可為也。
《天风姤》(一世)乾上 巽下
伏 神 【本 卦】
▆▆▆▆▆ 父母壬戌土
▆▆▆▆▆ 兄弟壬申金
▆▆▆▆▆ 官鬼壬午火 应
▆▆▆▆▆ 兄弟辛酉金
妻财甲寅木 ▆▆▆▆▆ 子孙辛亥水
▆▆ ▆▆ 父母辛丑土 世
风云相济之卦,君臣会合之象。
判曰:姤者,遇也。以阴遇阳,以柔遇刚,本无所望,而卒然值之,不期而遇。占者得之,所谋无不吉也。
人间道
《泽天夬》(五世)兑上 乾下——《泽地萃》(二世)兑上 坤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漢呂后擬立呂氏謀漢社稷,卜得之果不利也。
圖中:官人射鹿,文書有喜字,二人執索,綠衣人指路。
卦圖象解
一、官人射鹿:丈夫也,取祿狀,野外之財,射,發也。
二、文書上有喜字:摇摇欲墜,根只一線,夫妻凶。
三、二人執索:互相牽累。
四、綠衣人指路:掌生死簿之人,信差(今日)。
五、二重山:重阻也。出也。
姤:女壯,勿用取女。
姤之道在戒陰壯之始,娶女本欲其柔且順從,但初進為陰,而渐進長盛,且有壯於陽者,古来女壯必失男女之道,家道必敗。戒之在初始。
《彖》曰:
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姤,乃柔之遇剛,小人之道始遇君子之陽剛,須戒之在始,勿取如是之女,不可使小人之道長。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時義大矣哉。
萬物之生始於天陽地陰之交遇,不遇則不生。但须剛遇中正之道,猶人君之遇賢臣,剛與中正合德,其道必及於天下,姤之道即在遇之始,遇之正則吉,遇之不正須始戒。
《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君之道,能如風之及於萬物,方可施政令而及於四方,故遇之道能行,天下必因中正之遇,上下配合,而政令能如風之遍及萬物。
初六:繫于金柅(nǐ),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zhí )躅(zhú)。
柅,止車之物,金,堅固意,因姤乃陰始於初而將長盛之卦,小人之道,於始初即應如止車之柅,且繫之,使不進也。此吉。如令其渐盛,不知始戒,有凶,猶羸弱之豕其雖不強,然為陰物,故知其能跳躍之時,必消之,故小人之道於始即消除,則必不能成大,而無有作為矣。
《象》曰: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陰柔小人之道,始進則如車之受金柅而止,不使其進,正道必存,吉也。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賓。
姤相遇之道在於專一,陽剛將位之人與五君位應,其志必專一,遇則無災,如又遇於旁人,變其志,則有悔,其不利在不能專一。陰柔之人志易變,必不能專。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二位乃初遇志同之時,因不事二主,當如苞苴(jū)之魚,只能及於主人,無法及於客賓一樣。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時義乃謂初進之人與上位相遇而恰合,此時居上位之人同志於初始進之人,如為求其助,而親密於下,此凶,乃行且困難,必令居不安也,如臀之無膚狀,居此時如懷危懼不妄動,可無咎也。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相位之人求姤遇於初進之人,中有將位阻隔,故行次且困頓,知危立改,必可未至大殃也。
九四:包无魚,起凶。
君側之人始遇初進同志之相應,但因其已先遇九二位之人,此遇已失,此意味臣位之人不中正,必失其民,故凶。故遇之道,必下不離散,今如下位之人散,上必失道也。
《象》曰:无魚之凶,遠民也。
下民遠離,乃起因於已之不中正,或已中正,而下民不相應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損自天。
九五乃至尊之位,上位下求賢才,瓜乃美實但居於下,今上位之人能屈而求下,此乃包含之美德,人君能如此,則必有遇所求之人才,故能屈尊求下內心至誠,如有隕石自天而下,此遇之善道也。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合,命也。
九五至尊,能含有中正之德,求賢而屈下,此存志乃合於天理,必如隕石般,天助而得良才,遇之大道。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至剛而居上,莫過於角,人之遇,必由降屈相求,巽順相應,此合之由來,如居高而剛極,持才自傲,人何將與之,此人之遠離,乃肇因於己之過亢,非他人之罪也。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遇之如角之亢極,以剛而遇,必致窮極末路,人必散之。
《天山遁》(二世)乾上 艮下
伏 神 【本卦】
▆▆▆▆▆ 父母壬戌土
▆▆▆▆▆ 兄弟壬申金 应
▆▆▆▆▆ 官鬼壬午火
▆▆▆▆▆ 兄弟丙申金
妻财甲寅木 ▆▆ ▆▆ 官鬼丙午火 世
子孙甲子水 ▆▆ ▆▆ 父母丙辰土
豹隐南山之卦,近善远恶之象。
判曰:遁者,退也。处遁之时,阳道欲亏,恶事即起,善事欲衰。欲进欲退,疑惑难为,以小制大,君子避之。
人间道
《雷风恒》(三世)震上 巽下——《雷天大壮》(四世)震上 乾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孟嘗(cháng)君進白狐裘,夜渡函谷關,卜得知,果脱身也。
圖中:一山,一水,酒旗上文字,官人踏龜,月半雲中,幞頭上樹,樹下人獨酌。
卦圖象解
一、一山:阻也。
二、一水:險也。
三、酒旗上文字:酒為忘憂之物,文在旗上,受人提攜也。
四、官人踏龜:歸,鬼也;玄武自來,水上求財。
五、幞頭上樹:求去辭官也。
六、月半雲中:主半清半濁象,事未明晰。
七、人在水邊:等待平安狀,蒞臨也。
八、樹下人獨酌:休也,無事也,萌生退意狀。
遯:亨,小利貞。
遯,乃君子潛藏之時,君子退而伸其道,人退道不屈,則可亨,雖無大力,但仍有小吉,因知時避退,此善之道也。
《彖》曰:
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君子處遯之道,知退生吉,退所以為伸道。故雖退之時,君子處之,未必真遯,當隨時消息,有可以致力,當不避之,以扶持其道,並非於遯時,藏而不為也。
小利貞,浸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小人之道長時,不可求大功,但利於小功,君子之人能察於其微,始即深以戒之,退而伸道,不使道消,此處遯之時意義之大處也。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山在天下,由下起而上止,天上進分之相違,此遯之象,因違和而須遯。君子遠小人之道,若以惡聲厲色,只增其怨忿而已,唯用莊嚴威色,使其敬畏,小人自然遠矣。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因遯本即退去,故初爻為往退之初,反為其尾,此時以柔處遯,不可往,往則有災。
《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退處之時,居於尾者,此危也,唯晦藏於下或末端,可得吉,因往有晦不若不往,故晦藏可免災也。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説。
二與五位相應,居正而相親合,其交之堅,若牛革之繋,不可言語。
《象》曰:執用黃牛,固志也。
二與五位用中正之道相結,且堅心其志,猶牛革之堅也。
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遯退之道,其貴在速及遠,如有事累,則不速,於遯時則有危也。此爻即言,人之親,若以女子小人而言,其皆懷恩而不知義,親愛之則忠,犯錯而嚴厲時,則生暗害,此小人之道。然君子之道非如是,待之以正,即令有拖累亦不有災,如君王有危而不棄黎民,雖危亦可無咎,古之前例多矣。
《象》曰:係遯之厲,有疾憊(bèi)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係遯之道,於養臣妾親暱人時可吉,但不可以擔當大事,待人取中正之道,不以私心而生偏,取諸於公,則可行大事矣。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君子之人亦有所好,處退之時,必去而不疑,以道來制欲,故為吉,而小人反之,其不能以義處之,唯私慾之所好,即令身陷亦不能自制,故於小人則否。故君子必易出難進,小人則易進難出。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君子知時而退不疑,小人則無法克制私慾,以至於凶也。
九五:嘉遯,貞吉。
君王處得中道,動靜間必以時,故嘉美,終吉。今人卻動靜皆以私慾,表裡不一,不以中正之道處,知進不知退,此凶也。
《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內心正則動必正,此退之美也,今人不以退為美,只動之以欲,因志不正也。
上九:肥遯,无不利。
此退之極致,退求遠且無累於他人,此退之有餘,無往不利矣。今人即令退,亦追求有所牽累他人,其動不正,唯自苦而已,小人自招之累也。
《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退之求其遠,且無所拖累,此退之道至極,必無不利。且剛決而不疑,君子之遯道,雖退,因得道,卻能無往不利。
《天地否》(三合)乾上 坤下( 六合)
伏 神 【本卦】
▆▆▆▆▆ 父母壬戌土 应
▆▆▆▆▆ 兄弟壬申金
▆▆▆▆▆ 官鬼壬午火
▆▆ ▆▆ 妻财乙卯木 世
▆▆ ▆▆ 官鬼乙巳火
子孙甲子水 ▆▆ ▆▆ 父母乙未土
天地不交之卦,人口不圆之象。
判曰:否者,塞也。天地不交,阴阳闭塞。夫妇不和,别离南北。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人物乖违,不通之象。
人间道
《地天泰》(三世)坤上 乾下(六合)——《天火同人》(归魂)乾上 离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蘇秦將遊説六國,卜得之,果為相矣。
圖中:男人臥病,鏡破,人路上坐,張弓箭頭落地,人拍掌笑,口舌。
卦圖象解
一、男子臥病:男子為陽,陽同佯,裝病之象也。
二、镜破:不可赴也。破鏡難圓之象。
三、人路上坐:小人阻路,不讓進也。
四、張弓箭頭落地:鳥盡弓藏也。
五、人拍掌笑:幸災樂禍之小人,做假攻訐兩人感情得逞狀,夫妻凶。
六、舌:主口舌,官司,謡言生害。
七、口上有四點:四點為黑,暗中誣陷之謡言,古人謂三口成虎,即意此。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舉凡天地之間皆為人道,今天地不交,不生萬物,是無人道,故曰匪人。處此之時,君子不可堅心,因正道不行,小人道長之時。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陰而外陽,内柔而外剛,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天地不交,萬物不生。上下不和,則天下無治國之道。治世乃上位施政來治民,人民擁戴君王而願從命,上下相交,此治國之道。今君子居於外野,小人處於朝內,故為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之時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君子觀否塞之象為外健內顺(柔)。處否之時,損儉自己,避開禍亂。千萬不可榮居祿位,戀棧不去。因小人得志之時,君子仍居顯位,則禍必及己身。反之,仍居顯位不放,乃真小人也。即內小人,外君子之意。
初六:拔茅如,以其彙(huì),貞吉,亨。
否之在最下者,為君子也。因否而不能進者,君子也。處否而能進者,小人也。因在下位,又貞固其節志,同類而聚,雖不進升,但亦吉矣。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君子處否時而居下位,冀得同類而進,如遇小人,則堅守其節,但心仍在天下。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二本陰爻位,今陰柔居之,以小人而言,其心所包容的,皆承顺上位之意,以求本身之利,此小人之吉。大人處否,則以道之陽剛自勉,絶不枉屈正道,奉承上位,雖身處否,但道仍亨也。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處否而守其正節,乃為大人,不與小人同亂為群體,形雖否,但其道吉,此道必大。
六三:包羞。
不中不正之人居否之時,位居相位,不能守道安命,極盡小人之能事,每日謀慮邪事,無所不包,此羞恥之大也。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居否時,所為邪吝,羞於公正,居此相位而不適,此不可以為正道。
九四:有命,无咎,疇(chóu)離祉。
居君側之人,最忌有居功招忌之事,因否時君道不正,即令有濟世之大才,亦不堪用。如能使事事出於君令,威柄皆歸於上,則無災而可實現大志。當君子道行,同類必同進同出為天下黎民福祉著想。小人亦同進退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凡事皆由君命而出,則無災,且大志得行。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繋于苞桑。
處否之時,惟有陽剛中正之人居君位,能去天下之否,即大人吉。如循環至泰,亦須戒盛警惕否之復来,此其亡,其亡之意。此戒须如同苞桑,桑為根深蒂固之物,苞乃叢(cóng 从)生之物,其固更強,此為安固之道。此為聖人之深戒也。繫辭:『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因有陽剛中正之德才,又居君子之位,能去天下之否,故吉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物極必反,泰極則否,否極則泰,故否之極,即否道將覆,則泰矣,故曰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否之終必傾危,絶無永否之理,但反危為安,易亂而治,必有陽剛之才,乃能做也,故否卦之上九能傾否,如屯之上六則不能去屯同意也。
《风地观》(四世)巽上 坤下
伏 神 【本卦】
▆▆▆▆▆ 妻财辛卯木
兄弟壬申金 ▆▆▆▆▆ 官鬼辛巳火
▆▆ ▆▆ 父母辛未土 世
▆▆ ▆▆ 妻财乙卯木
▆▆ ▆▆ 官鬼乙巳火
子孙甲子水 ▆▆ ▆▆ 父母乙未土 应
云卷晴空之卦,春花竞发之象。
判曰:观者,观也。观国之光,风在地上,万物荣昌。财不破散,爵禄加彰。
人间道
《地泽临》(二世)坤上 兑下——《火雷噬嗑》(五世)离上 震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唐明皇與葉靜遊月宫,卜得之,雖有好事,必違也。
圖中:日月當天,官人香案邊立,鹿在山上,金甲人執印秤。
卦圖象解
一、日月當天:政治清明,普照大地,父母雙全。
二、官人香案邊立:倌人,丈夫也。蔡姓人士,神人共明之象。
三、鹿在山上:得高祿之象。
四、金甲人:君側之人也,護衛也。
五、執印秤:提印信而來授權也。
觀:盥(guàn)而不薦,有孚顒(yóng)若。
人於祭祀之始,求神之時,心念最專精之時也。居上位者,正其儀表,以為下民之觀,當始與終,皆能令民之觀如初始之專精,則盡觀之道也。今人至君位後,禮數繁多,致令人心散,精一不如初始也。
《彖》曰:
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五居尊位之人,能以陽剛中正之德,始終如一,為下所觀見,則必能精一也。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
處觀之道須嚴守如始之精一,則下民必至誠瞻仰而從教化,不薦為不使誠意少散。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敎,而天下服矣。
天之道至神,故曰神道。聖人觀天之運行四時,從無差錯,其神妙如此。聖人體神之道而以設教,故天下服也。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
風行地上,能觸萬物,聖人體之,知巡省四方,觀視民俗,設為政教,例如見奢則約之以儉,見奸則矯之以正,則民將觀之。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處最下之位,又為陰柔之本質,離陽剛過遠,是故其觀淺如童稚,故曰童觀。小人觀陽剛之道,不識君子之道,於觀之初,反而無災,如見君子亦昏淺如是,則可羞也。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此所觀不明如童稚,此實小人也,故言小人之道。
六二:闚(kuī)觀,利女貞。
觀,乃少見而無甚明也。二居將位,而不能明見陽剛中正之道,則如女子之道,即見之不甚明,又能順從者。將位之人,能如女子之順從,則不失其正,故利。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此即君子之人不能觀見陽剛中正之大德,雖能順從,乃同女子也。亦可羞也。
六三:觀我生,進退。
柔質居相位,處觀之時,其進退之道,乃為己者,雖非正,亦不為過也。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觀己知生存之道,而以之進退,此未失道也。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bīn)于王。
四雖陰柔居君側之位,能觀見國之光辉盛大,可見人君之道德也。此因九五君位為聖明之人,致令才德之士,皆願進朝廷輔佐,以濟天下。反之聖君因能用敬才德之人,則人才聚之。
《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君子懷才自守,乃因無明主也。既觀見國之盛德光華,則志願登進王朝,以行其道。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九五君位之人,體觀之道,其視天下之俗而知己,若天下之俗,不合乎君子之道,則是己之所為,政治必不佳,不可不怪自己。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人君欲觀己之施政良否,當觀於民,民俗善,則政化必善。此意即王弼云『觀民以察己之道』。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上九為不當位之人,以陽剛處之,如同賢人君子不在其位,而道德為天下所觀仰,能如此,皆君子也。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吾人觀其生存之道,常不失於君子,雖不在位,則亦不失人所望之教化也。
《山地剥》(五世)艮上 坤下
伏 神 【本卦】
▆▆▆▆▆ 妻财丙寅木
兄弟壬申金 ▆▆ ▆▆ 子孙丙子水 世
▆▆ ▆▆ 父母丙戌土
▆▆ ▆▆ 妻财乙卯木
▆▆ ▆▆ 官鬼乙巳火 应
▆▆ ▆▆ 父母乙未土
去旧生新之卦,群阴剥尽之象。
判曰:剥者,落也。山高岌岌,其形似剥。阴道将盈,阳道衰弱。卦临九月,霜叶凋落。人离财散,求官失爵。
人间道
《山火贲》(一世)艮上 离下——《地雷复》(一世)坤上 震下(六合)——(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尉遲將軍與金牙鬥爭,卜得之,不利男子。
圖中:婦人床上坐,風中燭,葫蘆在地,山下官人坐,冠巾掛木上,一結亂絲。
卦圖象解
一、婦人床上坐:必有暗災,陰人得勢,陽道衰弱,小人為主官。
二、燭在風中:險也。
三、葫蘆:醫藥無救也;有暗計也。
四、繅(sāo)絲:事務繁冗。
五、山下官人坐:有靠山,但陰人為禍。
六、冠巾掛木上:求去之象;又有樂之象。
剝:不利有攸往。
剝乃群陰長盛,剝削陽時,同眾小人剝喪君子,故君子不利往。
《彖》曰:
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
剝,落也。柔盛而剛剝,陰盛陽必退,此陰陽之道,小人道長盛,君子消退也。
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君子處剝之時,知不可往,順時而止,乃因能觀剝也。故此卦有順止之象,為處剝之道。君子之人見事於始,凡事之始皆有理,君子視其盈虧消息,而知處之道。順時則吉,逆時則凶,故君子事天。小人反之,不見事始之作為如何,不論事理之盈虧如何,一昧迎隨奉承,故小人事人。
《象》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山再高大仍依附於地,聖人體此,知人君與上位者,視剝而知厚固其下位之人,以安居也,下者為上之本,從未有基本固而能剝者也。故上如有剝,必自下。故安養人民以厚國本。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
因剝之始皆自下,故曰剝足,陰自下進,渐消亡正道,凶之至也。
《象》曰:剝床以足,以滅下也。
正道之侵滅,必由下而上渐進。用剝之道即在此。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凶。
此陰漸進,為將者已受剝也,凶益甚也。
《象》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
小人之侵剝君子,若君子有對應,則小人不能為害,如無對應,則有被滅之凶。
六三:剝之,无咎。
眾陰在下剝陽之時,三之相位獨剛應之,則可無災,但因勢孤弱,雖可無災,但未必能大亨。
《象》曰:剝之,无咎,失上下也。
為相之人居剝之時,无災之因乃同類而相失,不與同道,故也。
六四:剝床以膚(fū),凶。
剝之及身時也,其凶可知。乃因不知始剝於下,以致進盛至此。
《象》曰:剝床以膚,切近災也。
象為剝及皮膚,因四為君側之人,如君之膚,示災禍之近身也。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无不利。
剝本及於君,凶可知,但聖人於此,知人性之從善如流,以示寵方式,使群陰如魚之貫序,則可無所不利。此寵如對妻妾之同態也。
《象》曰:以宮人寵,終无尤也。
於剝之及身時,能以寵妻妾之方式對待,則終無災。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果之大者,如不食,則有復生之理。陰道盛極,天下大亂,但亂極則必思治,故眾人之心,必願載君子,故如得輿。此陰極生陽也。若為小人於此,則必無安身之地。
《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盧,終不可用也。
因正道消剝至極,則人必思治,上九為陽剛之君子,為民所載也,小人處剝之極,終不可用也。
《火地晋》(游魂)离上 坤下
伏 神 【本卦】
▆▆▆▆▆ 官鬼己巳火
▆▆ ▆▆ 父母己未土
▆▆▆▆▆ 兄弟己酉金 世
▆▆ ▆▆ 妻财乙卯木
▆▆ ▆▆ 官鬼乙巳火
子孙甲子水 ▆▆ ▆▆ 父母乙未土 应
龙剑出匣之卦,以臣遇君之象。
判曰:晋者,进也。日出于地,柔而上行,巡运照耀,升进其明。居官益位,祸灭福生,利见王侯,任意必亨。
人间道
《雷天大壮》(四世)震上 乾下(六冲)——《地火明夷》(游魂)坤上 离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昔司馬進策,卜得之,後果為丞相。
圖中:文字破,官人掩面,毬在泥上,雞啣秤,枯木生花,鹿啣書,一堆金寶。
卦圖象解
一、文字破:官事不成,退位象。
二、官人掩面:無顏見人,悲象。
三、毬在泥上:所求必陷險也。
四、雞啣秤:雞,酉也,肖雞人也,落日之象。秤:示公平,稱心也。
五、枯木生花:晚發也。
六、鹿啣書:祿與命到也。
七、一堆金寶:財祿豐收之象,占疾厄,則有焚金紙之象。主喪服,二人去一也。
八、人立水邊:恐泣之象,主喪服。
九、三點在石上:心象,示人心在石上,不動念,堅心也。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有能治安之諸侯,名康侯,其因能明,下體順附,承王之象,則見眾多之馬駕,有重賜,乃寵遇之至也,此上明下順,乃進盛之時。
《彖》曰: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晉乃明進而盛,此外明內順,故能包明至大明,如順德之良臣,附麗於明主也。柔居君位,能明而順,上附於君,下順於民,故為康侯,此為諸侯之道也。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君子觀明出地上,近明為晉,故知惟昭明德於已,求己之明且有德,為晉之道。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无咎。
初爻乃晉之始時,始進而求快升,必不遂其意,因上位未能遽信,必當自守安位,寬裕不求,以待上位之信方可。小人始進而求上信,則必傷於義,皆招咎悔。此君子方知進退之道。
《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進退之間,惟君子能獨行正道,唯義之所趨(qū 趋),方可出仕,未受命時,皆寬裕無求。若能信於上,忠職守,卻反失去職務,則君子一日不居,必退而遠之。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進退之間守正道,當吉,二爻之位雖無援,因能守正,日久彰顯,自得上六五君位之人相應,上位自當求之,因德同也。
《象》曰:受茲介福,以中正也。
雖居下位之人,能永持中正之道,久必有亨。更加有明君在上,雖位遠,但必因同德受福。
六三:眾允,悔亡。
柔居剛位,又不中正,此乃居不適位時,必有悔咎,惟居此時,能明謀從眾,順應天心,吉。
《象》曰:眾允之志,上行也。
能順從眾志,居下位之上,又上從明君,合於眾志。
九四:晉如鼫(shí)鼠,貞厲。
陽剛居陰位,非適其位而居之,乃貪據其位,貪而畏人者,範鼠也,近君之位又不適,下位又求上進,居此時生畏忌之心,必生危矣。
《象》曰:鼫鼠貞厲,位不當也。
不正又居高位,時懷貪而懼失之心,堅守此不放,招危險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柔居尊位,乃不正位,本凶。但用大明之德而上下皆附順,故反吉。因下之順附,必能盡誠委任眾人之才,以濟天下。明君不患其不能明照,患其用明之過於察察,有失委任之道,自任其明而以私意偏任,天下必無法為公。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有明明之君,下又上附順,能推誠委任,必能成天下之大功,往必有福也。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咎。
陽剛又居最上,如角之象,此言進之極,過剛則易失於躁急,本剛又急於求進,必有失也。此惟有用於治內(伐邑)可以無患。但如用其治外,反凶。觀人之自治,能剛之人守道必固,求進燥急之人必遷善益速,唯須合中正之道,可無咎。
《象》曰:維用伐邑,道未光也。
盡善之道,能安內攘外,今維用伐邑,能治內不能治外,其道未光大也。
《火天大有》(归魂)离上 乾下
【本卦】
▆▆▆▆▆ 官鬼己巳火 应
▆▆ ▆▆ 父母己未土
▆▆▆▆▆ 兄弟己酉金
▆▆▆▆▆ 父母甲辰土 世
▆▆▆▆▆ 妻财甲寅木
▆▆▆▆▆ 子孙甲子水
金玉满堂之卦,大明中天之象。
判曰:大有者,宽也。柔得尊位,官禄日实。掩恶扬善,丰财和义,广纳包容,成物之美。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人间道
《天火同人》(归魂)乾上 离下——《地山谦》(五世)坤上 艮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藺相如送趙壁往秦,卜得之,果還壁歸趙也。
圖中:婦人腹中一道氣,氣中二小兒,一藥王,藥有光,女人受藥,一犬。
卦圖象解
一、婦人腹中一道氣:妊娠之事;事萌於內也。
二、氣中二子:主雙喜臨鬥。伯仲之間象。
三、一藥王:平安之象。得病有救,遇良醫也。
四、藥有光:藥有名也,災中有救也。
五、女人受藥:女人為陰,示表面不信,但暗中仍聽之。
六、一犬:乃狗年,戌月,戌日,此論時機也;或狄姓人士。
七、犬:哭笑皆有象。
大有:元亨。
此乃以卦才而言,不言元亨利貞四德,乃恐與乾坤二卦相混淆,只言元亨乃盡元之義,元乃物之始,萬物生成之初皆為大善,因必有功用。此為大善之初,易經唯四卦,大有、蠱、升、鼎有元亨。其不與乾坤同,在乾為首出萬物,元始之象,在此四卦唯至善為大而已。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此卦之所以為大有,乃因五以陰柔居尊位,又處以中庸大中之道,為諸陽所依歸,上下相應,此居尊執柔,有虛中之象,卦德內剛健而外明理,處事順乎天應乎人,此所以元亨。事於成後,方可見成敗,敗非先現於事前也。故有得後乃有所失,非得則何言有失乎?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火因在天上,故能照見萬物,君子觀大有之象,故知治眾之道,唯遏惡揚善,此能順天命而安眾民心,天子之道即如是。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
以陽剛之性處卑下之位,因未至於盛,故不有驕盈之慮,因無交往,故無害。人之富有於財或才,鮮不有害,富有本無罪,但人卻皆因富有而招害,乃因處富有而不知思艱戒盛,則生驕侈之心,此所以生害也。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此即在大有之初始,即生戒心,須時思念艱難之時,此居安思危之來源,故能如此,則交亦無害也。故與人交往,持富有而驕,必生害也。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无咎。
此位以剛健之才,居於陰柔之位,而為六五君位所信任,故無災。就如大車之材,強壯能载重物,可以任重行遠,往而無災。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大車能載重物,重物集中而不損敗,言九二才力之強,能勝大有之重任。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九三居下卦之上位,為諸侯之位,諸侯雖享有土地之富,人民之眾,但仍屬天子所有,此人臣之義。但小人居此位則專其富有以為私,不知奉上以公之道。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諸侯能守臣節,忠順奉上,慎養其眾,為王之徵用。若小人處此位,則不知奉上之道,以所有為私有,故小人居此位,則有大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九四陽剛居大有之時,因近君位,如處之太盛,則致凶,彭為盛大之義,須謙損,方為吉道。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辯皙也。
明智之人,處此大有盛大之時,戒在咎之將至,以謙損態度應之,不敢至於極滿招凶之道也。故無災。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人君之位,以陰柔守之,以誠信待於下,下亦誠信待上,上下相交,此人心易安,但若專以柔順,則必生悔慢之心,故以威信,故君子柔中有威,使下屬有畏,其吉可知也。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備(bèi)也。
上下相交以誠信,互相呼應,上位如無威嚴,則下屬易生毁謾,故君須戒無威。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此位乃大有卦之終極,仍明之極意。人唯至明,故不居於已有,有極大之位,而不為已有,則無盈滿之災,君能至此,則合於天道,得天之祐,則無往不吉。大同之世來矣。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大有至極處,本有變化,但由所為皆順天合道,此君子滿而不溢,故天祐之。尊尚賢人,崇尚信義,故為上吉。
兑宫八卦——属金
《兑为泽》(纯卦)兑上 兑下(六冲)
【本卦】
▆▆ ▆▆ 父母丁未土 世
▆▆▆▆▆ 兄弟丁酉金
▆▆▆▆▆ 子孙丁亥水
▆▆ ▆▆ 父母丁丑土 应
▆▆▆▆▆ 妻财丁卯木
▆▆▆▆▆ 官鬼丁巳火
江湖养物之卦,天降雨泽之象。
判曰:兑者,悦也。泽润万物,恩惠兆民。居上爱下,悦而忻忻。利有攸往,无不亨贞。
人间道
《巽为风》(纯卦)巽上 巽下(六冲)——《风水涣》(五世)巽上 坎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卜得之,乃知必歸唐國。
圖中:人坐看一堆擔,月在天邊,秀才登梯,一女在合邊立,文字上箭。
卦圖象解
一、人坐看一擔:任務完成狀,有人相助象,助人為樂之貴人。
二、月在天邊:清明之治。
三、秀才登梯:金榜登科象。
四、一女在合邊立:女人介入,先成後破。
五、文字上箭:得機而發,射:發象。
兌:亨,利、貞。
兌之道,可以致亨。人能悦於物,物亦相悦,必足以亨。然兌之道在貞正,求悦不以正道,必成邪吝,終致悔咎。
《彖》曰:兌,説也,剛中而柔外,説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説以先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其死,説之大,民勸矣哉。
兑,悦也。外柔內剛,中心誠實之象,悦之道可亨,乃因其能貞正。上順天理,下應人心,能使民以悦,則民忘勞苦,且欣然為國犯難。忘其生死,此悦之道至極矣,民莫不信之。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兩兌相重,即兩澤互麗,交相浸潤,互有滋益之象,君子觀之乃知朋友講習,互相增益,為天下之大悦,有互相明益之象。
初九:和兌,吉。
初雖陽剛,但因居卑下,乃知卑下和順,此悦必無所偏私,此兌之正道,故吉。
《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初位必隨時順處,心無所欲,惟求能和而已,是以吉也。其行必未有可疑。
九二:孚兌,吉,悔亡。
二位有剛中之德,內實孚信,雖近小人,但不失君子之道,悦而不失剛中之德,所以能吉而不慮亡矣。
《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君子之悦,自心中之至誠,故必不失道,小人之悦,必忘形而自失不知。
六三:來兌,凶。
陰棄居陽剛之位,不適也,比得兌之道不以中正,為悦而求悦,人之有求必因私欲,己離正道,故凶。
《象》曰: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柔居陽剛,自處必不中正,和欲而求悦,必招凶。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陽剛處陰位,居不中正,故有未決,未能定也。居兑之時,不為悦所惑,能知命守剛正,疾惡去仇,必能得君之信,而有喜也。
《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九四君側之人能有喜慶,必来自君之信孚,得遂行其陽剛之志也。
九五:孚于剝,有厲。
九五君位得中正之道,居悦時,乃可盡善,但聖人復設戒於有厲,即雖中正聖賢在上,天下仍有小人,為免惑於悦,小人之入而不自知,故於此設戒。
《象》曰:孚于剝,位正當也。
居悦知剝之戒,人於事始知戒,可以無災咎也。
上六:引兌
悦之至極則愈悦,故言引兌。天下萬事過之皆不宜,有凶至。
《象》曰:上六引兌,未光也。
悦之至極,已太過於事理,其果必不能更光也。
《泽水困》(一世)兑上 坎下(六合)
【本卦】
▆▆ ▆▆ 父母丁未土
▆▆▆▆▆ 兄弟丁酉金
▆▆▆▆▆ 子孙丁亥水 应
▆▆ ▆▆ 官鬼戊午火
▆▆▆▆▆ 父母戊辰土
▆▆ ▆▆ 妻财戊寅木 世
河中无水之卦,守己待时之象。
判曰:困者,危也。水在泽下,万物不生。君子困穷,小人滥盈。三山幽谷,向暗背明。占者有难,守而勿争。
人间道
《泽地萃》(二世)兑上 坤下——《水风井》(五世)坎上 巽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李德裕罷(bà)相時,卜得之,乃知身命無氣也。
圖中:一輪獨在地上,一人臥病,葯爐,貴人倾水救旱池魚,池中青草。貴人倾水救旱池魚,池中青草。
卦圖象解
一、一輪獨在地下:獨行也無依也,方向不明也。
二、一人臥病,招危難也。
三、藥爐:有人來救,待時緩進也。
四、貴人傾水救旱池魚:旱池,無財也,有貴人資援。
五、池中青草:仍有生氣狀。
困:亨,貞,大人士口,无咎,有言口不信。
困之時,如何用困之道,乃易之精神,大人居困時,以樂天安命,隨時善處,自得其樂,必吉。有愚頑之人,居困而力求言,人必不信也。
《彖》曰:困,剛揜(yǎn)也。險以説,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困之生乃因剛為柔所掩蔽,專言君子之道為小人所掩蔽,而困窮之時君子知困之道,外悦內險,處困而能以悦之度量居之,不失正道,則其道必自然亨通,能如此之人,必為君子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處困時,君子能吉,乃因堅守剛中之道,不變節。於困之時,所言人必不信,如反求己之口才以脱困,必更致困,此即為尚口之戒。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澤中無水,困之象。居此時君子以力盡防患之法,如仍難免,則歸之於命,泰然處之,絶不因困窮而變其志節。小人遇困,志節必變,但求附於他人,以求脱困,其終必凶。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dí 见;相见)。
陰柔之人位居卑下,又無上位救助,猶如無葉之木,無法蔭庇下物,因無庇蔭,故不能安居於此,如進入幽暗之谷,無法自出,有三年的時間無法入亨。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自陷於深谷,乃出自己之不明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fú)方來,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常人無不為酒食所困,不知酒食之施,乃生於人有所欲,常言:宴無好宴。君子之飲與小人不同,能困君子的,必是其剛正之道不足以濟天下之困,此其困擾也。居此時君子必求至誠以守,等待時機,可利用祭祀以示至誠,俟貴人至,求之方吉。若不安居困,自往求之,其招凶皆自取也。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居困時,雖未能施惠於人,如能守其剛中之德,必能亨。而有吉慶也。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
處困可羞之時,卻用外剛來飾內險,益增自困,必堅重如石,而不安之情如手握蒺藜之物,因刺多而不能握,進退不得狀,必失所居,凶。
《象》曰:據于蒺藜,乘剛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此言內之不安,欲求外剛來飾,乃用剛之不正,必終失所安,果必不祥也。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居君側之人,不以中正之道處困時,而才能又不足濟困,其來動必遲遲,困於金車之內,必不見容於世,可羞也,如知濟困得中正之道,乃有歸也。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居不適位,志在求下,其雖徐徐而來,即令未善,但因與正相應,必有果矣。
九五:劓(yì)刖(yuè),困于赤紱(fú),乃徐有説,利用祭祀。
劓,乃上有傷,刖,乃下有傷,人君之困,乃上下無應,天下之民不來也,必起用剛正之賢才,以至誠待之,並利用祭祀,示道之至誠於天,則民必徐來。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説,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上下不應,君王之困,其志不遂,於此必用祭祀以至誠,求得天下之賢,必能濟天下之困,終享其福慶也。
上六:困于葛藟(lěi),于臲(niè )卼(wù),曰動悔。有悔,征吉。
困至極,必生變,如物之纏束於身,動則有悔,無所不困,即動靜皆困,必求進,方有吉處。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為困纏身,無法求變,乃未知困之道,知動有悔,求悔而去,必可出困,其行必吉矣。
《泽地萃》(二世)兑上 坤下
【本卦】
▆▆ ▆▆ 父母丁未土
▆▆▆▆▆ 兄弟丁酉金 应
▆▆▆▆▆ 子孙丁亥水
▆▆ ▆▆ 妻财乙卯木
▆▆ ▆▆ 官鬼乙巳火 世
▆▆ ▆▆ 父母乙未土
鱼龙会聚之卦,如水就下之象。
判曰:萃者,聚也。内外喜悦,上下俱柔。万事蕃息,利禄悠悠。求谋有济,解释忧愁。
人间道
《天风姤》(一世)乾上 巽下——《地风升》(四世)坤上 巽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韓信被呂后疑惑,卜得知,果被其戮也。
圖中:貴人磨玉,一僧指小兒山路,一人救火,一魚在火上火,一鳳啣書。
卦圖象解
一、貴人磨玉:進修也,專心一致也,免破損也。
二、一僧指:指引也,局外人也,光頭人也,曾姓人也。
三、小兒山路:退引山林,以退為進象,示上坡也。倪姓。
四、一人救火:救災禍也;猶行醫濟世救人之道也。
五、一魚在火上:得救狀,或餐飲業。
六、一鳳啣書:喜訊至也。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人之至誠專一莫過於宗廟祭祀之時,王者能令天下之人其心專一,莫過於利用宗廟,故聖人制祭祀之禮以養民之德。此聚之義大也。民聚之時,能得賢才,則必聚而正,如不正,治之不以正理,則亂之生亦由人之聚,故聚必以道,非正之道,即令有聚,亦不能安處也。於聚時祭禮用大牲厚禮,乃示慎重且富是天下必同之,今人聚而人不能亨其豐盛,則必散也。是故古今皆然,凡能與大功立大業之人,第一必得其時,第二必聚而後能用,此動必吉,天理莫及此也。
《彖》曰:
萃,聚也,順以説,剛中而應,故聚也。
萃卦,乃上悦下順之象,上位以中道用民,合於民心,下又能順從於上之政令且又剛陽相應,堅心赤誠如此,必能聚天下之人才。
王假有廟,致孝享也。
王者要有聚民心之道,必立宗廟以示孝順之至誠,能順天下之人心,必以孝方成。
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
聚之以正道,必能得人才治之,乃因其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祭祀時用厚禮祭天,必可有為,此順天命也。
視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天地萬物間皆有聚,有動,有散等,聖人觀象,可見萬物之情性也。
《象》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澤上於地,為集聚之象,君子知始戒之慎,故眾民相聚之初,就也生戒,因眾聚必有爭,私心所成,故先除兵械,乃能戒而無虞。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爲笑,勿恤,往无咎。
聚之始,柔居之,陰柔之人,必無法堅守正節,為求與人同而捨其正道,但為求同,此不終之戒。人心必亂,同氣相求而生聚,或哀號作苦以求相應,其果必為眾人之笑柄,若能堅心往從陽剛正道,必無過咎,否則成小人矣。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若人之心志受人惑而亂,必不能固守節志,乃失其正道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yuè)。
二之位與五相對應,位雖有差距,此時乃當聚而未及合之時,如能相引聚則可無咎,此因其中正之德未變,如德變,則必不相吸引。故於群小人聚時能獨立其間,且與上位之德同,必能合,此其意也。即令不重外飾,專以至誠,則終必合矣。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也。
萃之時,以能聚為吉,同志相求,平安,其位有差距,因中正誠心同德必能無咎。
六三:萃如磋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不正之人,求能與人聚合,但人皆不應,為人棄絶,上下皆不應,唯退求事外之賢與之相應,如此則可無咎。人之動有求,即令得之,亦可羞也。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上六居柔之極,故能往而無災。
九四:大吉无咎。
九四之位,能以陽剛,與君位對應,得君臣之萃,下又得群陰之聚,此上下能因其陽剛而聚,此至善也。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當也。
能有吉且無災之果,即令位不當,因上下與已合德,故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九五居天下之尊,有萃聚天下之力,則無災,此時必自修其德,正其位,處不以私,為得其位也。如有人不信而未能歸從,當自省是否不正,堅固中正不變之德性,則無不歸矣。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為王者,必以誠信以示天下,如此方有感於民,則人莫不歸矣。如仍有不從,乃已之志未能光顯也。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
小人居高位,求人與其聚,而人皆不與,此可嘆也,人之棄絶,實出於已,怎可歸咎他人如再不知自省,反嗟嘆而致涕泣,此小人狀也。
《象》曰:齎咨涕洟,未安上也。
小人之對人皆因貪而失所宜,以致终窮困,此起因於不能安居其位也。
《泽山咸》(三世)兑上 艮下
伏 神 【本卦】
▆▆ ▆▆ 父母丁未土 应
▆▆▆▆▆ 兄弟丁酉金
▆▆▆▆▆ 子孙丁亥水
▆▆▆▆▆ 兄弟丙申金 世
妻财丁卯木 ▆▆ ▆▆ 官鬼丙午火
▆▆ ▆▆ 父母丙辰土
山泽通气之卦,至诚感神之象。
判曰:咸者,感也。天地感应,万物和平。男女感应,夫妇康宁。感应之事。无有不享
人间道
《离为火》(纯卦)离上 离下(六冲)——《雷风恒》(三世)震上 巽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漢王昭君,卜得之,知和番不回也。
圖中:空中有一拳,錢寶一堆,貴人在山頂,女人上山,一合子。
卦圖象解
一、空中有一拳:貴人提拔,憑空而得。
二、錢寶一堆:求財得財。
三、貴人在山頂:孤立狀,即將下坡,退休狀。
四、女人上山:夫妻吉,陰人卜之知走馬上任。
五、合子:先成後破,因誠感方吉,物感必凶。
咸:亨,利,貞,取女吉。
咸,感也,舉凡君臣上下,夫婦、父子等皆有感之道,人人能以少男少女之童悦相感以誠悦,即以平常心相待,則必有亨通之理。今人皆以媚説,上下之位處以邪僻,皆感之不正也。艮為止,澤為悦,乃外悦內止之意,以此之意近女,乃得正而吉也。
《彖》曰:
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説,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
陰陽相交,乃男女相感之義同,男女之交,男以篤實至誠之心,女以喜悦之心相應,此男女之感於正道,故能亨通得正。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感之道到極限時,聖人能以至誠之心感億兆人之心,使天下和平,其情之偉大可見,但須知感通之理,須以默而觀之,不可道破,此感方可久矣。
《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澤在山上有渐潤通澈狀,此感之道。君子觀山澤通氣知須虛其中方能受人,凡人之心能中虛必可受,實則不能入矣。
初六:咸其拇。
初與四相感,初之時感必未深,不能動人,如拇指之動,不可進也,須識勢而為。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感應之志雖動,但未大,不足以進。初志之感與四相應,故曰在外。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腓,足肚也,人之動,足必先行,足肚自動也。二位無法守道而妄求於上,故凶。進退之道乃安居其位,以待上求,此吉也。
《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陰居二位,其得位中正,在咸之時,因質本柔,必戒以先動,求之必凶,守居不動吉。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股在身之下,足之上,不能自主,隨身而動。九三陽剛之才,感於所動而隨其動,如此已失其正道,其動必羞也。
《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人有陽剛之質,卻又不能自主,反隨於人而動,此所執者必卑賤甚也。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ěr)思。
人之所動皆因感也,九四在中,乃當心臓之位,為心感之主,感之正則吉,不正則凶。今人以私心感人,所感狹小也。天地萬物各有不同,事亦變化萬千,能殊途同歸,此感之極至,必以公正無私方可行。人之向往,必有屈求,人之來至,必因有信,此屈信相感,利之所生處。
《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人能正則必吉,事皆以私,則生害也,互相往來以私心相感,此感之道狹,必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
居尊位之人,必以至誠感於天下,脢,背肉也,其與心相背,目所不見狀,此意能背其私心,感於非所見而能悦者,以人君可以無悔。今人不知,皆感於所見而悦,所不見而仇視之,此感不正,招自凶亡也。
《象》曰:咸其脢,志未也。
人感於所不見而生戒,其必淺也,此私心之用也。
上六:咸其輔,頰,舌。
上為感之極位,陰柔居之,此即不能以至誠感物,唯求於口舌之間感人,乃小人女子之常態,必不能動於人,故云頰。
《象》曰:咸其輔頰舌,滕口説也。
世間唯至誠能感人,如靠口舌説話之才,感人必不能長久。
《水山蹇》(四世)坎上 艮下
伏 神 【本卦】
▆▆▆▆▆ 子孙戊子水
▆▆ ▆▆ 父母戊戌土
▆▆▆▆▆ 兄弟戊申金 世
▆▆▆▆▆ 兄弟丙申金
妻财丁卯木 ▆▆ ▆▆ 官鬼丙午火
▆▆ ▆▆ 父母丙辰土 应
飞雁衔芦之卦,背明向暗之象。
判曰:蹇者,难也。利往西南,不利东北。向暗背明,多有壅塞。求事未遂,尚多疑惑。
人间道
《火泽睽》(四世)离上 兑下——《雷水解》(二世)震上 坎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鍾離末將收楚,卜得之,乃知身不王矣。
圖中:日當天,旗一面上有使字,鼓五面,中有一鹿,堠上千里字。
卦圖象解
一、日當天:君明之象,吳姓。
二、旗一面上有使字:出使,和平之象,使——二人一口,示單人也。
三、鼓五面者:時為五更天,佔五面地,王為君王,一方之主,有多國或多島之象。
四、中有一鹿:攜財福至,旅客帶財來狀,商人至也。
五、堆子千里字:行西南,千里封候,候姓也。
六、千里為重:有第二次方吉。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西南為坤,坤体順,東北為艮,艮体險止,此言於蹇難之時,利處平易之地,不利止於危險,今人遇險而止,不知因險而止,乃更險也。
《彖》曰:
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蹇有險阻之難也,因險在前,止而不進狀。處蹇之道,乃能見險而止,此知蹇難也,此止非真止也,乃不犯險而進之意。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蹇之時,唯利處平易之地,乃得中正之位,東北為山,險阻在前,犯險而進,道必窮。
利見大人,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蹇難之時,唯聖賢能濟天下之蹇,故用賢人能往求而成功,在位之人堅心執意如此,必能正家邦,此即知蹇之時任用賢人,適時而動,量險而行,使至正之大道能濟天下之蹇。今之為政者,不知蹇之時難,乃因不知古聖先哲之智慧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山已為險阻,上又有水,故有上下險阻狀,為蹇,君子觀蹇象,知此時乃反求於己修身進德,故必省自身,以待時之至也。
初六:往蹇,來譽。
此蹇之初,以陰柔無助而求進,蹇之甚也,是知止而不進,乃因知進退而成譽也。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
於蹇之初,進必愈蹇,宜見幾而止,待時而進,不可燥進。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二爻為陰位,陰居之為正位,乃意為中正之臣,又與上五君同德而受信任,此即王臣,今處蹇難時,即令中正之人,以陰柔之質,不能勝任,故有蹇中之蹇狀,因為中正之人,其所為必忠於君,非為私己,故即令不勝,亦因其能忠而可嘉勉。
《象》曰:王臣蹇蹇,終无尤也。
中正之臣所為必為其君,不為私,故於蹇難時,雖未成功,但終無過也。
九三:往蹇,來反。
以剛居下卦之上,處蹇時,下位之人皆柔,依附於上狀。欲再上進,又逄陰柔,無法相濟,故有來反,即還歸也,反回其所。
《象》曰:往蹇來反,内喜之也。
下之陰柔無法獨立,必附於九三之陽剛。故吾人知,於處蹇之時,必得下之心可以求安,此求內而喜之也。
六四:往蹇,來連。
蹇之時以陰柔而往入坎險之深處為往蹇,如能與同志之人,使合眾而附之,此即来連,乃真得處蹇之道也。
《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處蹇,居於上位,能不與下往而眾來,乃得眾志也,能得眾志之人,必始之於誠實待下方可得也。
九五:大蹇,朋來。
君處蹇難之時,必天下處難也,故名大蹇,此時如能得朋來助,且須為陽剛中正之才來相輔方有效。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大蹇之時,須陽剛中正之才,如臣之才不足濟蹇,只守於節義,不能濟世也,今之政客,多屬此類,不知己之才不濟,而力進,徒顯其無能也。
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六以陰柔居蹇之極處,蹇之極有將離蹇之態,如以陰柔必不得出,須有陽剛之助,以寛裕之大量,見有德之人,方可為吉。
《象》曰:往蹇來碩,志在内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六位陰柔又處蹇之極,能近陽剛中正之君,來求自濟,此以從貴之義,吉也。
《地山谦》(五世)坤上 艮下
伏 神 【本卦】
▆▆ ▆▆ 兄弟癸酉金
▆▆ ▆▆ 子孙癸亥水 世
▆▆ ▆▆ 父母癸丑土
▆▆▆▆▆ 兄弟丙申金
妻财丁卯木 ▆▆ ▆▆ 官鬼丙午火 应
▆▆ ▆▆ 父母丙辰土
地中有山之卦,仰高就下之象。
判曰:谦者,退也。谦而受益,满而受亏。谦谦君子,尊人自卑。利用谦逊,万事无违。
人间道
《火天大有》(归魂)离上 乾下——《雷地豫》(一世)震上 坤下(六合)——(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唐玄宗因祿山之亂,卜得之,乃知干戈必息也。
圖中:月當天,一人騎鹿,三人腳下亂絲,貴人捧鏡,文字上有公字。
卦圖象解
一、月當天:清明之政,中秋時也。
二、一人骑鹿:才祿俱備。
三、三人腳下亂絲,隱於山後:小人不敢正面示人,惟隱山謙之後(即外飾謙為幌子)實則亂如麻,計無所出。
四、貴人捧鏡:明鏡高懸,執法公正光大。
五、文字上有公字:處事以公,得理也。
全卦:不知謙下自晦,果必招訟也。
謙:亨,君子有終。
有德而不居,為謙,人能以謙遜自處,無往不利。君子之志在達理,樂天命而無競之心,但求內充,退讓而不衿持。能安於謙,終身不易。小人則有慾必競,此種人見有德之人必攻之,即令有人告之謙遜,但終不能宽行固守。故小人,必不能有終也。
《彖》曰:
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君子明謙之道而能亨。天之道因其氣能下濟,故能生育萬物,故道乃光明,故君子知謙而能使其道濟天下萬民,地之道亦同天,因自處卑地,故能上交於天,是故天地二者,皆因能卑降而終亨通也。
天道虧盈而益謙。
天之道有日月五星,其隨時盈晦,故能降氣於地,生養萬物。
地道變盈而流謙。
地勢如盈滿,則必倾變而下陷。
鬼神害盈而福謙。
天地之道乃形而上之學,吾人可推理求之。鬼神人道乃形而下之學,吾人可親而見之,世間萬物必有其用,凡盈滿者,必有禍害,能謙損者,必有福祐之,猶今之西醫,其但知能如何除瘤用毒,不知損害之大,故後遗症之多,而自不見之。
人道惡盈而好謙。
人情必惡人之盈滿,好人之謙損,故聖人戒盈而勸(quàn)人為謙也。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喻,君子之終也。
君子之道因謙卑而光大,至誠之念如是而終。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稱物平施。
高大之山在地下,故示人外卑下,內實高大乃謙象。君子有過則損之,不足則益之,以之用於事,使萬物皆平衡也。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最卑下之位以柔態處之,又謙讓也。能如是,君子也。即涉險難,必無凶也。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君子以謙卑之道,於初入世間而自處之。
六三:嗚謙,貞吉。
二位以柔順居中,謙之德至此,則須明倡於外,見諸聲色,堅心如此,吉也。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因中心能自得,山至大又能知謙,故吾人須有高厚實力,乃真謙非勉力為之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三為相位,以陽剛居之,上為君所任,下為民所從,能知勞而不居功,謙下待人,君子能行之至終,故吉。今上位掌權之人,盡皆示民其功勳(xūn)為何,不知勞謙之美,此為小人之道長之時也。反之,能盡勞謙之道,必為君子。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此勞謙君子,能服萬民也。
六四:无不利,撝謙。
四體居近君主之位,此時因六五之君,以謙柔自處,九三之相位,又因大功德為上所用,此當恭畏侍君,卑謙以讓勞謙之臣,所有布施,均為謙也,切不可不利於謙。
《象》曰:无不利,撝(huī)謙,不達則也。
六四因近君之位,又居勞謙臣之上,絶不可不利謙道,此得宜之法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富貴,眾人之所嚮往,以財來聚人。今五以居尊之君王,不以富而能得人親,皆因知謙順,乃能得天下。然須戒君道,切不可專尚謙順,必須威柔並濟,才能服天下,故易曰:「利用侵伐」。威德並重,方為君道。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君王之道,須用征伐,其用謙德所不能服者,否則不能治天下,則為謙之過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上六處謙之極也,因極謙反居高位,為太過於謙,為倡明其謙,只有用剛武之道,於已之私有地,征之。此因謙之太過而致如此。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因極謙又居上,其不適謙,故志不得伸,則鳴,唯宜以剛武自治其國內。
《雷山小过》( 游魂)震上 艮下
伏 神 【本卦】
▆▆ ▆▆ 父母庚戌土
▆▆ ▆▆ 兄弟庚申金
子孙丁亥水 ▆▆▆▆▆ 官鬼庚午火 世
▆▆▆▆▆ 兄弟丙申金
妻财丁卯木 ▆▆ ▆▆ 官鬼丙午火
▆▆ ▆▆ 父母丙辰土 应
飞鸟遗音之卦,上逆下顺之象。
判曰 : 小过者,过也。飞鸟翩翩,音彻于天。进则有咎,退则无愆。多忧过失,疾病相缠。出入不利,必有迍邅(zhūn zhān)。
人间道
《风泽中孚》(游魂)巽上 兑下——《水火既济》(三世)坎上 离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漢君有難,卜得之,後果脱險也。
圖中:明月當空,林下一人彈冠,人在網中。一人割網,堠子在山頭出。
卦圖象解
一、明月當空:政清狀,入法庭,刑堂。
二、林下一人:林姓人。
三、人陷網中:不得脱身,受束縛。
四、一人彈冠:求去之象,但求去為形,束縛為神,合則有表裡不一狀。
五、一人割網:貴人解救,脱困狀。
六、堠子在山頭:從新開始之課(候、猴 再出山)。
小過:
亨,利,貞。
過之意在過其正常也。如矯枉過正,此過為就正意。時不正,用過之道使正,此過之吉處,吾人須知過之道,知用過之時機方如是。
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用過之道,乃為求中正。其過之限,可用小事,於大事不可用過。故曰不宜上,宜下,順之則吉,乃過能順理,吉反更大也。
《彖》曰:
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時行也。
小過之道,在過之小,有時當過,過而能致亨,過之能吉矣。但用過之道,須配合時機,乃意當過則過,此非真過矣,此為以過養正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飛鳥之象焉。
小過之道,處小事之過,可得吉。但不可做大事,因剛失位又不得中,故不可以用在大事上,故有飛鳥之象,鳥飛之事小,過而餘音,但無災也。
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
事之有過,當從其宜。如人之過恭,過哀,過儉,其太過,則不可。其過當如飛鳥之遺音,其聲出,而身己過,事之過當如是,則吉宜。此順道之過,故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雷震於山上,其聲至,而雷已過,故為小過,君子觀象,知天下事,有時當過,但不可過甚。故為小過,當過而過,乃其宜也。
初六:飛鳥以凶。
陰柔居下位,為小人之象,小人本躁易動,今逢小過時,乃得理不饒人,其行為之過。必速且遠,救之莫及也,故凶。
《象》曰:飛鳥以凶,不可如何也。
過之疾,如鳥之速,必救之不及,無有作為也。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二與五爻位,其猶祖之象,今陰柔居其位,越過三,四位,直與五相應,有越位之戒,今逢該過之時,如過越位,仍不失臣道,亦可無咎。於其他之卦,越過本位凶,但今於小過,乃意當過之時,可過,無災,切忌失君臣之道,及過之太過,反凶。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過也。
下臣遇须過之時,可過越其上位,但不可至君位,至君前,則太過,過一爻可無咎。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qiāng)之,凶。
陽居正位,於小過之時,意味手下無能,又為陰之小人蒙蔽。此時須過防之。如不加強防範,必招害。君子防小人之道,以正己為先,堅守正道也。
《象》曰:從或戕之,凶如何也。
小人道盛,必害於君子。當防而不防,必傷矣。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剛居柔位,以剛而用柔,其剛必不過也。故無災咎。剛陽之道居小過時,須戒之隨宜,不可固守不變,故君子隨時順處,不固守其常也。
《象》曰:弗過遇之,位不當也,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陽剛居柔位,不當位時,於當過之時,能不過剛反柔,乃得其宜,於自保可也,但終不可成長至盛,故往則有危,須戒之。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此陰柔居君位,居當過之時,乃不夠陽剛,故雖欲過,但不能成功。故猶如密雲而不成雨,其不成功,即令越過其位向二爻相應,三、四爻位不應,亦如同密雲集中,而無法成雨。
《象》曰:密雲不雨,已上也。
陽下陰上,合則成雨,今陰已在上,即令雲再密,無陽而不成雨,終無功也。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
六居小過之極,居過之極,不顧正理,必違常道,遠矣,故凶,必招人為災害也,此於天理人事皆同。
《象》曰:弗遇過之,已亢也。
居過之終,失正理之甚,乃過至亢極,故招凶致。
《雷泽归妹》( 归魂)震上 兑下
伏 神 【本卦】
▆▆ ▆▆ 父母庚戌土 应
▆▆ ▆▆ 兄弟庚申金
子孙丁亥水 ▆▆▆▆▆ 官鬼庚午火
▆▆ ▆▆ 父母丁丑土 世
▆▆▆▆▆ 妻财丁卯木
▆▆▆▆▆ 官鬼丁巳火
浮云蔽日之卦,阴阳不交之象。
判曰:归妹者,大也。归妹未吉,其道将穷。天地不交,闭塞不通。有殃有咎,无始无终。所作不顺。必见其凶。
人间道
《风山渐》(归魂)巽上 艮下——《雷火丰》(五世)震上 离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舜娶堯二女,卜得之,乃知卑幼不寧也。
圖中:官人騎鹿指雲,小鹿子在後,望竿上有文字,人落刺中,一人拔出。
卦圖象解
一、官人騎鹿指雲:浮雲蔽日,乘亂而欲進。
二、小鹿子在後:生意人,隨從狀。
三、望竿上有文字:旦夕而亡,揭竿而起,正名也。
四、人落刺中:如鲠在喉,去之不得。
五、一人拔出:一人相救示寵狀。
六、此卦問病凶,問財吉,問政凶。
歸妹,征凶,无攸利。
此動之以悦,必有不當,如動反招凶,所往必不利。
《彖》曰:
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此言陰陽之道,男女之配,乃天地間之常理也。有男居上女在下,陰從陽動。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天地如不交則萬物必不生,女之從男,為生生之道,人類從男女之交而生,其終必不窮。
説以動,所歸妹也,征凶,位不當也。无攸利,柔乘剛也。
此動之因喜悦對方為少女,人如只因悦而動,必失明之道,動必凶至。此不以正道,而以悦道,故位不當也。男女尊卑,夫唱婦隨,人之常理,如不以常道,惟私欲作與,柔勝於剛,所以凶也,往必不利矣。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君子觀雷震於澤上,澤隨雷而動,猶男女相配,生生不息之象,其有永終之戒,因物久後必生敝壞,君子於始初乃知戒敝壞之理,故凡事之長久而吉,必於初始即生戒故謂永終之戒。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娣,有賢良正德之義,女之嫁歸能如此,又知處卑順,然因其位卑,即令有賢才亦只能助夫而已,獨善其身,猶跛之能行,必無法及遠,但往乃得吉。
《象》曰:歸妹以娣,以恆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女嫁歸男,能自處卑順,且悦於內,持之以恆,即令跛者行路,亦可以有吉,其因乃其能相承相助也。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九二乃陽剛之賢居正位,於歸妹之時,乃意女之賢能所配不良之人,猶如目眇之人,其視必不能及遠,此時惟隱藏其賢,且堅心以正禮,可利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守其隱於內之才,堅心不變,此不失夫婦常久之道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六三乃相位居陰柔之人,於歸妹時,以悦而求上應,不以正道,故必不得其歸,無所適從。必當反歸求處卑下,則可吉矣。
《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女歸嫁男,如求己之须,無法求外應合,必不當也。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四柔陽剛居之,即意處柔乃婦人之常道,但內有剛明之賢,處歸妹之時,因賢明又居高位,人所願娶,但卻有遲嫁之象,非不嫁也,乃待時而動,有佳配而後行也,此遲歸有時。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此之延期所由皆己,不由他人,因己之有賢,故能如是。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六五居尊位之人,柔性象女,示女之高貴者,今居歸妹之期,雖為帝女,於歸時,乃得屈而謙降,故女之歸以能謙降為美德,但求於禮,不求於外飾,故猶月陰之盛,而不至於盈滿,此乃能為吉。女子尊貴之道即此。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行也。
此尚禮而不尚外飾,為帝乙歸妹之道,五為柔而居尊位,乃有尊貴而又知能行中道之人也。
上六:女承筐无實,士刲(kuī)羊无血,无攸利。
女歸之終至極時,乃承繼祖先祭祀之職,但至極則無實可祭,猶士人之割取羊血以祭禮,如割羊無血無以祭,必不利繼往也。
《象》曰:上六无實,承虛筐也。
女歸嫁之極處,以柔居之,猶空筐之無實,必不可以承祭祀,女終不可承繼也,必主人人離絶也。
离宫八卦——属火
《离为火》(纯卦)离上 离下(六冲)
【本卦】
▆▆▆▆▆ 兄弟己巳火 世
▆▆ ▆▆ 子孙己未土
▆▆▆▆▆ 妻财己酉金
▆▆▆▆▆ 官鬼己亥水 应
▆▆ ▆▆ 子孙己丑土
▆▆▆▆▆ 父母己卯木
飞禽遇网之卦,大明当天之象。
判曰:离者,丽也。光明美丽,不利出师。二鸟同飞,雄失其雌,婚姻未合,易起官非。口舌相尚,财散人离。
人间道
《坎为水》(纯卦)坎上 坎下(六冲)——《泽山咸》(三世)兑上 艮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朱買臣被妻棄時,卜得之,知身必貴也。
圖中:人在虎背上立,官人執箭在岸上立,水中有船,二人分立兩岸。
卦圖象解
一、人在虎背上立:行危不懼;難下也。
二、一船在江心:口舌相爭,無所適從也。
三、官人執箭岸上立:在位之人,欲殺之象。
此卦夫妻破散成仇,兄弟分家各自為王之課。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天下萬物莫不有所麗,其形即麗。人之所麗,必得貞正,得正可以亨通,人能附麗於正,必能順於正道,從善如流為人之性,如牝牛之吉,牛之順道,由養而成,人之順德亦同,既附麗於正道,當有養以成其德也。
《彖》曰:
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gǔ)草木麗乎土。
附麗狀,如日月麗於天,百穀草木麗於土,天下萬物必有所麗,無麗之物,人必視何麗方正,則能亨通也。
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上下皆離故曰重明,乃意君臣皆有明之能,又處事中正,故可以教化天下成文明之俗也。人又能柔順於中正之明德如牝牛之順吉,乃更能將明德發乎光大,襯(chèn)托明德之麗。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此卦若云兩離,則只見明,而不知繼明之德。君子觀離明相繼之象,知本身之明德能濟天下,為使以明德中正永傳後世,則須有進一步繼明之能,能明於選擇何人能承繼,乃繼明之義。如堯之擇舜,漢之蕭規曹隨等即是繼明之用。
初九:履錯然,敬之,无咎。
初爻陽居之,乃言初進有陽剛之才而進又躁動,卻因動之非宜,已失居下位之分而得咎,但因為人才,只須知守義而戒慎之,則不至於有咎。
《象》曰:履錯之敬,以辟咎也。
能知履動之躁進為錯而敬慎之,因居下位,但求避之可也,不致有災。吾人有陽剛之才,仍須有明之能,能剛不能明,則因妄動生災也。
六二:黃離,元吉。
以柔居中乃得正位,黃為中色,人能文明而中正,則美之至極也。又有六五文明之君以順其德,其能明如此,乃大善之吉也。
《象》曰:黃離元吉,得中道也。
能成文明乃由中之虛明,故元吉之因,是由其得中之道也。
九三:日昃(zè)之離,不鼓缶(fǒu)而歌,則大耋之嗟,凶。
易有八純卦,唯離為火於人事之義陳述最細。今九三吾人居下卦之終乃意前明將盡,後明當繼之時,人之有始,必有其終,此常道也。智慮通達之人,以順理為樂且常持之,如不能如此,則有將盡之悲,而日夜恐於死亡,故君子樂天,小人終日恐懼,此處易論生死之道也。
《象》曰:日昃之離,何可久也。
日已倾,不可久也,能明之人,能求人以繼其事,知退而修其身,則可長久。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九四位,乃言繼明之初,承繼之意,但陽爻居之,有剛躁但不失中正之意,此非善繼者,能知善繼之人,始繼必有謙讓之誠,知順承前賢之道。今突如其來,已失善繼,又剛勢凌主,氣焰高張故焚如,必招禍害致死,故死如,以眾所棄之,故果為棄如。
《象》曰:突如其來如,无所容也。
諸君試想,人之凌其君,而不順所承繼之前賢,必眾棄,天下不容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出涕戚嗟,皆形容人憂懼至深。君位以陰柔之才居之,又受於陽剛之在左右,此居尊位之明,能知憂且畏,故能吉。今若自持己才之不足,全然不知懼,必不能得其吉也。
《象》曰:六五之士,離王公也。
居上位之吉,乃在明察事理,且以畏懼憂慮之心以持之,可以為吉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无咎。
陽剛之才居離之終,有剛明至極之狀。此方式乃適用之於君王出征時,明則足以察邪惡,剛則能斷事,施以威行,如此則能去天下之邪惡,此有功也。世上事至刑不足以阻時,必用征伐方法解決,此之時也。去天下之邪惡,如明斷之極,則必無所宽宥,此時必取其魁首,始作俑者方是,趕盡誅滅,必有暴殘之後悔也。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君王用此德,則能治其邦國,此剛明至上之道也。
《火山旅》(一世)离上 艮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己巳火
▆▆ ▆▆ 子孙己未土
▆▆▆▆▆ 妻财己酉金 应
官鬼己亥水 ▆▆▆▆▆ 妻财丙申金
▆▆ ▆▆ 兄弟丙午火
父母己卯木 ▆▆ ▆▆ 子孙丙辰土 世
如鸟焚巢之卦,乐极哀生之象。
判曰:旅者,客也。长途落落,羁旅凄凄,火行山上,逐草高低。如鸟焚巢,无枝可栖。虽然先笑,后有悲啼。
人间道
《雷火丰》(五世)震上 离下——《巽为风》(纯卦)巽上 巽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陳後主得張麗華,卜得之,乃知先喜後悲。
圖中:三星者,貴人台上垂釣牽水畔人,一猴一羊,大溪者。
卦圖象解
一、三星者:三台貴人,相位之人。
二、貴人台上垂釣:君主相求,老闆相求人才。
三、牽水畔人:賢能之人,離野入朝封候。或慕權勢而變志。
四、一猴一羊:肖猴,肖羊,候、楊姓人,未申年應之。
五、大溪:脱險也,港口也,水側也。
旅:小亨、旅貞吉。
旅之時,此因不同流而旅,故有小亨,且得之堅心,必吉。切不可假旅之道而有私欲其中。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旅之時至而旅,乃有亨,人能知所進退,內有中道外又知順於剛,止之在能外麗而內明,是故有小亨,旅而堅貞其志,是故吉也。當旅不旅乃自求咎。故天下之事,當有時宜,因時而動,其義大也。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火在山高處,其明及遠,旅之道也。君子觀此明照之象,知明慎以用刑,絶不依持己之明,必有戒慎恐懼之心而施於用刑。因火行不留,故有不留獄之志,獄乃不得已而設,故不求留獄,此觀火之行而體悟之。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陰柔無才之人,居卑下,居旅之時,因才質如此,故必畏畏瑣瑣,其必終自取其辱。
《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意志因困窮時,而生變,乃自取其災也。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六二乃得適位之將才居旅時,因知中正處不失當,必能懷蓄財資,又能得僕人之忠心,故吉。
《象》曰:得童僕貞,終无尤也。
旅行之人,所賴者為童僕,能得其忠心,必可無災。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旅之時,必以柔順謙下為吉,如今自處過剛,又居高,乃招致災困。必失僕人之忠,終有危厲來臨。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居旅時以過剛自高,手下必喪失忠心,危之至矣。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陽剛又居柔位,有用柔之象。人居旅時,能柔,得旅之道,必吉。此法居旅時可得財货之資助,但不能伸其大志,其心必不快。
《象》曰:旅于處,未得位也,得其資斧,必未快也。
以剛居柔,合於旅之道,故旅時為善,但欲得行其志,卻不能也。心必不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人於旅時,不可有錯,一但犯之,災禍立至。就如射雉,能一箭而中,不虛發即無過失,能如此,則於旅時,必可立名揚譽。
《象》曰:終以譽命,上逮也。
旅之時,能令上下皆應,則可吉。其因旅之時乃困而未得其安之時為旅。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
旅時以過陽剛自處以高,不知謙卑,就如鳥高飛而自焚其巢,故終居無所安處,自負過剛,居旅時,始則可快意盡情,故生笑。繼而失安無居所,故後號咷。牛為順性之物,但也易於喪失,只一疏忽而己。故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義焚也。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
旅時以居高自處,必不能保安,猶鳥之焚巢,喪失順德極易,待凶至,乃不知自聞知也。
《火风鼎》(二世)离上 巽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己巳火
▆▆ ▆▆ 子孙己未土 应
▆▆▆▆▆ 妻财己酉金
▆▆▆▆▆ 妻财辛酉金
▆▆▆▆▆ 官鬼辛亥水 世
父母己卯木 ▆▆ ▆▆ 子孙辛丑土
调和鼎鼐之卦,去旧取新之象。
判曰:鼎者,定也。鼎象九州,和羹之器,变生为熟,以成香味。鼎乃易溢,不宜争事,官鬼持世,求官最利。
人间道
《泽火革》(四世)兑上 离下——《震为雷》(纯卦)震上 震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秦君卜得之,乃知得九鼎以象九州也。
圖中:雲中月現,鵲南飛,一子裹席帽,一人執刀,貴人端坐無畏,一鼠。
卦圖象解
一、雲中月現:顯象,撥雲見月之象,清明也。
二、鵲南飛:冬至來臨,北人執政。
三、一子裹席帽,不明之人,無知之人。果喜也。
四、一人執刀:武官也,護衛將軍。
五、貴人端坐無畏:君王,老闆等人,至公無私。
六、一鼠:子年,暗謀之人,內有陰謀,肖鼠人也。
鼎:元吉、亨。
鼎之道,能使不合之物相合,故必吉亨。
《彖》曰:
鼎,象也。
鼎之為器,法自象也。古人以方代表實且正之象。兩耳對峙在上,三足分峙於下,周圓內外,皆有法而正,成安重之象。
以木巽火,烹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用木就火,烹飪之象,鼎器人賴以生,故聖人以鼎享上帝,用大亨以享聖人。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人能如卦才,外明內順,上之頭面能中虛為明,乃耳聰目明之象,柔乃在下之物,能進上位,以明居尊,得乎中道,而陽剛之道相應,此乃元亨之因也。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木之上有火,生火烹飪之象為鼎,君子觀象,知法象器,形體端正且安重,以正其位也。
初六:鼎顚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初六乃最下之位,與四爻相應,今居鼎時,有如趾之向上,顛也。鼎覆則趾顛,此非順道,反道而行之理,利於天下敗壞之時,乃可為也。居卑下而從陽如妾,妾之從夫,則可無咎。
《象》曰:鼎顚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鼎顛覆趾在上時,背道而行,只利天下敗壞之際,棄惡而從貴也。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二位為中位,以剛居中,乃鼎中有物之實象,但於陰位,有能才而密比於陰之意,居此當求己之守正,不求於人,使之能求於我,則不正亦终就之,此吉也。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
鼎之有實,猶人之有才,必慎擇趨向,如往之不慎,必有對立之事,於此能自求守正,則彼必不能影響我,亦可無過矣。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九三相位,陽剛居之,乃正位,然五位之柔君不能與合,不信用之,其行必阻塞,道必不行。有才而不能得君祿命任用之時,君子必內其德,守其正道,終必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有才居相位,與君之念不合,乃失其義也,但上能明時,下之才必有能用,故吉。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sù),其形渥,凶。
四為君側之位,與初下爻相應,乃示初陰柔之小人不可用;其不勝任而敗事,猶鼎足折也。居大臣之位,所用非人,至於覆敗,此不勝任,其凶可知。成因在於任不適之才,必來自私心作用。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當大臣之人,須成天下之治,如任人之不當,以招不信,乃誤也。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鼎之主在耳,執耳之意,有陽剛之體,又得其位,才必充實,乃能為大用,至善矣。
《象》曰:鼎黃耳,中以爲實也。
能執鼎耳之才,乃由其得中道也。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
鼎之終,功成也,玉為剛而温,居成功之項,唯小心善處,剛柔適用,動靜不可過,乃生大吉。無所不利也。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鼎以能終為功成,致成功之地,以剛柔之並用,有法度之,無不利也。
《火水未济》(三世)离上 坎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己巳火 应
▆▆ ▆▆ 子孙己未土
▆▆▆▆▆ 妻财己酉金
官鬼己亥水 ▆▆ ▆▆ 兄弟戊午火 世
▆▆▆▆▆ 子孙戊辰土
▆▆ ▆▆ 父母戊寅木
竭海求珠之卦,忧中望喜之象。
判曰:未济者,失也。水火不交,刚柔失位,求事未成,多有壅滞。如狐渡水,必濡其尾。积小成大,谓之未济。
人间道
《水火既济》(三世)坎上 离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孔子穿九曲明珠未徹,卜得之,乃遇二女方始得穿也。
圖中:一人提刀斧,一虎坐,一旗卓在山上,一人取旗,梯子有至字。
卦圖象解
一、一人提刀斧:劉姓,武官,手有生殺之權。
二、一虎坐:肖虎人,王姓,虎坐乃無威之象。
三、一旗卓在山上:揭竿而起,正義之師。
四、一人取旗:代替也,高姓,宋姓,其人取代之象。
五、梯子有至字:無刀日至,桎梏受困象,
六、(附註:峪:谷姓。旗揚:楊姓。)有谷、楊合乃招凶象。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
未濟之時,亦有亨通之道。假如小狐不知慎,逞其壯勇,渡河不知慎,其終必不能濟,故無所利矣。
《彖》曰:
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
未濟之時,能亨通,乃因其柔居中得其時,慎處之於未濟時,可以亨通也。如小狐之果敢於渡河,如不憂其尾濕,必不可脱險也。
濡其尾,无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其進雖勇,因尾濡而不能進,故不利往也。若能慎重處之,剛柔並濟則雖不當位,亦有可濟之理處。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
火在水上,互不相交,此為未濟,君子觀象知,乃處不當之象,應慎處事物,辨其所當,各居其位,止於其所。
初六:濡其尾,吝。
陰柔居下位,居未濟之時,求力進猶獸之渡河,必揭其尾,方可渡,此言人不度量其才而進,終必不濟,終招吝鄙也。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不度其才而力進,乃不知至極點也。
九二:曳其輪,貞吉。
陽剛居將位,有欲動之象,今居未濟之時,有以剛凌柔水來勝火之象,故須知止,如曳車之輪使其止進,如此可吉。戒之在剛過,如此則犯上,其終必凶。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九二能吉,乃因其能得中道,行之正,不過剛,犯上,故也。
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
居未濟之時,柔居相位,在下卦之上,有領導之象,但才不足濟,居險而無才足以出險,如此而行,其必招凶致。惟俟時至,俟上位之才相應,再涉險而出,乃可出險。
《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陰柔無能之才居領導之相位,處未濟時,動必有凶,仍因其位不適。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陽剛之賢才,居於君側,上為中虛明順之君,故能濟天下之艱困,能伐鬼方示其力之大,三年後乃有大功受國封賞。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賢相之才,能與時合,且貞固心志,必能吉而不慮悔亡也。
六五: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中虛而明之才居君之尊位,能虛其心任剛賢之相為輔佐,且信任之而不悔,此處之至善,即令己才不足,但亦由中心孚誠,終必大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君子之能如是,則其功之光必明且亮,其光盛而吉也。
上九:有孚于飲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陽剛居極,在中虛卦之上,乃示其剛且明,能如此,則必不生燥,決之以明,明能洞察事理,剛能行事,然居未濟之時,因無可濟之理,故成樂天順命而已,可以無災。如過於禮法,濡其首,亂如是,其必不知反省,則示不安於所居也。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飲酒而至於弄濕其首,乃過樂也,必不能安於命,此不知命節制,必失其常理,人能安處劣勢,必能守其心志。此理之至然。
《山水蒙》(四世)艮上 坎下
伏 神 【本卦】
▆▆▆▆▆ 父母丙寅木
▆▆ ▆▆ 官鬼丙子水
妻财己酉金 ▆▆ ▆▆ 子孙丙戌土 世
▆▆ ▆▆ 兄弟戊午火
▆▆▆▆▆ 子孙戊辰土
▆▆ ▆▆ 父母戊寅木 应
人藏烟草之卦,万物始生之象。
判曰:蒙者,昧也。蒙以养正,山下有泉,回还反覆,迷闷相连。多忧过失,病患相缠,欲进欲追,疑惑不前。
人间道
《水雷屯》(二世)坎上 震下——《水天需》(游魂)坎上 乾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王莽篡漢社稷卜得知,乃知漢家必有中與之主。
圖中:一鹿一堆錢,一合子,李樹一枝子折,二人江中撑船,珍寳填塞。
卦圖象解
一、滿船珍寳:暗示人圖財之象。
二、船在水上:乃離國他去象。
三、鹿在地上,示仍有小祿於內,鹿—祿也。
四、兩串錢:乃憂心忡忡象,即意雖有祿,但仍令人憂心。
五、圖中一碗:示此蒙蔽手段,必先成後破,因其乃不正之財,必不久遠也。
六、李樹子折:示人李姓人氏,且有子夭折之象,則成格。
蒙卦有示吾人去蒙之道。反觀之,如人以蒙蔽之法示人,勢必有所圖也。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兒童之蒙,其未發蒙,而志則專一,此為童蒙,因有童蒙,則告之。因其童蒙,故必至誠一意以求必中。而發蒙之道,必以貞正方吉。
《彖》曰:
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此因剛賢之才居九二爻位,處於下位。六五之童蒙,處於君位。九二之賢臣,必以時中也。時之義,必待其至誠一心之童蒙求問,方以告之,乃中與。如賢能之人處下,而自求為進,主動告以君,則必無被信用之理。故如方法正確,非二求於王君位,實為五之志應於下二也。此為「時中」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漬則不告,瀆蒙也。
此言,如誠一而來求決其蒙,當以剛中之道開發之,如煩數不能誠一,則乃瀆蒙,此時,不當告。因告之必不能信受,徒以煩瀆,無益矣。
蒙以養正,聖功也。
此申利貞之義,養蒙之法,必以正道,此時乃純一未發之童蒙時,故養正於蒙,乃學之至善也。現今人類皆「教而後禁」,故難以教勝,故時風日下。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此蒙之象也,如人蒙蔽,未知所適從狀。君子此時,必以果決其行,使通行無阻。如始生而方法不對,則以養育其明德為教法。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説桎梏,以往吝。
初六之爻屬最下位,此言,發下民之蒙,须明刑禁以示之,使之知懼,從而教之。是故為政之始,立法居先,治蒙之初,威以刑者,是以使民去其昏蒙之桎梏。不設法去其蒙之桎梏,即善教亦無法改變其蒙,故聖人使下民畏威以從,不敢任意其昏蒙之欲,然後才能漸知善道,此為移風易俗之唯一法門。但只有初爻之始可用之,如專用刑以為治,則蒙雖畏,終不能发。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此即用立法制刑,以教人之意,萬不可不教而誅。後世之論刑者,不復知教化孕其中,只一昧的論刑。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九二有剛明之才,與六五之君相對應,其志又一同,當其時,必廣其包容,老人婦孺之見,皆包容,則能啓天下之蒙,功大矣。今人專持其明,漫用自任,致凶之道。是故古之堯舜,其聖功天下莫及,尚能請教下民,取合理之言,天下之民歸之,就如兒子能治其家一樣。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兒子之能治家,其因父之信任專一也。是故九二能成啓蒙之功,乃由五之信任專一也。此剛柔相接之義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三爻之位陰居之,此時機正應上位不能遠從近見,九二為群蒙所蔽,居此之時,無所往則利矣。猶女之嫁夫,當由正禮,如見人多金,悦而相從,不可取也。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此女不可取,因行不順故也。
六四:困蒙,吝。
因六四之陰爻,離剛賢最遠,無由來發其蒙,終困於昏蒙也,其永不足矣。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此義昏蒙之人,不能親賢以致困,終不得明矣。實,陽剛也。
六五:童蒙,吉。
此示柔順之人居君位,下應於二,乃示柔中之德,任剛明之才,如此能治天下之蒙,吉也。為人君者,如至誠用賢,以成功惠於百姓,此功亦猶如己出一樣,何須顧忌手下,功高震主。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從人之言,只要合理,都能接受,順也。降尊位下求,巽也。君能如此,天下治矣。
上九:擊蒙,不利爲寇,利禦寇。
陽剛居蒙之極,爻之終,示吾人知,人之愚蒙至極,而為宼為亂者,當擊伐之,故戒不利為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禦寇之限度,上不過暴,下得撃去其蒙,則上下皆得順矣。
《风水涣》(五世)巽上 坎下
伏 神 【本卦】
▆▆▆▆▆ 父母辛卯木
▆▆▆▆▆ 兄弟辛巳火 世
妻财己酉金 ▆▆ ▆▆ 子孙辛未土
官鬼己亥水 ▆▆ ▆▆ 兄弟戊午火
▆▆▆▆▆ 子孙戊辰土 应
▆▆ ▆▆ 父母戊寅木
顺水行舟之卦,大风吹物之象。
判曰:涣者,散也。逐波随水,患难将消,恶事离身,狱讼出牢。利涉大川,舟楫遥遥,出入无滞,福德滔滔。
人间道
《兑为泽》(纯卦)兑上 兑下(六冲)——《水泽节》(一世)坎上 兑下(六合)——(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漢武帝,卜得之,乃知李夫還魂也。
圖中:山上有寺,一僧,一人隨後,一鬼在後,金甲人。
卦圖象解
一、山上有寺:出家狀,對峙狀,寸土寸金象。
二、僧:化外之人,光頭人,曾姓人。
三、一人隨後:逃避,求助化外之人。
四、一鬼在後:為禍追緝之象,內心有鬼,處事不明象。
五、金甲人:正義之師,得民心也。
六、寺,土頭人作對。等待時機也。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渙,散也。人會離散,本於中心一念,心離則散矣。故能治散,必從中入手,有能收拾人心,散可聚矣,故散之道論如何用散,故可以亨。君王能知立宗廟收人心,則必可前進無阻,故須堅心到底。
《彖》曰:
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渙之道所以可致亨,以卦來言,用陽剛之法,不可致極剛,以居下位,又得中道,柔位而得五君位之相應,故居渙時,能守其中,必不至於離散,所以能亨。
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君王能利用宗廟收拾人心,乃知用中道之妙,能如此可往天下,無處不阻也,自古以來,能得民者,必得其心,方可謂得民矣。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風行水上,渙散之象。先王觀渙之象知,救天下之散,惟有祭祀宗廟,收合人心,合心之道,莫大於此。
初六:用拯馬壯,吉。
初爻,為渙之始,陰柔居不正,又處卑下,故於始時即察知而拯,只須託於陽剛之人,即可整渙,故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初六之能吉,乃因於渙始即察知,始而拯,此得時也故吉。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外飾順,內實險憂,心已散。九二居坎險中位,乃意於渙散時,又居險中,其險可知,如能知機而奔往不猶豫,方可不慮亡也。
《象》曰:渙本汁其機,得願也。
渙之時居險,必以知機而親近之,乃可得願矣。
六三:渙其躬,无悔。
六三相位,今才為陰質,不適居位,於渙散之時,必無法拯救他人,只能止於其身,可以無悔矣。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渙時,以躬順求上同。可免己之災。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六四乃大臣之位,今有九五君來同應,有君臣合力,以濟天下之渙散,能如此則有大功。方渙散之時,用剛則必不能使之懷附,用柔又不足使其依歸,故如能使大聚,此事必難,用必非常法,能成此大功,非聖賢何能如是乎?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元吉謂大功德也,君臣合力於渙時,能群聚民眾,其功可光大也。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九五君位,居渙之時,以陽剛正德又得巽之外順,此深得處渙之道,必能號令人民,民心信服而從矣,如汗之於體外,息息相關,民與君之關係能如此,則必能居王位而無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君位尊,而其才德又適其位,稱王可無咎,因合於正位。
上九:渙其血,去逖(tì)出,无咎。
渙至極時,仍能守巽順之道,即令有傷,亦仍可出險,遠離災害而無災矣。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渙散至極,即令血出傷害。以堅守巽順之道,必遠離禍害也。
《天水讼》(游魂)乾上 坎下
伏 神 【本卦】
▆▆▆▆▆ 子孙壬戌土
▆▆▆▆▆ 妻财壬申金
▆▆▆▆▆ 兄弟壬午火 世
官鬼己亥水 ▆▆ ▆▆ 兄弟戊午火
▆▆▆▆▆ 子孙戊辰土
▆▆ ▆▆ 父母戊寅木 应
纵鹰逐兔之卦,天水相违之象。
判曰:讼者,论也。天道西往,水脉东流。求事未遂,心常怀忧。争讼宜止,可用和休。
人间道
《水天需》(游魂)坎上 乾下——《地水师》(归魂)坤上 坎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漢高祖斬丁公,疑惑,卜得之後,果遭戮也。
圖中:口舌二字,山下有睡虎,文書在雲中,人立虎下,望口舌,柳樹在旁。
卦圖象解
一、口舌二字:官司,糾紛,災也。
二、山下有睡虎:入危地而不知象。
三、虎:王姓,肖虎之人。
四、文書在雲中:心想事不成,幻想也。
五、人立虎下:近險也,近險為脱險之道。
六、柳樹:隨風而動,雖大風而不斷,此柳之性也。〔韓信之辱,即柳性〕
訟:
有孚,窒惕,中吉,終凶。
訟之道,必中實,如中無有實,乃誣妄,凶之道也。訟,乃與人爭辩,而待決於他人,雖有孚,仍會窒塞。故有得中實則吉,但終極其事則凶也。
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因訟者求辩曲直,故利見大人,如大人能以剛明中正決其訟,吉。因訟非吉事,須擇安地而居,不可陷於險難,故不利涉大川也。
《彖》曰:
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
此內險外健,訟之所起。若健而不險,不生訟也。險而不健,不能訟也。猶如一人,只重外飾,內無真實材料,此為訟之源也。
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
訟之,有中實剛健,但處訟之時,雖有中實,仍有阻礙而須惕懼,則吉。
終凶,訟不可成也。
因訟本非善事,乃不得已也,終極其事,則凶矣。
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如見中正之大人,吉。與人訟必先居於平安之地,任意行險,則身陷。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此因天上水下,二卦體相違,訟之由也。君子觀象,知人有爭訟之道,故行事必「慎始」,絶訟端於事之始,則訟不生矣。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此陰柔居下位,必不可終極其訟也。若不終極其訟,雖小有言傷,而終得吉。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此即於訟之初,即戒訟,因柔弱而居下,不可長久。因既訟,必有小災,應辩理之明,終得其吉。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
二爻與五爻為相應之地,九二乃將位,以剛處險,與五之君位為敵,知不可敵,歸而避之,儉樸自處,則無過矣。三百户,乃邑之至小者,如處強大,此競也,則必過也。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cuàn)也。自下訟上,患至掇(duō)也。
因義不敵,故不能訟,須避去其所。自下訟上,義不正,且氣勢不足,此招禍患之至易也。
六三:食舊(jiù)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
陰爻居三陽剛位,乃陰柔居二剛之間,须知雖處危地,能知危懼,終必獲吉。守原之本分而無所求,則不生訟矣。或從上而成,因從王事,故不在己也。訟乃剛健之事,故始則不永,三則從之,皆可使善也。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守其本分,順從上之所為,非由己意,終也吉。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此陽剛居乾下,因不得中正,本必訟。故四爻剛位陽居之,雖剛健欲訟,而無與對敵,則訟無由而興。此即若能克制剛忿欲訟之心,就於命,革其心,平其氣,而變為安貞,吉矣。孟子云:「方命虐民,夫剛健而不中正,則躁動,故不安,處非中正,故不貞,不安貞,所以好訟也。」方,不順也。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能如上,則無失,吉也。
九五:訟,元吉。
九五居尊位,治訟得中正,則大吉而盡善。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此云中正之道,施必吉也。
上九:或錫(xī 緆)之鞶(pán)帶,終朝三褫(chǐ)之。
剛健之極,處訟之終極,人因其剛強,窮極於訟,取禍喪身,即使善訟能勝,即賞,亦來自與人仇爭所得,其能保乎。終一日而見三次褫奪也。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窮極訟事,即有受命之寵,亦不足以敬,而可賤惡,禍患隨至也。
《天火同人》(归魂)乾上 离下
伏 神 【本卦】
▆▆▆▆▆ 子孙壬戌土 应
▆▆▆▆▆ 妻财壬申金
▆▆▆▆▆ 兄弟壬午火
▆▆▆▆▆ 官鬼己亥水 世
▆▆ ▆▆ 子孙己丑土
▆▆▆▆▆ 父母己卯木
游鱼从水之卦,管鲍分金之象。
判曰:同人者,亲也。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所求皆得,无不称心。
人间道
《天地否》(三合)乾上 坤下( 六合)——《火天大有》(归魂)离上 乾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劉文龍在外求官,卜得之,果衣錦還鄉。
圖中:人捧文書上有心字,人張弓,射山上,一鹿飲水,一溪。
卦圖象解
一、人捧文書上有心字:得民心之象,同心協力之象。寧姓。
二、人張弓射山上:高中金榜。張姓人氏。
三、一鹿飲水:财祿滾滾而來。亦在野之賢人。
四、一溪:平和安靜狀。
五、鹿之性,動則敏,靜則順,此剛健人之性,世間但聞虎食人,未聞鹿食人。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野即遠與外之意,以天下大同之道,聖賢大公之心,使之無遠不同。常人之同,以私意所合,此暱親之情。故必于野,方可謂大同。天下皆同時,何險阻能阻礙?何艱困能致危?故利涉大川,君子須堅心於此。小人唯用私意,所親比者亦為小人,朋黨(dǎng)之始,其心不正也。
《彖》曰:
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
二爻以陰居陰位,此為正位,得中正之德,應乎乾上,五為君位,以剛健中正,二以柔順對應,上下同心同德,故曰:同人。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乾之行,必至誠無私,故可以涉險難,而吉。無私,天德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爲能通天下之志。
下體為有文明之德,上卦為剛健之性,此君子之正道。天下之志萬殊且異,但理則一也。君子因明理,故能通天下之志。聖人視億萬人之心為一心,因只一理而已。文明能使人更明理,故能明大同之真義,剛健必能克已,則必能致大同之道。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天在上,火之性炎上,此為同人,君子觀同人之象,以分類群族各以其性同來區分,如君子小人,善惡是非,物之外形固異,但事理皆同,君子能辨明。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初進為剛健,此因無所偏私,出門在外因無私,而無咎也。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出門在外,因同人之道而無私,同此道之人又廣,無厚此薄彼之異,則無人歸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宗為宗黨也,同於所派系,此有所偏,故可吝。故只用宗黨之人則有偏私,此為鄙吝之人。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同人之道用於宗親,乃有所私,因私比,非人君之道,故此為吝道。今人皆如是,莫若太宗之用人。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二以中正之道與君五位相同志,三以剛暴之人居二五之間,欲奪,然理不直,義不勝,不敢發動,故只能藏兵戎於莽林間,時升高陵顧望,至三年之久,仍無機可乘,此小人之情狀。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因三爻乃剛暴之人,其五君位為剛且正,故畏忌而不敢與,即三年亦不與。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四乃陰位,陽剛居之,故以剛居柔位,其近君位,知義不直而能復返正道,亦吉也。三以剛居剛,故終其強而不可能反。此示人畏義能改則終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因同人乃一陰,而眾陽所同欲也。今獨三四爻有爭奪之意,乃邪不勝義,其困窮乃因反於法則,故吉。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人君當與天下大同,如獨私一人,則非君道也。其同志為二爻,間隔有三四之剛,故未遇之前憤怒而號咷,即遇則大笑,故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中誠所同,無所不同,天下莫能離間,則無所不入,故聖人赞之曰:『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同人之先以中誠理直,故同心之力大,雖敵剛強,如大師相遇,由其義直理勝,終能克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求大同之道,必相親相與,即在外又遠之地不同,但亦永無悔矣。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此申明同人之道,在外及遠之地求同之志不成,即無悔,但非最善之道。
震宫八卦——属木
《震为雷》(纯卦)震上 震下(六冲)
伏 神 【本卦】
▆▆ ▆▆ 妻财庚戌土 世
▆▆ ▆▆ 官鬼庚申金
▆▆▆▆▆ 子孙庚午火
▆▆ ▆▆ 妻财庚辰土 应
▆▆ ▆▆ 兄弟庚寅木
▆▆▆▆▆ 父母庚子水
震惊百里之卦,有声无形之象。
判曰:震者,动也。重雷发响,百里飞声,无事之者,愕然而惊。求谋和遂,官爵难成。空闻其响,不见其形。
人间道
《火风鼎》(二世)离上 巽下——《艮为山》(纯卦)艮上 艮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是李靜天師遇龍母借宿,替龍行雨,卜得之,官至僕射。
圖中:人在岩上立,一樹開花,一文書,一人推車上有文字,一堆錢財者。
卦圖象解
一、人立岩上:特立獨行,摇摇欲墜也。危險也。
二、一樹開花:有果也,惜乎過於短暫,少部份之人。
三、一文書:消息至,公文至。
四、一人推車:轉變之象,執行命令象。
五、上有文字:得官令也。
六、一堆錢財者:錢財散於地狀,憂心也,喪事也,求財不利,占疾病凶。
震:亨。震來虩虩(xì),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chàng)。
震之道,能奮發,動而進,知懼而進修,皆足以亨。當震動之來,恐懼不寧不安狀,知所戒懼,則可保安,故笑言和適貌。震聲遠及百里,人無不懼而喪失,唯執宗廟祭祀之器者,不喪失不懼也。人間之至誠,莫如於祭祀時之堅心守正。
《彖》曰:
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震來時能知恐懼,則無患而能亨矣。此因能有戒懼反為福也,必恐而知自修,不敢違於常理法規,因震而生法度,必能致福安,故可笑言無憂。
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ěr)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爲祭主也。
雷之嚮震百里,遠受驚而近受懼,人能知戒懼不妄為,則出可以長守宗廟社稷,能如是,則必可守承國家。
《象》曰:洊(jiàn)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洊為重意,上下同卦故為洊雷,形容威震之大也,君子觀之乃知恐懼自修,畏天威省思己過而改之,唯君子能如是。
初九:震來虩虩(xì),後笑言啞啞,吉。
初九:居震之始,知震之來,能於始即知戒懼恐慎,不敢掉以輕心,終必安吉。
《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雷震之來知懼進修,此因知恐而終有福吉。不違於常法,則可保平安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二乃柔居正位,善處震時之道也,雷震乃剛動而上,無人能禦其威猛,度量知其必喪全數之資,故能遠避以自守其中正,以不追隨而得,雖不能立,即防禦,但時過後,必可得。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震之至剛而來,如欲駕乘,乃自招危厄。
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
三位為陽位,陰居之,乃不正位也。不正位之人於平日,尚且不安,更何況處於震時居此如能知己力之不足而求去,亦可無咎。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處不當位,即震來而不知戒,不知恐懼也。
九四:震遂泥。
以剛居柔,不適位而失去剛健之道,無法震奮也,如泥之滯也。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震之動必以剛為本,今動如滯泥,已失剛道,震之義,必無法光大也。
六五: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
君位之人居震動之時,必不失中道,即令危亦不為凶矣。中道勝於正道,有中道之人必不違於正道,正道卻不必一定為中道。此其差異所在也。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喪也。
震之動不以中,往来皆有危,其危之生,乃因失中之道,居此時,以無喪失為至善。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jué),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无咎,婚媾有言。
陰柔之人居震之極,驚懼至甚,無志抖索狀,其視瞻亦不能安定而明,其於此時,若動,必招凶。乃不明而動之戒。震之戒在不及身而及於鄰時己生戒心,則終無咎,如婚事之初有爭言,則己生戒心,莫俟及於身,已不及矣。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因上六爻其位不正,故震之動而不前。震之戒在近邻所受震动时而预先戒备,虽有凶险却不致受害,故而防患于未然。今君子持中正谨慎之道,在他人之惧预先戒备,亦将无咎。
《雷地豫》(一世)震上 坤下(六合)
伏 神 【本卦】
▆▆ ▆▆ 妻财庚戌土
▆▆ ▆▆ 官鬼庚申金
▆▆▆▆▆ 子孙庚午火 应
▆▆ ▆▆ 兄弟乙卯木
▆▆ ▆▆ 子孙乙巳火
父母庚子水 ▆▆ ▆▆ 妻财乙未土 世
鸾凤生雏之卦,万物发荣之象。
判曰:豫者,悦也。雷出于地,开鼓翼,天地顺动。日时不忒。先王制礼,殷荐崇德。凡事无疑,上下悦怿。
人间道
《地山谦》(五世)坤上 艮下——《泽雷随》(归魂)兑上 震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諸葛孔明討南蠻,卜得之,便知必勝。
圖中:兩重山,一官人,一祿一馬,金銀數錠,錢一堆者。
卦圖象解
一、兩重山:出象,千里阻隔也。
二、官人在中:外出不任官象;丈夫外出從商。
三、一祿一馬:從商之人,財祿豐盛。
四、金銀數錠:紙錢錠,主喪服。
五、錢一堆者:內有憂心忡忡象。
全卦:此卦內有憂,外有阻,乃順勢而動,祿馬來會,可去官從商矣。
豫:利建侯,行師。
聖人體豫悦之道,知兵師之興,諸侯之封,必眾心和悦方成,故能君臨萬邦,能群聚大眾,唯和悦可也,此豫之時也。
《彖》曰:
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
動之順理,眾順而回應,其志乃行,故豫乃動而眾順。
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
順理而動,天地之道亦如是,更何況立建諸侯,興兵之師。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爲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天地之順而動,吾人可視四季之行,日月運轉永不為過,聖人稟此,而知因正而民相爭於行善,刑清罰簡,萬民皆服。
豫之時義大矣哉。
聖人知豫而體用豫之道,故於時機之掌握大矣,此卦之下有十一卦,豫、遯、姤、旅,皆言時之義。坎、睽、蹇,皆言時之用。頤、大過、解、革,皆言時之大也。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雷動出於地而奮震,悦之象也。先王作聲樂以褒揚功德,歸之上帝、祖先,此言,豫之道,能知,能體,則盛而至大也。
初六:鳴豫,凶。
初六乃下位,陰柔處之,是意不中正之小人,處豫時,為上所寵,志得意滿,乃至於發聲,小人之輕淺如是,必至凶也。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
初六處下而驕鳴,雖外飾喜悦,實乃窮極而凶。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豫悦之道,易流放縱,過則失正道,乃不合於時。此六二本陰位,今陰爻居位,乃處中正,為自守之象,君子處豫之時,獨其能以中正自守,示出其節介如石之堅也,故吉。能見事於幾微者,謂之神妙。君子之人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因能知微,吉凶之始,可先見於此也。守堅如石,則能不惑而明。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人能中正,且守堅,故能辨之於早,此君子處豫之道。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六三乃以陰而居陽位,為不中不正之人居相位也。如此動則有悔,盱為上視也,其動竟上視君側之人,故不中不正,悔之始也。是故君子明處身不正,進退皆有悔矣。處已之道,在正本身而已,以禮制心,即處豫卻不失中正,則無悔矣。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因自處不當,失卻中正,造成進退有悔,處不當位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hé)簪。
九四乃君側之位,動則眾陰悦順,此豫之義。豫悦之由,以陽剛而任此位,大行其志,而天下皆悦。人能盡誠則無疑,上下因至誠而信,合而聚之,簪,乃聚髪之物。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志得大行於天下,乃皆由聚所悦也。
六五:貞疾,恆不死。
六五為君位,當豫悦之時,陰柔有沉溺之象,故乃柔弱不能自立且耽於酒色之豫道,受制於專權之臣,因受制於下,故有疾苦,古今人君致危之道很多,但以縱情於樂居多,豈有不死乎?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恆不死,中未亡也。
君位有疾,乃因側位專權之人壓制也,如能不死,乃因側位之剛為中正,方不致於亡。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豫之極,而以陰柔居之,乃聖人示意,凡人之失,苟能自變,則亦可以无咎,此乃為君子。如昏迷不知反省,必招凶。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昏冥於豫悦,乃至於終極,災難至矣,不可長久,君子當速變。
《雷水解》(二世)震上 坎下
伏 神 【本卦】
▆▆ ▆▆ 妻财庚戌土
▆▆ ▆▆ 官鬼庚申金 应
▆▆▆▆▆ 子孙庚午火
▆▆ ▆▆ 子孙戊午火
▆▆▆▆▆ 妻财戊辰土 世
父母庚子水 ▆▆ ▆▆ 兄弟戊寅木
春雷行雨之卦,忧散喜生之象。
判曰:解者,散也。出于险难,恶事消散,狱讼可释,共相歌赞。婚不和谐,人如隔面。久患在床,今当冰泮。
人间道
《水山蹇》(四世)坎上 艮下——《山泽损》(三世)艮上 兑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項羽受困垓下,卜得之,後果士卒潰散也。
圖中:旗上提字,一刀插地,一兔走,貴人雲中,一雞在邊鳴,道士手指門,道人獻書,小堠在側。
卦圖象解
一、旗上提字:指名提凶,不利。有遠走他鄉之象。
二、一刀插地:求快也,劉姓之人也。
三、一兔走:卯年,劉姓。
四、一雞在邊鳴:有競爭象,酉年適逢貴人救。
五、貴人雲中:不及救也。
六、道士手指門:入空門也,逃亡方向,出家也。
七、道人獻書:裝飾外表,示誠象。
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西南即坤方,坤之体本含弘光大,於天下之難方解時,人始離困苦,當以宽大簡易之法待之,切不可使煩於苛政,人心必安,再求重修冶道,立綱紀,建法治,且宜早動,如俟(sì)難復則不及矣。
《象》曰:
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
險則示難也,不險必不難,遇解時,如不動必不能出險,故此動是免於招險也。
解利西南,往得眾也。
此即解難之道,须廣大且平易之法以待民,則民心必歸。
其來復吉,乃得中也。
治世之道,必待解之時來臨方可往用,此為得宜。
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欲動而往,則必利速,愈早前往,功愈大,遲則害已生矣。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解之時大矣哉!
天地之氣開而和暢生雷雨,雷雨生而萬物甲坼,故解能成天地之功,故聖人知解之時,大也。讀易須体時之義,方成得易之道。易之道與天地合而同德。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天地解散而生雷雨,君子觀雷雨之象,体會發育之功,而知施恩仁,行宽法也。
初六:无咎。
初解之時,柔居陽剛,乃柔而能剛象,知剛柔之合宜,使患難解散。
《象》曰:剛柔之際,義无咎也。
剛柔相接又得其時宜,必無災也。
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二與五陰位相應,此言陰柔之君在上,陽剛之臣在之時也,古來如君柔則小人易蔽,威必受損,又不果斷且易受小人之惑,小人一近則心動矣,處此時又逢災難初解,聖人必以能去小人來正君之心,行其剛中之道,方可吉,狐為邪媚之獸,黄乃直中也。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能得中正之道,除去邪惡乃正且吉也。
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
小人本非在上之物,今居下之上位,猶負重而乘車,乃招寇至,終必悔矣。
《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負重乘車,招寇致其之醜乃咎由自取,又可怪誰呢。小人不量力勉居君子之位處上,必終自招盜而奪之,自取其辱也。
九四:解而姆,朋至斯孚。
陽剛之人居陰柔君之側時,如居上位親近小人,必使賢士遠矣,須斥去小人則君子必進,能得人之信孚。
《象》曰:解而姆,未當位也。
如與君子至誠以交,則必無擋,故小人如能介乎中,則示人其交必不誠至也。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君主之人必去小人,則君子必進,正道乃行,如不去小人,則天下不治,此可反看,即天下不治,乃小人不去也。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能解退小人,則君子之道方行,故能行君子之道,乃因能去小人也。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无不利。
解之至極如仍未解,必有堅強之害也,故於此時可強用弓矢如射鷹隼於高處,時至而發,如無良器又動不以時,射未成,必反生害,故此言器之重要與動之時機,獲之必吉,不成反招凶。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至解之終仍未解,必害之大且堅,故須強硬如射隼以解悖亂,天下可治也。
《雷风恒》(三世)震上 巽下
伏 神 【本卦】
▆▆ ▆▆ 妻财庚戌土 应
▆▆ ▆▆ 官鬼庚申金
▆▆▆▆▆ 子孙庚午火
▆▆▆▆▆ 官鬼辛酉金 世
兄弟庚寅木 ▆▆▆▆▆ 父母辛亥水
▆▆ ▆▆ 妻财辛丑土
日月长明之卦,四时不忒之象。
判曰:恒者,久也。长久安静,不动为良,四时变化,天道无常。日月运转,普照其光。君子以立,不易其方。
人间道
《泽山咸》(三世)兑上 艮下——《天山遁》(二世)乾上 艮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宋王奪韓朋妻,卜,得之也。
圖中:日在雲,鳳啣書,官人行路,道士手指門,鼠下兩口,牆擋路。
卦圖象解
一、日在雲中:昏暗之象,君主不明象。
二、鳳啣書:喜訊至,金榜题名也。
三、官人行路:將至也,貴人至。官人,倌人,丈夫也,人傍為倌也。
四、道士手指鬥:入空門也,閃也。
五、鼠下兩口:陰謀在後之象;兩口,回也,呂姓也。
六、時機:在春末,日為春之末尾也。
此即持之以恆,則有撥雲見日之喜也。
恆: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往。
恆為常久之道,人能恆之於善,此道可恆,君子之道。小人之道,乃恆於惡,已失可恆之道,故恆之道能常久,乃因所恆為正,恆不正,招凶也。
《彖》曰:
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
恆久之道,在於上剛下柔,君剛臣柔,夫剛婦柔,雷震風興,風中有雷,相互交應,助長其勢,天地之間能恆久不已,乃因能知順動而已。
恆,亨,无咎,利貞,久於其道也。
恆之道,可以令亨通,且無災,但須注意所恆為正,吉也,所恆不正,則反招辱。
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
人如能恆持可恆之道,則合於天地之理。必可長久。
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
萬物之動,必有始終,今動而能恆,其間變化必多,能知隨時變易其外,神在內不變,此得易之神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日月得天之道,能久照不已,四時往来生成萬物,也因得天,故常久不已,聖人用恆之道,行之不已,能化成天下,成其美俗。觀天地之恆常,得天下常久之理,此聖人之道所以能常久也。常人孰能知。
《象》曰: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
人才君子觀恆之象,以恆久之德性,持立於中道,永不易其立足之道。
初六:浚恆,貞凶,无攸利。
初六以柔暗之人初進,只知守常卻不度勢而為,但求上之眷顧,又堅守此向,致凶之道也。因其心志在求上眷顧,必不能安居其位,故凶也。
《象》曰:浚恆之凶,始求深也。
但求上之眷顧,不知度勢而行,安居其位,失恆之道於始也。
九二:悔亡。
恆能居其正位,常道也。今陽居陰位,處非其位,雖中正之才,不知輕重之勢,造成有悔。人能知所輕重,易之義即此。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人能知恆久於中道,知所輕重,必可常久。
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得位乃可久,但於須持久時不知持之以恆,朝令夕改,人無所適從,反招羞辱矣。
《象》曰:不恆其德,无所容也。
不知恆之道的人,終至無處容身也。
九四:田无禽。
田獵又無獲禽,徙勞無功也,九四陰位而陽居之,處非其所,恆又何益?人之動必有道,持之以恆則有功,不得道,即久亦無功也。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處不適位,雖久何益,猶徙獵而無功。
六五: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柔居剛位,又得九二之陽剛助應,此即居中正又有應乎中正,恆此以久,吉之道。婦人之道以順從為恆,此順從於婦人則吉,丈夫為剛陽,如以順從之道持恆,反致凶也。更何沉人君之道,君道切不以柔順為恆也。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柔而順從於婦人則吉,乃從一而終也,君王之義,從婦人之順從,招凶。
上六:振恆,凶。
此恆之極位,乃振恆,即守之不常也,居上而動無節宜,再以此為恆,凶至也。故吾人動之必以正理,不逾矩,動如失正,又不及復,反持恆下去,果致凶矣。
《象》曰:振恆在上,大无功也。
居上之道,躁動不安,必無所成,此言持恆,知恆,用恆之重要性,人不知此即,令再大之勞亦無功也。
《地风升》(四世)坤上 巽下
伏 神 【本卦】
▆▆ ▆▆ 官鬼癸酉金
▆▆ ▆▆ 父母癸亥水
子孙庚午火 ▆▆ ▆▆ 妻财癸丑土 世
▆▆▆▆▆ 官鬼辛酉金
兄弟庚寅木 ▆▆▆▆▆ 父母辛亥水
▆▆ ▆▆ 妻财辛丑土 应
灵鸟翱翔之卦,显达光明之象。
判曰:升者,进也。木生于土,萌芽渐长,积小成大,升进而上,宜见王公,褒嘉欢赏。出暗向明,亨通之象。
人间道
《泽地萃》(二世)兑上 坤下——《泽水困》(一世)兑上 坎下(六合)——(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房玄齡去蓬萊採葯未回,卜得知,主不在也。
圖中:雲中雨點下,木匠下墨解木,一人磨鏡,一架子有鏡
卦圖象解
一、雲中雨點下:沾衣恩澤之象,昏暗之時將過也。
二、木匠下墨解木:有尺度法則,有依據之象。匠—將也。以武力去災也有改朝換代之象也。
三、一人磨鏡:可成始得之象。
四、一架子負大木:有不小之財也。
五、有鏡:指明鏡高懸,於商事指有競爭也。
六、藍:難也,百廢待與之象。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升之道,在於亨通,用此道来見大人,不靠体恤而能進,必吉。
《彖》曰:
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
柔即順也,順時而升,以柔而進,此升之得時矣,二剛陽之位,得五柔順之君應則能大亨也。
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南征吉,志行也。
用巽順剛陽中正之道來見大人,必遂心志得升,從不去憂升之不遂,此吉慶也,前進則必升,必能遂行其志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地中生木,木長而高,此升也。君子觀升象,乃知修身之德,由積累微小,乃至高大,故積不善,則不足以成名,凡學問道德之高,皆由累積而成,升之義也。
初六:允升,大吉。
初進時柔順於九二之剛,因得信而升,此升吉也。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與上位之志合,得信而升,此因信於剛中之賢而能大吉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yuè),无咎。
九二陽剛之臣,處升之時,因上位君柔,絶不可矯求外飾,必求以中心之至誠來感通於上,如此則可無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君臣之道,臣之事君能中心至誠,不但為臣無禍,又可遂行其大志,此可喜也。
九三:升虛邑。
九三陽剛之相,能正而順上,如此而升,就如入無人之巿,無人抵禦。
《象》曰:升虛邑,无所疑也。
升而如入無人之邑,則此進,必無可疑慮也。
六四: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
居諸候之位,能上柔順於君王,下又順天下之賢,舉之升進,於已則柔順謙恭,不求離本位,有德如是,必吉,且無災矣。人之戒,切記在不可無事而升,升又必量力而進,方合君子之道。今人已不復如此,無功而升,比比皆是,升之道,如出私欲,必令國致窮困矣。
《象》曰:王用享于岐山,順事也。
居君側之人,因知順時順事,能順處之,得坤之性,可以無咎也。
六五:貞,吉,升階。
君位之人性柔,必得貞正且固守之德,則人皆信而賢至,能知人善用,必因用賢而能再升,澤及天下也。
《象》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君能任用賢才,如此可致天下大治,故君王升之道在能用賢耳,必遂其志。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
升之極乃致昏昧於升,只知進不知止,此為不明,君子之人終日乾乾,無時不警惕自己,知所進退。小人貪求私慾之心盛,乃生不知進退之行為,凶也。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昏昧之人已至極上,猶求升之不已,其果唯消亡而已,無復增益也。
《水风井》(五世)坎上 巽下
伏 神 【本卦】
▆▆ ▆▆ 父母戊子水
▆▆▆▆▆ 妻财戊戌土 世
子孙庚午火 ▆▆ ▆▆ 官鬼戊申金
▆▆▆▆▆ 官鬼辛酉金
兄弟庚寅木 ▆▆▆▆▆ 父母辛亥水 应
▆▆ ▆▆ 妻财辛丑土
珠藏深渊之卦,守静安常之象。
判曰:井者,静也。邑乃可改,并不可移,安身勿动,守道无亏。所作于人,且宜修之。逃亡难得,应没还期。
人间道
《泽水困》(一世)兑上 坎下(六合)——《泽火革》(四世)兑上 离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楊貴妃,私與安祿山為事,卜得之,反受其害也。
圖中:金甲神執符,女子抱合,錢寶有光起,人落井中,官人用繩引出。
卦圖象解
一、金甲神執符:貴人在空中,祥瑞之兆也。
二、女子抱合:好也,但先成後破。
三、錢寶有光起:財不失,不露之象,不久有喪也。
四、人落井中:病重象,官司沈陷象,招陷害也。
五、官人用繩引出:貴人為官人,欲相救也。
六、符:符乃策略有傍人作對。
井:
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
井,為不常改之處,常見都巿已改,但井無法遷動,井之性,汲之不竭,存之不盈,故曰無喪無得,凡人至井側,皆受其用,此不變之常德也,此為井之道。
汔至,亦未繘(jú)井,贏其瓶,凶。
井之道在乎供人用為善,如人至而未用井,仍飲泉,則有亦若無。君子之道,以有成為貴,如道即令正,但不為所用,亦等於無也。徒自招凶。
《彖》曰:
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
木入水中,而又上於水,此井也,井能養物,不盡不竭,此井德之常也。城巿可改,而井不能遷,猶君子剛中之德,即令再艱險,卻永不改變其志。
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井以供人使用為功,今人至井側,而不用井,則有井亦同於無井,無法發揮井之功用。瓶須盛水,今破壞,是以無用而致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君子觀井象,效法井之性,為助民而任勞,且教其互助之功,此效法井之佈施無私也。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
井之道,始為井之時,仍不適用也,井內初無水,其底為泥,不可食,井之德能養人,乃其有水也。今若為廢棄之舊井,其無水,故必無禽至,猶人之無才無法濟物,必為時代淘汰。今之師即須有舊井之戒,故孟子曰:人之患,莫過於為師,即有舊井之戒。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禽,時舍也。
初為陰柔,而居井之底,乃泥象,無水之泥,人必不食,無水之井亦無禽聚,此必為時所捨之也。
九二:井谷射鮒,甕(wèng)敝漏。
陽剛居將位,居井之時,上不對應,因而趨下,失井之道,降下而趨泥,而成微不足道之物,如破漏之甕也,終必無功。
《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井,能出水助人為功用,故以能出為成功,今陽剛之才,本可濟用於世,因上不用故成無用。
九三:井渫(xiè)不食,爲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九三之才居相位,陽剛又居高位,才必能濟世,如井之清水升而上,可助人之力大也,今不見人食,乃謂君明其賢不用其才,賢才之心必憂,如君能用其才,使其才能濟民,乃上下之共福也。
《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井中水清澈而不食用,乃有才智之人,不見用,其無法遂行其志而憂懷,但求得遇明君而天下受其福澤。
六四:井甃(zhòu),无咎。
陰柔之人居君王身側,才不足而任其位,若但求修治井口之磚砌,自守之,亦可無咎。
《象》曰:井甃無咎,脩井也。
修治井口,即令無功於天下,亦因其能守而不致招廢棄,亦可為功矣。
九五:井洌(liè),寒泉食。
九五君位之人,能如井中之泉,甘寒潔(jié)淨,為民所喜用,此井道之至善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寒洌甘潔之泉水受人喜用,乃中正之道得用亦同。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井以水能上出為人所用為居功,使人汲取而不竭,其利必無窮無盡,其間之性為常此不變,始終如一,廣施其德於萬民,此乃井道之成也。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能以至善而居卦終,乃大成也。
《泽风大过》(游魂)兑上 巽下
伏 神 【本卦】
▆▆ ▆▆ 妻财丁未土
▆▆▆▆▆ 官鬼丁酉金
子孙庚午火 ▆▆▆▆▆ 父母丁亥水 世
▆▆▆▆▆ 官鬼辛酉金
兄弟庚寅木 ▆▆▆▆▆ 父母辛亥水
▆▆ ▆▆ 妻财辛丑土 应
寒木生花之卦,本末俱弱之象。
判曰:大过者,祸也。四阳过盛,上下不胜,栋桡之象,事卒难明。两刑两克,所求不成。枯杨借生,自灭之征。
人间道
《山雷颐》(游魂)良上 震下——《坎为水》(纯卦)坎上 坎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姜太公釣渭水,卜之,至八十方遇文王。
圖中:官人乘車上,插兩旗,旗上有喜字,入朱門,門外貴人立,文書在地,一合子。
卦圖象解
一、官人乘車上插兩旗:車至官來,必有官司訴訟,軍人象。
二、旗上有喜字且分開,乃喜有破損象,捨去婚姻象。
三、入朱鬥:乃豪門世家相請,或朱姓人。
四、門外貴人立:被棄於外象。
五、文書在地:合約,契約,不成之象。
六、一合子:先成後破之象。
大過:棟(dòng)橈(ráo),利有攸往,亨。
小過與大過之分,乃小過為陰過於上下,大過乃陽過於中,上下皆弱,故有棟橈之象。此卦四陽居中,乃棟象,能任重也。即君子盛而小人衰,故利有攸往可亨。
《彖》曰:
大過,大者過也。
犯過之大與成大過於人之事。
棟橈,本末弱也。
本末為陰而中為重陽,故為楝橈。
剛過而中,巽而説行,利有攸往,乃亨。
雖因陽剛有過,但處不失中道,巽順和悦,無以私心,必利攸往,所以亨。
大過之時大矣哉!
人能立非常之大事,立不世之大功,乃真大過,處之時得宜乃大哉。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无悶。
澤本潤養於木,今至滅沒於木,此過之甚矣,為天地之象。君子(人才)觀大過之象,以立其大過於人之行,其所以能大過於人者,乃其能獨立不懼,天下誹之亦無動其心,舉世不見知而不悔,隱世而不憂悶,如此方能自守,此為其能大過於人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此以陰柔而處卑下,易藉用茅為至薄之物,但用之亦很慎重,此為敬慎之至也,故可以無災。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此示意陰柔而居卑下,過於敬慎之意,此至慎之道。
九二:枯陽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二為柔位,陽剛居柔,是過剛之人而能以中自處,與柔相濟,其功如老夫之得女妻,則亦能成生育之功。
《象》曰: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
老夫少妻之配,雖過於常份,但老夫能悦少女,而少女能順老夫,亦無災。
九三:棟橈,凶。
九三以太過之陽剛自居,又不得中道,此剛過之甚,其動必違和於中,拂逆眾心,故即以棟樑之才,而無人自輔,安能當大過之任乎?故凶。君子居大過之時,立大過之功,非剛柔適中,得人之輔,則不能也。
《象》曰:棟橈之凶,不可以有輔也。
此即剛強之過,必不能取於人,人亦無法輔之,此其凶也。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此近君之位,又當大過之任,以剛處柔則能相濟,是吉也。但如有異志,則剛必失中,此加累於陽剛,雖不致有大害,但亦可吝也。
《象》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
棟能隆起則吉,不可曲橈就下。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譽。
君位處大過之時,下無助援,就如枯楊不生根而生外表,其表秀雖可見,但卻無益於枯也。猶如老婦之與士夫,此雖无咎,但非美也,其可醜乎。
《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
枯陽不生根而生華秀之外表,必不能長久。老婦得士夫,必不能成生育之功也。
上六:過涉滅頂,凶,无咎。
此陰柔又處過之極者,乃小人過之極也,小人之大過,並非能做大過於人之事也,而是過越常理,不體恤危亡,犯險闖禍而已,如涉水而至滅頂,必凶。此自取其辱,无所怨尤。
《象》曰:過涉之凶,不可咎也。
過涉水以至於溺水,皆咎由自取,無可抱怨也。
《泽雷随》(归魂)兑上 震下
伏 神 【本卦】
▆▆ ▆▆ 妻财丁未土 应
▆▆▆▆▆ 官鬼丁酉金
子孙庚午火 ▆▆▆▆▆ 父母丁亥水
▆▆ ▆▆ 妻财庚辰土 世
▆▆ ▆▆ 兄弟庚寅木
▆▆▆▆▆ 父母庚子水
良工琢玉之卦,如水推车之象。
判曰:随者,顺也。上刚下柔,随时之义。改故鼎新,众美俱至。士子得官,宜增禄位。百事遂意,吉无不利。
人间道
《雷地豫》(一世)震上 坤下(六合)——《山风蛊》(归魂)艮上 巽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孫臏破秦,卜得之,便知必勝也。
圖中:雲中雁傳書,一堆錢,朱門內有人坐,一人在門外立,地上一堆珠。
卦圖象解
一、雲中雁傳書:飛來喜訊象。
二、一堆錢:財聚也。
三、朱門內有人坐:君王之象,必見君面也。
四、一人在鬥外立地:乃士人求仕,受尊重之象。
五、串錢在地:有用利不行之象。
六、亂珠聚盆:先聚後散之象。
全卦:禮儀得體,有見速喜之象。
隨:元,亨,利,貞,无咎。
隨之道,可以致大亨通。君子之道,眾人所隨,又遇事擇所隨,隨能得道,必致大亨。今人君之從民意,臣下之從君意,人人隨從義,利在堅守隨義,隨因能正,其道必亨。小人群聚,此隨失正,豈不招凶乎。
《彖》曰:
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説,隨。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時。
雷為剛今居柔下,是以尊貴而對下隨,為隨之義。臣君關係,以上悦下動,以動可悦,為隨之道,如是則亨通而無災。
隨時之義大矣哉。
君子之道,隨時而變,因時制宜。今世昏蒙不明,凡事皆表明裡暗,是故民之所隨,未能適中,常受謡言、外飾所惑,隨而必枉,受奸人利用。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澤隨雷震而動,君子晝(zhòu)則自強不息,夜則入居內安其身,起居作息隨天時,乃宜也。禮云:君子晝(zhòu)不居內,夜不居外,此隨時之道。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官為守也,因所從隨為正,故吉。出門交往多所親愛者,因人心所從隨也。常人之情,愛之所見皆對,惡之所見皆非,小人皆以私情而隨從之,不合正理,君子出鬥交不以私,故所隨皆有功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所隨從之道,須從正則吉。隨從不正,招悔咎也。因交非因本身之私,其交必正,故不失。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六二為陰柔位,陰乃順從,柔順之意,但如順隨的對象為小人,則必失卻君子之人,此因不能固守,聖人戒之。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人因所順隨為正道,邪惡必遠也,但須戒,人若從於正,須專一,不可兼與。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六三居相位,所固守本身之正,求上之隨,有求必得,乃上上隨也。如背是求非,舍君子從小人,為下下之隨也。故君子之隨,首先固守本身之正。
《象》曰:係丈夫,志舍下也。
隨之至善即在此,舍小人而從君子,人人如此,小人無所遁也,常自省而人之性乃從善如流,故將無小人矣。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因四位乃臣之極位,如隨而有獲,即正亦易招凶,皆因天下之心隨於己。為臣之道,應使恩威出於上,眾心能隨於君,如讓人心從己,致凶之道。故君子居此,唯誠正於心,所動皆合於道,則可無悔。小人位極,用君王權,遂行其志,得民心又不歸功於上,位極而逼上,勢強而專權,隨之過大矣。君子雖功大震主,但由於其正而心誠,故主隨從而信之,何有災?
《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近君之位,因追隨而有得,雖有凶戒,但有中正之誠,則無災,明哲保身也。
九五:孚於嘉,吉。
此君位之人,得中正而固守,動隨於善,大吉也。故此,從人君到平民,隨道之吉,唯隨善耳。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處中正之位,又中誠所隨,必吉矣。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此柔順而居隨之極也,柔順之隨至極雖有過之失,但如人心皆隨,因有得民之隨,仍有王道王業之成也,故能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隨之道至此,乃窮盡也。
巽宫八卦——属木
《巽为风》(纯卦)巽上 巽下(六冲)
伏 神 【本卦】
▆▆▆▆▆ 兄弟辛卯木 世
▆▆▆▆▆ 子孙辛巳火
▆▆ ▆▆ 妻财辛未土
▆▆▆▆▆ 官鬼辛酉金 应
▆▆▆▆▆ 父母辛亥水
▆▆ ▆▆ 妻财辛丑土
风行草偃之卦,上行下效之象。
判曰:巽者,顺也。乃顺成天,动用相尚,消息交通,无诸蔽障。恶事不同,风飘其响。所作随顺,进达之象。
人间道
《火山旅》(一世)离上 艮下——《兑为泽》(纯卦)兑上 兑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范蠡辭官入湖,卜得之,乃知越國不久也。
圖中:貴人賜衣,一人跪受,雲中雁傳書,人在虎下坐。一人射虎中箭,虎走。
卦圖象解
一、貴人賜衣:先破後成象。
二、一人跪受:貴綬也。如占疾病,則主壽衣,凶象。
三、雲中雁傳書:意外喜訊。
四、人在虎下坐:身處險而不知。
五、一人射虎中箭:貴人相救。
六、虎走:脱險,寅年也。
又虎乃有威望之人,利武官,主人在虎邊進退不得之時。亦言虎將須知功成身退,否則暗箭難防,以明哲保身為吉。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巽順之道,得之可以小亨。故論柔之順性,能如此,利往進,可見貴人,必助。
《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巽之重卦,有上順下亦順象,苟能上順中道以出命,下順命而服從,則必吉。故君子申復命令,乃知巽也。能知順乎剛且中正,即令才不足亦可以小亨。能得巽順之道,必無往不入可出世見大人也。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物之隨風而動,巽之道也,君子觀巽象,乃知重復申令之重要,能有政令,上隨下以順服,上下皆順,即重巽之象,為始切實,故重申命令。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居巽順之時,又處卑下,以陰柔之質,必畏而不安,無所適從,故此時惟利於武官,從武職之人,其巽赈必吉也。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進退不知所安,其志必疑且懼,故堅心服從,利於武職之人,不生貳心。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
九二乃示剛居陰位,外又有巽順之象,意即人有過於卑順之時,不是恐懼就是諂媚,皆非正也。但其雖非正禮,亦可遠恥辱,去怨隙,亦可為吉,就如同用誠意來通於神明之史巫,其誠意能通,亦可無過。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人能得中道,亦以至誠,則人必信之,吉而無咎。
九三:頻巽,吝。
九三為下卦之上極,剛居之,有剛亢之質,居巽順之時,非真能順,乃出於勉強為之,必有所失,失後又頻順,頻順又再失,亦可卑吝也。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陽剛之才,本非能順巽,今處重巽之時,因勢不能遂志,又必須以順,故必有所失,其志必困窮。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六四僅乃陰柔居陰,此位居下之上,乃居上位而知順下,人能如此善處,必可不慮亡。猶田之收獲能遍及上下,能如此,何慮悔亡更且有功。
《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巽能通於上下,如田之獲,上下受惠,此巽順之功。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陽居陽位又處君位,此為巽之主,其命令,必合於中正之道,天下黎民莫不順從。能始終如此,必無往不利,如命令之出,有須變更時,改始之不善,成終之善,則可變更,其中道,必始終如一方可。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九五之尊,能處之吉,乃因能得中正之道,過與不及皆不善。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
床,人之所安處也。今在床下,有過於安之義,九為巽極,乃過於柔順,乃喪失剛斷,必失居所,乃自失也,對正道而言為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乎凶也。
居上之極本為陽剛,今卻過於巽順,必失正道,為凶道。
《风天小畜》(一世)巽上 乾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辛卯木
▆▆▆▆▆ 子孙辛巳火
▆▆ ▆▆ 妻财辛未土 应
官鬼辛酉金 ▆▆▆▆▆ 妻财甲辰土
▆▆▆▆▆ 兄弟甲寅木
▆▆▆▆▆ 父母甲子水 世
匣藏宝剑之卦,密云不雨之象。
判曰:小畜者,塞也。密云不雨,夫妇反覆。信息不通,出行却伏,求事不成,迟而未速。
人间道
《水地比》(归魂)坎上 下坤——《天泽履》(五世)乾上 兑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韓信擊取散關不破,卜得之後,再撃之果破也。
圖中:兩重山,一人在山頂,舟横岸上,望竿在草中,羊馬過河。
卦圖象解
一、兩重山:知有險阻於前,不妄動之象。亦為出字象。
二、一人山頂:孤立獨行象。已至顛峰,將走下坡之意。
三、舟横岸上:準備出發,水未至而不行也。
四、望竿在草裡:等待訊息象。草頭姓人為貴人。望,亡也。
五、上有羊馬:馬引羊過河,馬為貴人,肖馬人,姓馬人也,馬亦為午時。
全卦:一人在頂顛,但有疑,前有二山所阻,只有等待消息,午年或午月、午日、午時或馬人引羊至,不由水路而來也。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此言雲之畜聚雖密,卻不能成雨,猶人雖聚,卻不能和之義。
《彖》曰:
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
小畜之卦,因第四爻陰,居近君主之位,以巽之柔順本性,使上下之陽剛相互溝通,但只能維繫,卻不能強固,故曰小畜。
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
以卦象而言,內剛健而外能柔順,雖為小畜,但能亨也。
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此言密雲不能成雨,猶小畜無法成大也,其因下陽往上,上陽往下,二氣不和。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以乾之剛健,風仍能在上而行,故剛健之性,唯柔順能畜止之,君子以小則文章才藝,大則道德經綸之聖才,以此二道為所畜之才義。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初入之地為初爻,以其剛健之性,又得上位之同性,進必上,何來災也。故初之陽剛,乃因上位之陽剛性同,故無災也。
《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
初爻與第四爻本為對應之位,故在畜時,陰在四,陽在初,陰陽相應,故吉。
九二:牽復,吉。
九二居將位,因與第五爻陽爻相對應,同為剛健,雖中有四爻,但因同為陽剛,自古『同患相憂』〔同慾相憎〕,吉之道,此時為將時。
《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初爻為陽剛,復二爻亦陽剛,其勢乃強,但因此時乃居中位,將位,故即強亦不會過剛,過剛乃失,此天道。故吾人須知居中而陽剛之美,因理正,故能強剛,君子持之以理,雖剛亦不為過矣。
九三:輿説輻,夫妻反目。(説即脱)
九三為下卦之上爻,最親密於四爻陰位,故乃陰陽之情相處也。猶如夫妻。陰本受制於陽,今居四位居陽之上,即反制陽,如夫妻之反目,故如車輿脱去輪軸,不能行也。妻為夫所惑,反制於夫,乃因夫不正道。未有夫不失道,而妻能制之也。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因陽剛位之夫,過剛而失自處之道,不能顧家室,以致夫妻反目。故為夫之道,須正室其家,方為正道。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六四乃處近君之位,其能畜君,使五位君之威嚴能因之而止其欲,皆因六四有孚信(孚,乃內有誠信也〕而受其感也。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因四位有誠信且外柔,使五之君位信任之,乃合同志。五因四位之人能與之合,眾陽從之,故惕出則血去,不見兵禍矣。
九五:有孚攣(luán 挛)如,富以其鄰。
小畜之時,乃眾陽皆為其中一陰所畜之時。猶如一國之君,與臣下皆剛而不容(密雲不雨〕,但近君側之人,適得柔順之人,而此人為上下溝通之管道,此時乃即小畜之時也。九五為君位,如以中正居至尊之位,又內有誠信,則所有皆附應之。就好像富人出其財力與鄰共享之也。從此爻則知當君子為小人所困,正人為艰邪所逼,此時如無上下正陽之互援,則獨力難助於此時,須有互助方可去小人也。
《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是故君子處之艱危,唯其至誠,能得眾力之助,則平安矣。(攣如即牽連使相從之。)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上九為此卦之終極,乃處畜之終。和而能止乃畜之道,陰柔之能畜剛,由累積而成,非朝夕可得,此戒之在平時,如專任以柔制剛,不知止,如婦之堅守此道則乃凶矣,天下無婦制其夫,臣制其君,尚能安穩者乎?月滿之時為月望,與日相敵狀。若君子待婦將成敵時,動之必凶,不須戒也,故须戒之於月未滿時。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此小畜之道積滿而成,其象為陰將盛樣,君子動則有凶也。小人抗君子,必有害於君子,制陰極盛之道,則為君子有疑而知警惕,不妄動,求其所以制君子之因,則不至凶也。
《风火家人》(二世)巽上 离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辛卯木
▆▆▆▆▆ 子孙辛巳火 应
▆▆ ▆▆ 妻财辛未土
官鬼辛酉金 ▆▆▆▆▆ 父母己亥水
▆▆ ▆▆ 妻财己丑土 世
▆▆▆▆▆ 兄弟己卯木
入海求珠之卦,开花结子之象。
判曰:家人者,同也。阴阳得位,夫妇克隆,田木增广,财入本宫。婚姻之道,以存始终。不求自合,家庆融融。
人间道
《地火明夷》(游魂)坤上 离下——《火泽睽》(四世)离上 兑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董永喪父賣身,卜之。後感得仙女為妻。
圖中:一人張弓,一帶在水邊,雲中文書,貴人拜綬,婦人攜手。三點。
卦圖象解
一、一人張弓:暗算,破壞也。
二、一帶在水邊:事滯也,棄官也。
三、雲中文書:突而來之喜訊也。
四、貴人拜受:綬命也。
五、婦人攜手:家和之象,此卦卜婚姻大吉。
家人:利女貞。
家人之道,利在女正且堅,女能正,則家道正矣。
《彖》曰:
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家人之道,正位且堅心,男主外,女主內,其有尊卑有道,乃合乎天地陰陽之道。
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父母為一家之君長,無尊嚴則無人孝,無大小,則倫理廢,故君嚴則家正。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父母兄弟夫妻各適其位,則家道正矣。能治家道,其道亦可推而治天下。
《象》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君子觀風自火出之象,知正身之道,皆由內出,故言必有物,行必有恆,身正而能治家。
初九:閑有家,悔亡。
家人道之始為初九,须以陽剛立家道,如無法則度量,則終至人情流放,必悔。
《象》曰:閑有家,志未變也。
閑即預防之法則也,閑必於始初而立。在正志未流散之前,變動而法規之,因始立規之時,必不傷恩,不失義,如於志變後再思治,則多有傷,必有悔。
六二:无攸遂,在中饋,貞吉。
常人處家,唯骨肉親情,故常以情勝禮,以恩去義,偏私之人多矣。獨有能剛之人不以私愛而不顧理。今以陰柔之人治家,必無可為,唯婦人之道可以柔順,如能處正,居中協調,則必能吉。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
今以陰柔居中,能順從而動其心,此為婦人之正道。
九三:家人嗃嗃(xiào),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嗃嗃乃嚴厲約束意,家人之道如約束過嚴,必有悔,然能令人心敬畏,也比讓婦人之放肆,喜樂無節,終至家敗而來得好。同理,人能剛立,必知忠義,喜愛玩樂必不能正倫理,知恩義也。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婦子嘻嘻,失家節也。
雖過嚴厲傷恩,但猶未失家人之道。但令婦人喜節無度,失家之道,必亂矣。
六四:富家,大吉。
能有其富,於家道大吉,保有富之人,而能保其家,此吉之大也。
《象》曰:富家大吉,順在位也。
以巽順之道而能保其家富,此家之大吉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能剛又處君位,位尊而中正,又能順應內,此治家之至正至善。是故修身來齊家,家家能正,則天下大治,此不須憂勞而天下自治矣。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尊位又能有家之道,不但能使其順從而已,必使其能從內心而化合。丈夫能愛內助,婦能愛其威治於家,此交相愛,為家之至道。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此言治家之道,非至誠之心不能也。己能守其规如常則人自化,如己不能守,況於他人乎?家之患必在禮法不足,下犯上,上凌下。如能守正禮法,又有威嚴,則必能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
此即言治家之道,以正身為本,當先嚴其身,後有威望於人,則人能服。此反身之意。
《风雷益》(三世)巽上 震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辛卯木 应
▆▆▆▆▆ 子孙辛巳火
▆▆ ▆▆ 妻财辛未土
官鬼辛酉金 ▆▆ ▆▆ 妻财庚辰土 世
▆▆ ▆▆ 兄弟庚寅木
▆▆▆▆▆ 父母庚子水
鸿鹄遇风之卦,滴水天河之象。
判曰:益者,损也。风雷相举,益道如然。小人达情,刑狱之愆。君子位变,见善则迁。利有攸往,行人速还。
人间道
《山泽损》(三世)艮上 兑下——《泽天夬》(五世)兑上 乾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冉伯牛有疾,卜得之,乃知謾師之過也。
圖中:官人抱合子,一人推車,一鹿一錢。
卦圖象解
一、官人抱合子:倌人,丈夫也,事必先成後破。
二、一人推車:因時而動之象,空坐相請。
三、一鹿一錢:才祿俱備,有回祿之災,財有破損,憂心忡忡。
四、不為財货,不畏時尚之變,明知先成後破,仍走馬上任,以損上益下之道,天下或事業亦能平治。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益,乃有益於天下之道,故可濟險難,利涉大川。
《彖》曰:
益,損上益下,民説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益之本義,其道在損於上而益於下,民必悦之且無盡無窮,從上而降,下之下亦受之,益道乃光顯而大也。
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以中正之道助益天下,天下受福,故往吉。萬物中唯木助益人類最大,舉凡葯材,車船,築室等皆不離木,木於平時尚未顯其要,但於艱危困頓時,則助益乃大,益道亦如是。
益動而巽,日進无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益道之動乃在乎順,動不順乎理,必不成益。天道滋始,地道成物,而化育萬物,各正性命,使益之道廣大無邊。聖人體天地之道,知能利乎天下之道,必須順乎時應乎理,因時制宜,乃益之大道。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風與雷二物相互助益,君子觀其象,而知益於己之道,乃在見善則遷,則可盡天下之善,有過能改,則無過矣。
初九:利用爲大作,元吉,無咎。
初九為陽剛之賢,如遇六四上位之順時,亦即居下位而有能力之賢才,能得上位之順從支持,必做大益於天下之事,此為大作,如不能持此原則,不但悔咎來臨,且又累上位,此是上位之過也。如益眾人,則必無過。今人多志得意滿,狐假虎威,欺上瞞下,唯圖利自己而已。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下位之人,本就不可擔重大之事,今得上位信賴而出任大事,必须能濟世助人,方可使上位有知人善任之譽,如只會壞事,民怨四起,則上下皆有過失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人能處於中正之道,又知中虛來求益,且能順從無私,天下何不能受?必不相違,日久更吉。如此則必能通上位,獲吉,人皆相從矣。
《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能知益天下之道,且堅守此道,必令眾人自外而來歸矣。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六三乃相位,居下民之上統管民事,如能居民上而剛決,其果為益民而決,即令是凶事,亦可無咎。但仍須以誠意通於上,使上能信任,如所為不合中道,即令上信亦不可為也。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居下凡事當稟明於上,乃得誠信。但如遇危難救災之事,可立以剛決,必能無咎,此其大義也。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爲依遷國。
居君側,以柔順從君,對下又順應於初陽之剛賢,如此則能令民順而從行。
《象》曰:告公從,以益志也。
其動之志在益天下,上必信從,因其為公不為私,故古人不患上之不從,患己之不正。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陽剛君王,居尊心中又誠正,必能益於天下,不問可知,天下之人必至誠愛戴,因君之能施恩德也。
《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人君有至誠增益天下之心,不须問,天下之民,必懷德承恩,益道大行,人君志必行。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
以剛處益之極,此專欲利己,不與眾同欲,必招怨,或受攻撃,聖人戒之在人欲,堅心不可有私欲,否則招凶。有則須速改。
《象》曰:莫益之,偏辭也,或擊之,自外來也。
若以私利增益自己,人必與爭之,必不肯之。或言辭偏,或攻擊之,皆自外來。起因皆因己心不合正理,私欲專利而成。
《天雷无妄》(四世)乾上 震下(六冲)
伏 神 【本卦】
▆▆▆▆▆ 妻财壬戌土
▆▆▆▆▆ 官鬼壬申金
▆▆▆▆▆ 子孙壬午火 世
▆▆ ▆▆ 妻财庚辰土
▆▆ ▆▆ 兄弟庚寅木
▆▆▆▆▆ 父母庚子水 应
石中蕴玉之卦,守旧安常之象.。
判曰:无妄者,天灾也。天雷震响,惊怖如摧。病勿与药,虽凶可为。百凡谋望,居安虑危。
人间道
《地雷复》(一世)坤上 震下(六合)——《山天大畜》(二世)艮上 乾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李廣,卜得之,後凡為事皆不利也。
圖中:官人射鹿,鹿啣文書,錢一堆在水中,一鼠一豬。
卦圖象解
一、官人射鹿:自亂陣腳。
二、鹿啣文書:財訊至也。
三、錢一堆在水中:得財遇險之象。險中求財,憂心忡忡也。
四、一鼠一豬:遇子、亥年吉,肖鼠人陰謀,肖豬人黑心。
又可以子、亥為孩,亦即孩無子為亥,缺子象。又六字不全,亥月凶,無尾凶,不足六歲,為五歲凶死。
天機象:犬、豬、牛、羊:叱之即去。雞、魚、鵝、鴨:欲用則不生。
无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shěng),不利有攸往。
无妄即至誠也。至誠為天道。天能化育萬物,生生不息,且各正其性,此无妄也。人如能合於无妄之道,則能與天地合德,故大吉,君子行無妄之道,能致大吉,須戒在堅心,如失貞,則致災。今人本無邪心,但如不合正理,則妄亦邪心也。
《彖》曰:
无妄,剛自外來而爲主於内。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動以天則无妄,今人動以人慾。剛自外而入主於內,乃以正去妄之象。上健而下動,內動而外健,其動乃剛,理正氣壯,道乃大亨,此天道也。今人動之以慾,而無法示誠於外,不夠剛明,乃因內不實,此致妄矣。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无妄,即正也,小失於正,乃妄。入於妄,不知復,乃更往,則必悖天理,為天道所不容,不可行也。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雷行天下,陰陽和而成聲,生發萬物,各正性命,其發而无妄,先王觀此象,體天之道,養育人民,使各正性命,乃對時育物之道也。
初九:无妄,往吉。
初進陽剛在內,以无妄之天理行之於外,故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无妄乃誠也,人之至誠,物無不動,君子以之修身則身正,以之治事則得理,以之待人則人化,无往不利也。
六二:不耕穫(huò),不菑畬(yú),則利有攸往。
人之欲即妄,理之自然者,非妄,今以耕穫喻之,農(nóng)耕後之穫,乃理之自然也。田一歲為『菑』,三歲曰『畬』,有耕而有穫,有菑而有畬,聖人順時而作,乃為聖也,讀易之人,能知時順勢,得易之道矣。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心念於始耕菑之時,乃為求畬,此所以為富。心有欲而為,則妄。故易言人之行但求合於自然,不為人欲所動,故能勝己之欲為大勇也。
六三:无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人之妄動,由己之欲也,妄動有得,亦必有失,陰柔居相位,動乃因妄,失之大在欲,故妄得之福,災亦隨之,妄得之得,失亦來之,皆非真得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有得有失,不足言得。聖人之得,乃無欲而得,不言有失。
九四:可貞,无咎。
四位剛而居之,剛則必無私,永不生妄。
《象》曰:可貞无咎,固有之也。
堅心守无妄之道,剛而無欲,則无災。
九五:无亡之疾,勿藥有喜。
九五為尊位,以陽剛應之,下又以陽剛中正順應,則致善也。即令有小疵,不須去治而自癒,如持之以恆,則平安無災,戒之在動,一動生妄,故人君之无妄道即在此。
《象》曰:无妄之藥,不可試也。
人有妄必改,則致无妄,今反以藥治之,反成妄矣。故不可試。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此位為卦之極,无妄已至善,人至無妄,又復行,理必過也。過於理,則生妄。
《象》曰:无妄之行,窮之災也。
无妄已為極點,今又復加進,乃生妄矣,故窮極而生災也。
《火雷噬嗑》(五世)离上 震下
伏 神 【本卦】
▆▆▆▆▆ 子孙已巳火
▆▆ ▆▆ 妻财己未土 世
▆▆▆▆▆ 官鬼已酉金
▆▆ ▆▆ 妻财庚辰土
▆▆ ▆▆ 兄弟庚寅木 应
▆▆▆▆▆ 父母庚子水
日中为市之卦,颐中有物之象。
判曰:噬嗑者,啮也。上下相合,物在颐间,饮食之事,聚会相延,财爻持世。求之不难。所为事理,内外俱安。
人间道
《风地观》(四世)巽上 坤下——《山火贲》(一世)艮上 离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蘇秦説六國,卜得之,後為六國丞相。
圖中:北斗星,婦人燒香拜,憂字不全,喜字全,一雁食稻,一錢財,一鹿。
卦圖象解
一、北斗星:君王也,夫君也,公職也。
二、婦人燒香拜:妻於人事無助,乃求助於天。
三、憂字不全喜字全:乃無又喜象。
四、一雞食稻:果被食,無果也。
五、一錢財、一鹿者:於財祿事憂心忡忡也。
六、禽:字解為『離多會少』之象。
噬嗑:亨,利用獄。
此即天下之事不能亨通,乃因有間阻,非刑獄何以除之。
《彖》曰:
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
如口中有物阻,必用力嗑之,乃能亨通象。用獄之道,所以察情偽,得其情,則知為間之道,而後可以設防與致刑。知噬嗑之道,乃知去間之道,而天下亨通。
剛柔分,動而明,雷電合而章。
此卦才有剛有柔,分而不雜,為明辨之象。察獄之本即明辨,動而以明,震下離上,其動因明也。照與威並行,為用獄之道。人能照,則無隱情,有威則無人不畏,故照與明並用也。
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此言治獄之道,如全剛則傷於嚴暴,過柔則失於宽縱。以仁而居剛得中正,則得用獄之道。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雷威而電明,聖人觀雷電之象,效法其明與威,而立刑罰法令。法之精神乃在教明事理而設防也。
初九:屨(jù 屦)校滅(miè 灭)趾,无咎。
最下位,下民之象,為受刑之人,用刑之始,罪小刑輕,以木械傷其趾,則不敢進惡矣。此即因小懲而有大戒。小人之福,即在此。
《象》曰:屨校滅趾,不行也。
因小罪而小用木械傷其趾,則因懲而不再進為惡也。
六二:噬膚(fū 肤)滅鼻,无咎也。
二居中而得正,是用刑得中正象。如此罪惡易服,然遇剛強之人,刑之必须深痛,故致滅鼻而无災。
《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此用刑於剛強之人,不得不深痛,乃有戒也。
六三:噬臘(là)肉遇毒,小吝,无咎。
本身不正又用刑於人,則人不服而怨對反駁,如食臘肉遇毒,反傷於口。此雖有小議,但無大災也。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受刑之人難(nán)服,乃因其用刑之人位不當也。今之他國人在本國犯罪,即見之。
九四:噬乾胏(fèi),得金矢,利艱貞,吉。
九四乃居近君之位,乃意愈大,則用刑必重。至此得剛直之道,可克艱其事,又因貞固本身操守,且執意行之,則无咎。
《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此時,乃有不足,故雖堅心,但仍未光大也。此貞亦艱也。
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无咎。
因五乃居君位,至尊故勢大,以此刑下,較易如吃乾肉,故為君之道,時天下之間阻物大,須得中而剛,心懷危懼,持續下去,方吉。
《象》曰:貞厲无咎,得當也。
當正位,以剛而能守正又慮危,故無災。
上九:何校滅耳,凶。
受刑之極,乃起因於惡之積也,其凶可知。小惡不懲,必成大惡。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人之為惡不悟,積其惡以致極大,至此何教之?今之人聰而不明,不知止惡於初,教正以刑,乃至大惡。
《山雷颐》(游魂)良上 震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丙寅木
子孙辛巳火 ▆▆ ▆▆ 父母丙子水
▆▆ ▆▆ 妻财丙戌土 世
官鬼辛酉金 ▆▆ ▆▆ 妻财庚辰土
▆▆ ▆▆ 兄弟庚寅木
▆▆▆▆▆ 父母庚子水 应
龙隐深潭之卦,迁善远恶之象。
判曰:颐者,养也。谨言节食,能养其身。震动艮止,万物皆春。恶事消散,不害于人。
人间道
《山天大畜》(二世)艮上 乾下——《泽风大过》(游魂)兑上 巽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張騫尋黄河源,卜得之,乃知登天位也。
圖中:雨下,三小兒,日當天,香案,金紫官人引一人。
卦圖象解
一、雨下:受恩澤也。
二、三小兒:乃合心之象,有德之國也。
三、日當天:君明之象。父全。
四、香案:求取之象。
五、金紫官人:天子身側之人。
六、引一人:提攜,推薦(jiàn)也。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頤之養人,君子觀之,自求口實之道,乃養君子。口不實又不知養,小人。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吾人所養之人及養生之道,皆不外自求口實,皆以正則吉。聖人養賢,使之為天位,使之食天祿,為求賢才施惠於天下。此養賢即養萬民也。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以象言,雷震於山下,萬物根動而萌芽,此天地養之象。君子知口所以養身,故慎言語以養其德,節制飲食以養身。
初九:舍爾(ěr)靈龜,觀我朵頤,凶。
龜之性,能咽息不食,可以不求養於外,故為靈,即明智,而人口腹之慾既動,則必失所養,故凶。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人之動為慾,即使有剛健之才,再明智,終亦必失,故不足貴也。
六二:顚頤,拂經,于丘頤,征凶。
養之道正,在以上養下,天子養天下,養臣子,臣食君祿,皆以上養下。今女不能自處必從男,陰不能獨立必從於陽,此二爻不能自養反求下之陽剛,故為顛倒,拂違常理,故不可行。丘即上九,為在外而高之物,故往而必凶,此即意示人之才不足以自養,見在上位勢足養人,即非同類之君子,妄往求之,取辱必矣。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
征而從上,又非其類,故人求非同類,必得凶矣。
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邪柔又動之不正,違反頤之正道,故凶。十為數之終,故終不可用,無所往而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此戒之終不可用,凡人邪而柔,又欲動,反正道大也,此戒之。
六四:顚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陰柔居大臣之位,陰柔不足以自養,如何養天下?今如與初陽剛相應,而柔順於初陽之賢正,吉。故如己之才不足以養天下,但知求在下之賢而順從之,亦可吉也。但須養其威嚴,眈眈如虎視,以免因己才之陰柔不足養,而受人輕視,造成犯上。但亦須注意所須用者,必逐逐相繼而不缺,若唯取於人又不能繼,困窮至矣。
《象》曰:顚頤之吉,上施光也。
吾人能顛倒求養而又吉者,皆得自陽剛以濟應其事,故能施光明于天下。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君位乃養人者,但其質如陰柔,即才不足以養天下,而能順從於陽剛(師)之賢,賴其以濟天下,必須有居安篤信之心,全般信賴,則可輔其身,德澤天下,故吉。但此種狀況可依賴賢能之人於平時,不可於有困艱(jiān)生變故之時,否則招凶。
《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
居上位之吉處,乃因能篤信委任剛賢之人,來養天下。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此以陽剛之德,任師之職,君位從而篤信,天下得養也,但須夕惕若厲,戒慎恐懼,方能濟天下之危,故利涉大川。
《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若上九之大任能謹言慎行,安居已位,不妄圖權利,則必福慶至矣。
《山风蛊》(归魂)艮上 巽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丙寅木 应
子孙辛巳火 ▆▆ ▆▆ 父母丙子水
▆▆ ▆▆ 妻财丙戌土
▆▆▆▆▆ 官鬼辛酉金 世
▆▆▆▆▆ 父母辛亥水
▆▆ ▆▆ 妻财辛丑土
三虫食血之卦,以恶害义之象。
判曰:蛊者,事也。干父之体,任用于先,三虫在器,阴害相连。厌昧之事,其疾难痊。求谋欲起,虑恐相干。
人间道
《泽雷随》(归魂)兑上 震下——《地泽临》(二世)坤上 兑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伯樂療馬,卜得知馬難治,見三蠱同器皿也。
圖中:孩兒在雲中,雁啣書,一鹿、一錢,男女相拜。
卦圖象解
一、孩兒在雲中:有天官促成也。不求名利之人。
二、雁啣書:有消息至。
三、一鹿:有大利也。
四、錢在空中:此心中圖利之象也。
五、男女相拜:男女相合,此為利而結合,非正婚也。
蠱:
元亨,利涉大川。
蠱之大者,乃時之艱難險阻,能有治蠱之才,則必亨通。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甲為十干之首,意言事之始也。先甲三日,乃言治蠱之道,應先思其事之原,再思其事之後,乃知救弊之道。亦強調慮之深,推之遠也。能善於救者,則前之弊可革,能善親備者,則後利長久。此聖人之治蠱道。今人不明聖人先甲後甲之誡,慮淺而事近,故勞於救亂,亂不革,功未及成,弊已生矣。
《彖》曰:
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
以卦而言,男雖少但居上,女雖長而在下,尊卑得正,上下顺理,治蠱之道也,故以巽順之道治蠱,是以元亨。
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自古治亂者,能使尊卑上下之義正,在下為巽順,在上有才能安定萬事,如此則天下大治。如正遇天下壞亂之時,持治蠱之道而往濟之,利也。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有始必有終,終之後必有始,此天道也。聖人體始終之道,故能於事之始而探究其所以然,能於事之終而備其將然,此先甲後甲之慮,故能治蠱而天下亨。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山下有風,風遇山而回,致物皆散亂,故為有事之象。君子觀有事之象,在己則養德,在天下則濟民,君子所事此二者為最大。
初六:幹父之盎,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庶民之道,即子幹父蠱之道。子能居其位而知正,則無災,不然,則為父之累,故必惕厲為戒,終吉。初六為最下之道,故言子與父之關係。
《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子幹父蠱之道,意在能承擔父事,常懷惕厲,只敬其事,盡誠於父,則終吉。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婦人本陰柔,若子只顧強伸己陽剛之道,反逆之,則傷恩,所害大也,唯有屈下己意柔順將成,使之身正而事乃治,故曰不可貞。如同陽剛之道輔柔弱之君,須盡誠竭忠致使其於中道即可,不會有大做為的。
《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居臣位,不過剛,乃得幹母蠱之道完整者。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九三乃以陽剛之才居相位,克盡所事,雖以剛過而小有悔,但終無大災,但如以事親之道,則並非善事親之人也。
《象》曰:幹父之蠱,終无咎也。
此因剛而明斷之才,雖剛因不失正,故終無災。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此柔順之才而以正道處事,只能自守其道而已,若遇非正之事,因柔順之本質,而無法矯正,故不能而招罷斥。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柔順之才,守於寛裕之時可以,如要前行,則不可得也,再加其任務,必不能勝任之。聖人知柔順之才可以守成,但不可用於發展,委之重任,必不成也。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此君位之人但質柔,但下應九二陽剛之位,意其能用陽剛之才為臣,但因本實陰柔,故可為承其舊業,而不能為開創事業之才。自古創業之事,非剛明之才不足以成事。不能用剛賢之人,只可以守舊袓業而已。
《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德也。
陰柔之君主,能承下陽剛之才,以在下位之賢而能用之,乃因此而聲譽顯。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上九乃居蠱之終,乃無事之地,處事之外。此應賢人君子不遇於時,應高潔(jié)自守,不可曲道以遁時,此進退合於道者也。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不臣事於王侯,因知無法施其志,此乃賢能之人,此可以為法則也。小人皆可曲道而順行,背己逆天,只圖權力名位,此不可法也。
坎宫八卦——属水
《坎为水》(纯卦)坎上 坎下(六冲)
伏 神 【本卦】
▆▆ ▆▆ 兄弟戊子水 世
▆▆▆▆▆ 官鬼戊戌土
▆▆ ▆▆ 父母戊申金
▆▆ ▆▆ 妻财戊午火 应
▆▆▆▆▆ 官鬼戊辰土
▆▆ ▆▆ 子孙戊寅木
船渡重滩之卦,外虚中实之象。
判曰:坎者,陷也。逢流则注,遇坎则止。出入艰难,随坎不已。阴愁伏匿,共相谋计,千里辞家,始免迍(zhūn)否。
人间道
《泽风大过》(游魂)兑上 巽下——《离为火》(纯卦)离上 离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唐玄宗避祿山,卜得之,果身出九重也。
圖中:人在井中,人用繩引出,一牛一鼠,人身虎頭。
卦圖象解
一、人在井中:官司,牢獄,陷入險地象。
二、人用繩引出:責人出手相救狀。
三、一牛:勞苦也,春夏凶,秋冬吉,亦肖牛人。
四、一鼠:肖鼠人,陰謀暗害者,暗藏也。
五、人身虎頭:有權威之人,貴人也。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陽實(shí)在中,乃中有孚信,惟心誠正一,則能亨通,俗謂:至誠可以通金石,入水火,有何險難不可亨?故出險之道在於誠一而行,否則常居險中也。
《彖》曰:
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
習有重覆之意,上下皆坎,即險中有險,水流而不盈,即動於險中仍未出險之時,吾人行險须不失其信,乃可吉。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以剛中之道,抱持至誠之內實,天下何所不通,若止而不行,則常居險中也,故坎險以能行為功。
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天之險乃因高不可升,地之險為山川丘陵,諸王公觀坎之象,知險不可陵越,故設高牆深地為險,以守其國,保其人民,此用險之時也。人間亦然,凡知人之學,分尊卑,分貴賤,區分小人與君子,皆為用於杜絶災殃,限隔上下,此都是體悟了險之用也。
《象》曰:水洊(jiàn)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敎事。
水勢就下,由小而大,歷久不變,君子觀坎水之象,取其有常,不變其德性為真。如人之德行常變,則偽也。政治上發令行教,必使民熟於聞,人人皆從之,故有謂三令五申,即此意。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dàn),凶。
初以陰柔居坎險之下,因無援,處不當,不能出險,唯益陷深而已,故凶。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
由險中而加陷入險,乃失正道,加凶。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二爻位,乃陽陷二陰之中,即至險而有險狀,但其本為剛中之才,故雖未出險,亦可自救,不至於愈險,故君子處艱險而能自得,皆因剛中而已。能剛則有才,能執中則動不失所宜。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此即雖有小得,雖不致於陷險,然亦未能出險狀。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富,勿用。
六三位在坎險之時,以陰柔居而處不正,走下則入險,向上則重險,故有進與退皆遇險,居又有險,枕乃處不安狀,此時唯戒勿用方是。
《象》曰:來之坎坎,終无功也。
以陰柔又處不正,動則唯益險,人出險须有道,如失道,但為能求去,只益增困窮而己。
六四:樽(zūn)酒,簋(guǐ)貳,用缶,納約自牖(yǒu),終无咎。
此言大臣當險難之時,唯有至誠於君,不可停交往,而又能打開使君能明之心,則可保无災。人欲求上之篤信,只有求質實而已,如多禮儀而尚服飾,反凶。一樽之酒,二簋之飯,以瓦缶為器,乃求質實之意。再處明之地以明君之心,如此方能入君心,即令艱險,亦可無咎。自古以來,只求剛直攻訐(jié)直言不諱之人,多忤逆君心,而屬温厚明辨者,反而能入君心,改變君主。
《象》曰:樽酒簋貳,剛柔際也。
但求實質,又剛中有柔,必平安。君臣之交能長久,不外乎誠實而已。
九五:坎不盈,衹。既平,无咎。
此即九五之尊,有剛中之才,可以濟險,但下無助,獨依君之力無法濟天下之險,則有咎,必待盈平,方可無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剛中之才得居君位,時天下險難,但未至全險,其未能平險,乃因君臣無法協力相濟之故,故此君道未能救濟天下,乃因無臣,故曰不稱其位。
上六:係用徽纆(mò),寘(zhì)于叢(cóng)棘,三歲不得,凶。
此意陰柔而深陷險中,聖人以牢獄比喻,縛以徽纏,囚置於叢棘之中,其不能出,至少三年不可免,其凶如此。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歲也。
上六以陰柔而處險地,乃因其失道而成。其災延三年不得免,意久也。
《水泽节》(一世)坎上 兑下(六合)
伏 神 【本卦】
▆▆ ▆▆ 兄弟戊子水
▆▆▆▆▆ 官鬼戊戌士
▆▆ ▆▆ 父母戊申金 应
▆▆ ▆▆ 官鬼丁丑土
▆▆▆▆▆ 子孙丁卯木
▆▆▆▆▆ 妻财丁巳火 世
船行风横之卦,寒暑有节之象。
判曰:节者,止也。天地得节,四时所成。节以制度,俭以丰盈。内忧外悦,不出户庭,于身谨节,无不康宁。
人间道
《风水涣》(五世)巽上 坎下——《风泽中孚》(游魂)巽上 兑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是孟姜女送寒衣,卜得之,知夫落亡不吉之兆。
圖中:大雨下,火中魚躍出,雞在屋上,犬在井中,屋門開著。
卦圖象解
一、大雨下:陰暗不明,凶象。
二、火中魚躍:飛騰而徒勞無功,又餐飲業。
三、雞在屋上:酉年肖雞人,解救之時與人。
四、犬在井中:招陷,動彈不得,不知節制而招如此。
五、屋門開著:仍可開張,须雞人來助大吉。
節:亨,苦節,不可貞。
節之道,在有制,萬事如知節,必可亨。節之貴在中庸,如限制太過則苦,如節至於苦,必不可常久也,人事如此。
《彖》曰:
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
節之道能致亨通,乃因知剛柔並濟,能剛又且能適中,此節之能亨。
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
如節之致於苦極,必無法堅固守志,則節道必招困窮也。
説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此以卦才言,外險內悦,以能悦且又知止,此為節之大義,常人於悦時不知止,遇艱險方思止。當位居尊之人如明節之道,必能中正且亨通矣。今人之權力欲望無盡,居尊不思止,悦而無限,終必至凶,乃不知節之道,明矣。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天地之間有節道故四季分明,聖人觀之知立制度,以為節道,所以必不傷財害民,此法治觀念之始,聖人立此道,即因知人之欲望無限,故以節制之,免流於人治,必因私欲,而終致勞民傷財。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澤之容水有限,故節。君子觀之,知節以制度來限制,下定義來區分君子小人之行為。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陽剛之性居節之初,必不能節,如居門庭之內,則可無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不出户庭可以無咎,但須知外之言與行,必以時來定進退之機。
九二:不出門庭,凶。
剛陽之性,居陰柔之位,爻義為,處陰且不正之人居當節之時,不知節必合於中道,過與不及皆非節,如此即令不出門庭,亦會招凶。
《象》曰: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時之義在易中最為重要,不知節之義,又居節之時,失其時,因不合中道之節,過與不及皆不對,即令不出門庭,亦有凶矣。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三爻本剛,今陰柔居之,須剛斷而柔性之人居其位,因其柔順,且知自節乃可順於義行,亦可以無過。
《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知節可以免過失,故不知自節而招禍,又能怪誰呢?
六四:安節,亨。
陰居陰位,其正位,於節時,即居高位且有節之象,能安於此,則亨通。
《象》曰:安節之亨,承上道也。
能行節之中道,且安居於此,必亨通義。
九五:節,吉,往有尚。
九五尊位,乃居節時之主位,能甘之如飴,盡節之道,必吉,功大矣。
《象》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君王能知節道,用節且甘如飴(yí),必成大功,因其居尊位故也。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上六乃居節之極,其必因節致苦,如堅守不改則必凶,終致亡而悔,易之節卦悔亡,與他卦之悔亡,辭同但意不同也。
《象》曰: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因節致苦,不知變,失易之神,其凶乃因道之窮盡。
《水雷屯》(二世)坎上 震下
伏 神 【本卦】
▆▆ ▆▆ 兄弟戊子水
▆▆▆▆▆ 官鬼戊戌土 应
▆▆ ▆▆ 父母戊申金
妻财戊午火 ▆▆ ▆▆ 官鬼庚辰土
▆▆ ▆▆ 子孙庚寅木 世
▆▆▆▆▆ 兄弟庚子水
龙居浅水之卦,万物始生之象。
判曰:屯(zhūn)者,难也。象迍(zhūn)之时,动则难生,如常之事,先易后争。时方屯难,切忌远行,婚姻即吉,谋望不亨。
人间道
《坤为地》(纯卦)坤上 坤下(六冲)——《山水蒙》(四世)艮上 坎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季布遇難,卜得之漢推其忠,乃赦其罪。
圖中:人在望竿頭立,車在泥中,犬頭上回字,人射文書,刀在牛上,一合子。
卦圖象解:
一、人在望竿頭上立:此不明局勢之屯難時也,不可妄動也。
二、犬上回字:乃肖狗之人,狗年,狄姓之人,果為哭之象。
三、車在泥中:進退兩難之象。刀在牛上:解也,牛為貴人象。
四、人射文書:張姓,小人阻礙也。射:同音,色也,緋聞。
五、牛不順道:背道而馳,反其道而為之,吉。
六、人望:人亡也。
七、人立:在位也。
八、盒:先成後破。
九、牛回頭視犬:計無所出,待也。
卜得此卦:動於險中,先成後破也。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此義處屯之時必貞固(堅心),須明非獨力能成,必廣資助,此利見侯之義。不可往,唯利建侯。
《彖》曰:
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
剛柔始交而未通暢,則難屯,難生,於此之時,如動即往,乃取險之道。
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
此言屯有大亨之道,得陰陽交而和洽,則成雷雨,充滿天地之間,此因貞固才能出屯。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天時造出地上之草,亂而無序,此暗昧不明時,須建立輔助,可以有助矣,此聖人之戒。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水未能成雨為雲象,君子觀屯象,知須立法規範來經營此時。
初九:盤桓,利居貞,利建侯。
初而陽爻居下,意乃剛明之才,當屯難之時,而居下位。此時未便往濟,故盤桓。如遽(jù)進,則犯險遇難。此即示人處屯難時,須守正方是,現今之人,鮮少人於屯難之時守正。聖人戒之於屯時。
《象》曰:
雖盤桓,志行正也。
聖人處屯時,雖有濟屯之志,仍盤桓不動,因時未至也。此居下位之念。
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初陽之剛健,居陰之下,此易以貴下賤之象。即處屯之時,陰柔不能存,唯一陽剛之才,則眾所歸從也。更加此人能自處卑下,所以大得民心。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此陰爻之柔居屯世。受逼於初剛健之人,故柔處屯時,無法自濟,又受下之陽剛所逼,為難為也。非理而至者為寇,柔守中正不苟合於初剛之意,須十年久久乃通。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此六二患難,因柔,又居屯時,又有下之陽剛所逼,此患難乃因柔而生,須十年,難久必過。如反其柔之常性,而與陽剛合,則省十年,十為數之終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此陰爻居三之陽位,此意柔居剛而不中正,則必妄動,貪於所求,必不足自濟,此不安之源。如入山林射鹿,又無嚮導,此不安也。君子見事於微,捨而勿逐,如往取,徒取其咎也。
《象》曰: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事因欲而妄動,此貪禽也。處屯之時,不可動而動,凶也。君子捨之不從,則無咎,如往必困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此以柔順居近於君位,此得之於上者,而才不足以濟屯時,須求賢自輔,則往而利矣。此即居公卿之位,己之才不足以濟屯難之時,若能求在下之賢人,親而用之,則必平安有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知己才之不足,往而求賢,以濟己之不足、此乃真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五居尊位得正,當屯時,若有剛明之才為位,則利。如無,則屯其膏,此因無良臣,而施為有所不下於民,民未得其德澤,乃因威權不在己之故也。此屯因威權已去而妄想瞬間正回,此求凶之道。须以渐正之,方吉,如不為會因當屯時不改,以至於亡矣。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膏澤不下及,此人君之屯也,乃因威權不在之象。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六此以陰柔居屯之終,此險之極而無援,居之不安,動無所向,此窮厄之極,若陽剛而有助,即屯至極,亦可平安互濟矣。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如於屯難窮極,而莫知所為,則至泣血顛沛,則必不長久。
《水火既济》(三世)坎上 离下
伏 神 【本卦】
▆▆ ▆▆ 兄弟戊子水 应
▆▆▆▆▆ 官鬼戊戌土
▆▆ ▆▆ 父母戊申金
妻财戊午火 ▆▆▆▆▆ 兄弟己亥水 世
▆▆ ▆▆ 官鬼己丑土
▆▆▆▆▆ 子孙已卯木
舟楫济川之卦,阴阳配合之象。
判曰:既济,合也。水火相遇,会合之义。往渡得船,成功必济。所求必从,所从必遂。斯不失时,谓之既济。
人间道
《雷山小过》( 游魂)震上 艮下——《火水未济》(三世)离上 坎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季布在周家潛藏,卜得之,遂遇高皇帝
圖中:人在岸上一船來,一堆錢,雲中雨下,二小兒在雨中行,文書一策。
卦圖象解
一、人在岸上:泣也,等待也,無目的也。
二、一船來:接引至也。
三、一堆錢:財祿無用也,憂心忡忡也,有竊象,抄家之象。
四、雲中雨下:陰中有果也,夜間至凌晨時。
五、二小兒:主喜也,二人也,二人雨中行也。
六、文書一策:證件,命令也,資料也。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既濟之時大事必能亨通,然須知小事亦须亨通,方可為吉,必須所有事皆吉,否則濟至極時,終亂。
《彖》曰:
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陰陽能皆得位,故為既濟,但須無所不亨,乃可也,且貞固守之。
初吉,柔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其以柔順文明之中道,故可成既濟之功,至既濟之極,若不知變通,必生亂,其亂之生乃因道至盡窮。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火即交,各有其用,為互濟,時當既濟,君子觀象知於既濟之時,必先思慮患害之生,使不至成禍患也。自古以來,天下由治而亂,乃皆因居治不思亂時之戒。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
倒曳輪,使不再進。獸之涉水,必舉高其尾,使尾不濕方可進,無災至。
《象》曰:曳其輪,義无咎也。
於既濟大吉之時,能知止進,則必不至極時,故必無咎也。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陰居正位,得五君位應,其志必得遂行,但中正之道,不可廢也,猶婦人出門用茀遮己今喪其茀,則不行,能自守不失,道必復也。待時之至。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因中正之道非不可用,乃時之未至,於此時自守其中,俟時至必能行矣。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以剛居剛位,居既濟時,其君主威武必令民心服。但若專肆威武,必令民心忿而不服,殘害人民,貪人民之富,故有小人勿用之戒,因惟小人其威武必為滿足其私欲,君子戒之。
《象》曰:三年克之,憊(bèi)也。
既濟之時,必濟天下,於高宗可也,乃因其心為民,道必正,如為己之私欲,則三年民必疲憊而終忿矣。
六四:繻(xū)有衣袽(rú),終日戒。
四近君位,陰柔居之,乃適其任,當既濟之時,須如行舟,戒之滲漏,始漏則塞以衣物,且終日戒懼不怠,則必可免患。
《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當既濟之時,必疑其患之將至,其戒懼之心如此,謹慎如此。
九五:柬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yuè)祭,實受其福。
九五至尊君位,陽剛人居此,當既濟之時,必以至誠信孚如祭祀之誠,則即令薄禮之祭,也可勝於豐厚之祭,由其至誠之心使然也。易之不重形,而重神,此明而顯矣,故論易須知時,方可得易之神明矣。
《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既濟之時,能得時者,即令薄祭,亦可有大吉之福至,此言時之可貴也。
上六:濡其首,厲。
既濟至極時,必不安而危,今陰柔居之,居坎險之上,即既濟之終,小人居之,其敗壞必立可見矣。
《象》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藭(qióng)盡之須以水淋其首,其必不可長久也。
《泽火革》(四世)兑上 离下
伏 神 【本卦】
▆▆ ▆▆ 官鬼丁未土
▆▆▆▆▆ 父母丁酉金
▆▆▆▆▆ 兄弟丁亥水 世
妻财戊午火 ▆▆▆▆▆ 兄弟己亥水
▆▆ ▆▆ 官鬼己丑土
▆▆▆▆▆ 子孙己卯木 应
豹变为虎之卦,改旧从新之象。
判曰:革者,改也。改故就新,变易之道。交易其所,君子豹变。时有不遇,并宜改革。守旧则凶,从新则吉。
人间道
《水风井》(五世)坎上 巽下——《火风鼎》(二世)离上 巽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彭越戰項王絶糧時,卜得之,遂能承恩改革也。
圖中:一人把柿全,一人把柿不全,一兔虎,官人推車,車上一印,在大路上。
卦圖象解
一、一人把柿全,乃人肺腑之言。
二、一人把柿不全,一人半真言也。
三、一兔:躍進之象。
四、一虎:威權之象,大人之象,肖虎也。
五、官人推車有一印:如為武官,則訟至。今為文官帶印,主得掛印封帥,須力求變革,果必成。丈夫推車,乃求婚也,帶印必成。
六、虎兔向山行:賢良大人退,後繼有人躍進同行。
七、山頭四點:上位之人,黑暗不明之象。
八、大路:轉變為新且順之象。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革之道,在變其故舊,始初人必未能遽信,必俟至巳日乃人心信從。革之道在求變故後能亨通,但須誠正利於天下,乃能去故從新,不因有大變而生悔。
《彖》曰:
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水火互息互滅,次女少女同居一室,其志不同,其所歸各異,如革也,有生變異之象。
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説,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
革之雖變,始初不令人信,但如以正道,日久乃信。能明且悦,則能盡事之理,無事不察,人心和順,必致大亨,此革之至當,必不生悔。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天地有變革後,乃能生成四時寒暑,萬物因其時節而生。王者之與,能上順天命,下應人心,改舊去新,得易之神,此革之時義大也。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水火相消滅,為革道,除舊佈新,君子觀革之象,乃知推演歷數,知日月星辰之變,以明四時之序,則終能合於天地。
初九:鞏(gǒng)用黃牛之革。
變革之事為大事,必有時機,有人才,有其地位,謀慮而後動,則可無侮矣。猶如用黃牛之皮來侷束,但求自固而守,不求任意妄動之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爲也。
初革之時,但求能自固守其位,不可妄求有功。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陰居陰位,乃得才適用之時,此際足以去天下之弊乃上輔於君,行其正道而革之,吉而無災也。
《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時至人信乃革之,動則有喜慶。如時至而不動,則必無濟世之心,必因失時而生悔矣。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九三相位,居下卦之上,上有君,於此以陽剛之勢而力革時,乃過於燥動,行之必有凶。但如慎戒敬懼,守貞正之道,知順從公論,行革不為人疑出於私利,則吉,因眾必孚服而順。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革之道經再三察合,知順乎天理,乃事之至當,何須再往呢?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此即以剛處柔位,近君側之人,剛柔互濟,於革之時,行以至誠,致令上信下順,其吉必矣。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能改命致吉,必上下能順從信服方成,因至誠感召也。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九五至尊之君,能以中正之道,居革之時,乃能力革之,其必昭著天下,不須占決,知其行為之至當,天下必信。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事理之明如虎紋之明盛,則天下無不信服。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革之終時,君子必從革後而大變,於至善,小人昏愚難變,即令心智未化,但其面已改,從上之教導。天下之事於始革必艱難,至革成,則患無法自守,故於此須戒之守貞堅志,則果必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君子變革後,其更精進,如文采之蔚盛。小人因於革,不敢為惡,唯外飾臣服,以從君道,此革道成功矣。
《雷火丰》(五世)震上 离下
伏 神 【本卦】
▆▆ ▆▆ 官鬼庚戌土
▆▆ ▆▆ 父母庚申金 世
▆▆▆▆▆ 妻财庚午火
▆▆▆▆▆ 兄弟己亥水
▆▆ ▆▆ 官鬼己丑土 应
▆▆▆▆▆ 子孙已卯木
日丽中天之卦,背暗向明之象。
判曰:丰者,大也。日中见斗,幽而不明,此事适大,隐映其形。水中见日,无所取呈。求财未得,事卒难明。
人间道
《雷泽归妹》( 归魂)震上 兑下——《火山旅》(一世)离上 艮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莊周説劍,臨行卜得之,果得劍也。
圖中:竹简灰起,龍蛇交錯者,官人著衣裳立,一合子,人吹笙竿,腳踏虎。
卦圖象解
一、竹简灰起:簡姓,竹有順象,堅節不變之象,灰起,中空之象。
二、龍蛇交錯:辰巳之年,正邪相爭,蛇虺乃毒謀暗算也。
三、官人著衣裳立:官人、倌人、丈夫也,藏於內也。
四、一合子:先成後破。
五、人吹笙竿:閒情逸志,主喜事臨門。
六、腳踏虎:臨危不亂也,險在下也。
七、旱沼之旁:心力交瘁也。
八、池中無水:旱象,破財也。
九、珠落盤中:先聚後散也。
豐:亨,王假之,勿憂,宣日中。
豐之道,在能致亨通,能令天下百姓致豐,唯王者能。豐之道在令人民繁盛,事物豐發,有如日中之明,無所不照,則可以無憂。
《彖》曰:
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
豐之道,在論如何盛大,能明而動,必能成豐盛且大也。王者所追求之,為能及天下之大,致人民以豐,必可永保其治世之道。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致豐之道,能如日中之盛明,普照天下,無所不及,如此則可無憂,而能保其豐大及永久也。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日正當中,也有暗時,月滿之後亦有缺虧,天地之盈虛,靠時為消息,更何况乎人?何沉乎鬼神?此君子戒之在盛,知盛時须戒,方可長久。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電雷並行,乃明動相濟,成豐之象,君子觀明動之象,知用刑制法,在求明與威並行,君子能明則無折獄,慎於用刑。能立威則民服無怨。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初進之陽剛,居豐之時,知往有豐,雖非有君之對應,但有其左右高位之人能與同志,此往可吉也,所謂「同舟能共濟也」,此於豐之時,可得無咎也。
《象》曰: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聖人知時之所至,順時而為,能知降己以相求,若懷己之私意,必招患至。
六二:豐其蘚,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六二乃柔將其位,又居明卦之中,為至明之才,但因所遇之君不明,而無法下求於己,若居豐時,意往而求其君能明己才,必招致猜妒疑惑。惟有盡己之至誠,以求其感而能發,則君之昏蒙可開,如此則吉矣。
《象》曰:有孚發君,信以發志也。
用己之至誠孚實,以求發上之知信,如可成,則吉必至矣。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无咎。
九三乃居相位有賢才之人,於豐時,卻不見明主之相應,其日之晦更甚於六二將位,故有如人之折肱無法於行,賢能之人有才,但無法發揮乃因君之不明,故無可歸咎也。
《象》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豐之時,不見上用,無法成大事,猶人折其肱,終無法受重用。
九四:豐其薜(bì),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九四為陽剛之人居君側大臣之位,遇君不明,其賢能陽剛受圍,如日中有缺晦,不得其用,亦無用也,故君子之才須得遇明主,方可有用能成濟世之功。
《象》曰:豐其蔀(bù),位不當也。日中見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有才能卻受圍困,無法致豐,乃位不適當也。豐之時,又有幽暗之處必因君不明,臣位又不適當而造成。惟求遇明主,吉乃可行。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陰柔居君之尊位,己之才不足,但知用下位章美之才,必有福慶,且有美譽故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君位能吉,於豐之時,必可有吉慶及於天下。此因君能用才也。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户,闋(què)其無人,三歲不覿(dí),凶。
上六居丰極之時,因處動之終,必燥動,人於丰盛之時,必假謙虛方吉。如不知戒盛,外丰其居,內不明,暗藏其家,又目中無人,三年又不知變,一意孤行,终自招凶。
《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窺其户,闃(qù)其无人,自藏也。
人處豐之極,不知謙卑,目中無人,猶鳥之翔於天際,不知己才之不足,居高自傲,必招人棄絶,其致如此,乃不知自藏也。
《地火明夷》(游魂)坤上 离下
伏 神 【本卦】
▆▆ ▆▆ 父母癸酉金
▆▆ ▆▆ 兄弟癸亥水
▆▆ ▆▆ 官鬼癸丑土 世
妻财戊午火 ▆▆▆▆▆ 兄弟己亥水
▆▆ ▆▆ 官鬼己丑土
▆▆▆▆▆ 子孙己卯木 应
凤凰垂翼之卦,出明入暗之象。
判曰:明夷者,伤也。火入地中,掩伤明德。君子在厄,三日不食。文王之难,困于丛棘。百凡谋望,且宜止息。
人间道
《火地晋》(游魂)离上 坤下——《风火家人》(二世)巽上 离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是文王囚姜里,見子不至,卜得知,果子歿(mò)也。
圖中:婦人在井中,虎在井上,錢破,人逐鹿,堠上有工尺,珠聚。
卦圖象解
一、婦人在井中:女人招災,或頸部災,家內有災。
二、虎在外:外人虎視眈眈。
三、錢缺:財傷也。
四、人逐鹿:財失也,爭相為祿,逐鹿中原。
五、堠在人鹿中:猴作梗也。
六、「:尺也,工匠獨有,匠,將也,武官人。
七、堠:不動也,尊位也,姓侯,肖猴。
八、鹿回頭:回祿也,火災。
九、人手上木枝:休象。
見此課,必傷且凶矣。
明夷:利艱貞。
君子處明夷之時,須知時之艱難,必求不失正道,方為君子。小人則阿諛奉承,唯利是圖,順附勢而為,不顧正道。
《彖》曰:
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
君子處明夷之時,知明者必見傷,故求內明外順之態勢,應對大難之時,如此可內不失明,外又可遠禍患。易之妙即在此,卦之德本亦卦之解也。
利艱貞,晦其明也,内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處艱難時,能知晦藏其明,不知藏晦,必生禍患,不能守正,必非賢人。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眾,用晦而明。
君子觀明入地中,明夷之道,乃知不極其明察而用晦之道,於莅眾之時,如此必能容物和眾,眾親而安,猶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明則無徒亦然。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明夷之初,乃見傷之始,暗君在上,陽剛之人不得上進,猶鳥飛而傷翼,小人害君子皆害其所以行。君子之人能見事於微末,始見傷,則避之,即令困窮亦退避之,取適之位而往,絶不以世俗之見而遲疑所行也。常人無法見傷於始,不知退避,至傷於己時,已不能退也。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義之所至,即令困窮,亦不所為不正,故君子能安之於苦悶。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六二乃陰居陰位,得中正之德,順時知處,乃至善也。但處明夷之時,亦不免有所損傷,但須如馬之壯,可獲免傷而吉,如自處之道不壯,則傷之深矣。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順處且有原則,合於中正之道,故必能處明傷之時,而能保吉也。
九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因上卦暗極,而又正居明之極,明即將與暗衝(chōng)突之時也。居此,君子必前進除害,以獲之魁首,為要務,至於舊疾敗俗,必不能立刻改變,須知渐進之道,教其渐改,如求劇革必令不安,非上策也。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用下位之明,來除上位之暗,唯求目的在除害而已,如不然則為背亂之事也。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此爻意陰邪之小人,處近君之位,乃以柔順附於君主時,為保其固交,乃以柔邪之法,隱敝之交而結於上。而君本陰邪之人,必受蠱惑其心,而行之於外。故君必求明,守正道,而不為小人所煽動,所利用也,即此。
《象》曰:入于左腹,獲心意也。
此以邪惡之陰道惑於君心,而逞其私慾,君為小人,必始終不悟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此爻言暗傷至極,乃謂明見傷之主,若於此時顯示其明,必見傷害。要如箕子之知晦藏,則可免於難,若不知晦藏其明,則害大矣。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箕子知晦藏其明於暗傷之時,且能不失意志,同與陰暗之人合污,其明必能不滅,小人若受禍患所逼,必失其節守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
明之至高而又傷於此時,本可遠照,今傷於明,必不明反昏悔,反失其道也。
《象》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于地,失則也。
始登於天,能明照四方,今傷於昏暗,反失其道。
《地水师》(归魂)坤上 坎下
伏 神 【本卦】
▆▆ ▆▆ 父母癸酉金 应
▆▆ ▆▆ 兄弟癸亥水
▆▆ ▆▆ 官鬼癸丑土
▆▆ ▆▆ 妻财戊午火 世
▆▆▆▆▆ 官鬼戊辰土
▆▆ ▆▆ 子孙戊寅木
天马出群之卦,以寡伏众之象。
判曰:师者,众也。独行越师,最不宜动。君子有命,小人勿用。共相克伐,政道成讼。
人间道
《天水讼》(游魂)乾上 坎下——《水地比》(归魂)坎上 下坤——(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周亞夫將欲排陣,卜得之,果獲勝。
圖中:虎馬羊待命,將軍臺上立,一文一武綬印,人跪台上受印,棋盤在下。
卦圖象解
一、肖虎、馬、羊之人三合:可戰。
二、文武二官綬印:得萬人服之帥。
三、人立棋盤上:圍棋愈下愈多,但須有謀略方可成事。
四、將軍臺上立:示有兵權也。生殺之專權也。武職大利。
五、羊回首:回陽也,病危之人卜之,有自陰間回陽間之象。
六、虎在馬後:為馬之靠山,馬因虎威而動。故馬回首視虎。
師:貞,丈人吉,无咎。
此言,師之道必有正名,因師之與,天下萬民必傷,如不以正,則民心不從,致凶之道。丈人,即尊貴有眾望之人,故出師必立帥將,此人必民所聽從順同,不能服眾人,安得民心。如此則無災。故興師必有二道:正名與主將。
《彖》曰:
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
師為帶眾之道,必以正,如能使眾人皆正,即可王天下。此用師之正道。
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出師之將帥,須得君王之專信也。此王者之帥,民心從之,雖有險必順矣。
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如從前面所論之師道下手,則雖因出師傷下之百姓,民仍從之,故吉而無災。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水在地下相聚,為眾聚之象,君子之人須以包容民眾,為使民順從之法。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師之出,必以誅亂制暴而動,行師之道,须以律法,合於義理,如不按此法,即致勝亦凶。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師出必有律法,失律法,致凶之道。
九二:在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
此言九二之道,為為將之道,君之事為人臣絶無敢專權,但出師作戰之時,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君王須順從其命,以專信任之。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人臣如無君之專寵,則不得專制之權,更何論成功。
六三:師或輿(yú 车)尸,凶。
左次,乃知不可進而退。此言,師之常法,見可而進,知難而退,進退有據,平安無災。六四為陰爻,主陰柔,而師必以強勇,中有陰柔,即兵家之風、林、火、山同義。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言師之道,退亦未必為失道,退須得宜,無災。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无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
五為君之位,此為興師之主,此君主興師任將之道。師之興,必以生民受災,蠻(mán)夷賊寇,此正名以誅之。如禽獸之入於田中,害五穀,於義宜獵(liè)取,則獵取之,如此之動,則吉。如無禽獸入田,則出不因禽,凶。此有禽之義。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任將授師之道,必以長子帥師。此長子義,非定為真長子,而示意為任用可信任之如長子者,可以為帥,以其專任後之權必大,故必有信:方可。若以眾人主之,無主將帥之師,雖名正出師於義,亦凶道也。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成家,小人勿用。
師之終極,言功之成也。此時君主以爵位財祿賞賜有功之人,並任用之。但於軍旅征戰中,查覺出之小人,不能因其有功而任用之,致凶之道。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君王有持恩賞之權柄,来表揚軍旅之功,小人雖亦有賞,用之必亂邦,史上小人持功而亂邦,有太多案例了。
艮宫八卦——属土
《艮为山》(纯卦)艮上 艮下(六冲)
伏 神 【本卦】
▆▆▆▆▆ 官鬼丙寅木 世
▆▆ ▆▆ 妻财丙子水
▆▆ ▆▆ 兄弟丙戌土
▆▆▆▆▆ 子孙丙申金 应
▆▆ ▆▆ 父母丙午火
▆▆ ▆▆ 兄弟丙辰土
游鱼避网之卦,积小成高之象。
判曰:艮者,止也。纯艮危危,安静无亏。时止则止,时移则移。钱财散失,失在小儿,寻求不得,东北宜之。
人间道
《震为雷》(纯卦)震上 震下(六冲)——《风山渐》(归魂)巽上 艮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是漢高祖困榮陽時,卜得知,只宜守舊。
圖中:堠上東北字,猴執文書,官吏執鏡,三人繩相繫縛
卦圖象解
一、堠上東北字:候也,停滯等候也,陳姓。
二、猴執文書:候其時,待公文命令至也。
三、官吏執鏡:清明之法官,政治清明。
四、三人繩相繫縛:三人相牽連招訟事也。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
艮為止之道,人之不知止,乃私欲作為,背為不見之處,如不能見,則無欲以亂其心志人能忘我,則止矣,今人見利則欲據為己有,失止之道。知止之道,則可無咎也。
《彖》曰:
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艮之道,言止也,動靜之間不以時,失止之義也,君子貴乎時,時可行則行,時之義於君子,則重視之,人能不失時,知所進退,道乃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dí)應,不相與也。
艮止之道,其功在能止於適止之所,此唯聖人能成之。此卦上下二體皆為山,有因同而相敵應也,互相背而不相與也。
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
相背而不見,行不見其人,則欲無處生則能止,能止則無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上下皆山,故為兼山,乃重艮之象,君子觀艮止之道,知思安於所止,不越其本位。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貞。
初六居最下,乃足趾之象,趾乃人動之最先,於始動即知止,必可無咎,且須患己之性陰柔,故戒之在堅心守道。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能止於始初,必易,乃不失正也。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陰居陰位,得止之正道,然居二位為猶人之腿肌位,股動則肌動,二雖正道,然受三爻之影響,即中正之道,無法救助於上位時,唯勉而隨之,因言不聽道不隨,故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上位之人,未能從下意,不須救助之,唯隨之可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yín),厲薰心。
九三陽剛居陽位,乃意其剛極而使上下分隔,不復進退,其堅強如此,則必造成獨限一隅,而世人不相與,故無法安定其心。故止之道,貴在時宜,行止之間必以時,則吉。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堅固己之剛性,不能因時知進退,必有危懼生其心內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居君側之人,位高權重,然於艮止之時,當止而不能止,乃因君位過陽剛,不能信孚於臣位之人,居此際,惟自止其身,可無咎,但如臨施政,則生咎矣。意即在上位之人只能獨善其身,必無可取也。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居大臣之位,卻只能獨善其身,不能行止之道,乃不適其位也。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人之所當止者,唯言與行,今陰柔居君位,於止之時,其才不足任此位,如此則須言行一致,不可脱序,古言:君無戲言,即此,故雖己之才不足任此位,但謹言慎行,亦可無慮於敗亡。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君位之人能止於中道,言行不脱序於中正之道,即令無足之才能,亦可免禍故易示人之言行之重要如是。
上九:敦艮,吉。
以剛陽之性居艮之終極,可見其止之道,性之堅實如此。常人於止之時,難於持久,晚節不保等事常見,人能敦厚知止,如此堅心,此所以吉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人常於始能行止之道,至終則無法堅持到底,始終如一是易之神,艮致终能吉,乃因其能終守不變。
《山火贲》(一世)艮上 离下
伏 神 【本卦】
▆▆▆▆▆ 官鬼丙寅木
▆▆ ▆▆ 妻财丙子水
▆▆ ▆▆ 兄弟丙戌土 应
子孙丙申金 ▆▆▆▆▆ 妻财己亥水
父母丙午火 ▆▆ ▆▆ 兄弟己丑土
▆▆▆▆▆ 官鬼己卯木 世
猛虎负嵎之卦,光明通泰之象。
判曰:贲者,饰也。光彩烜赫,火色含丹,文章交错,应杂其间,进退荣益,束帛戋戋。
人间道
《火雷噬嗑》(五世)离上 震下——《山地剥》(五世)艮上 坤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管鮑卜得之,果獲全,彼此相遜,終顯名義也。
圖中:雨下,車行路,舟張帆江中,官人著公服登梯,仙女雲中執珪。
卦圖象解
一、雨下:滿也,潤澤也,成也。
二、車行路:前往任官象,行走四方也。
三、舟張帆在江中:此行順風大利也。
四、官人著公服登梯:升遷在外地象。任公職主官外調象。丈夫從公職升官也。
五、仙女雲中執珪:受陰人提攜象。
賁:亨,小利有攸往。
物有外飾而後有立,但须有內實而加外飾,則可以亨。因文飾之道可以增加光彩,故必利於小進。
《彖》曰:
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賁之道能亨,實由飾而來,飾之道,須來往以柔,求文飾以剛,名須正,故利小吉。賁飾之道,並非能增其內實,只外加文彩而已。今人但求外飾,不求內實,富侈表面,內無實才,比比皆是,上位者所用皆富有之人,此敗亡之初始象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為日月星辰之錯列,四時寒暑之變化。人文為人理之倫序,觀人文以教化天下,此聖人用賁之道也。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山下有火,草木為其明照而有光彩,此賁飾也。聖人觀此明照之象,以修明庶政,成文明之治,無敢於用文飾,掩飾實情,枉法不顧,故君子以用明為戒。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初九乃君子有剛明之德,居於下也。因其無位,無法施濟天下,唯求賁飾自己而已。君子修飾之道,在正其所行,守節處義,凡不正則寧不與同行。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於義不可同行,寧舍車而步行。
六二:賁其須。
外飾於物,無法改變其本質,須因其本質如何加飾,乃賁之道。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須賁之道,須與上隨,隨上而動,動靜歸依於所主。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賁之盛,須戒永正,則吉,因永正之心及行,很難維持。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如飾之變化多且非正,人所陵侮也,故戒之永正則吉。
六四:賁如皤(pó)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賁外飾為白色,白馬亦為白色,但志不同,由外飾同,而終有婚遂相應也。今人之求門當户對也。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无尤也。
四與一為應爻,六四當位時,中離間隔二三位,故疑也,但因一與四為正應,理直義勝,終必無災也。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此雖君位,但本質陰柔,不足自守,但求外賁於設險守國,田園近城,山丘在外,據險而守,即令陰柔之質,受人裁制其外,雖君子吝之,但終平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君能從人以成賁之功,此吉有喜也。
上九:白賁,无咎。
賁飾之極,則失於外偽,唯能質白於賁,則無過飾之災。故尚質素,不失其本真,千萬不可外飾過於華美而失其本質,此戒賁也。
《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處賁之極,則有過華偽失實之慮,故戒之,以質素則可無災,飾不可過也。
《山天大畜》(二世)艮上 乾下
伏 神 【本卦】
▆▆▆▆▆ 官鬼丙寅木
▆▆ ▆▆ 妻财丙子水 应
▆▆ ▆▆ 兄弟丙戌土
子孙丙申金 ▆▆▆▆▆ 兄弟甲辰土
父母丙午火 ▆▆▆▆▆ 官鬼甲寅木 世
▆▆▆▆▆ 妻财甲子水
积小成高之卦,龙潜大壑之象。
判曰:大畜者,聚也。刚健笃实,积聚丰隆。居官食禄,建立其功。论讼有益。道理亨通。利涉大川,后吉先凶。
人间道
《天雷无妄》(四世)乾上 震下(六冲)——《山雷颐》(游魂)良上 震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昔神堯,卜得之,果登天位也。
圖中:一鹿一馬,月下有文書,官人憑欄,盆內蒼發茂盛。
卦圖象解
一、一鹿一馬:祿馬交馳,大富之象。
二、月下有文書:明而有往,中秋時節,文書在空中尚未到手。
三、官人憑欄:無事狀,遥望所失之國度。又欄為木,人靠木,休也。棺也。
四、花在盆中:有限也。
此卦求官不利,求財大利。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於人亦同,人之畜在學術道德充積於內,乃至大之畜,若為邪端異(yì)説畜又何用?今人重大畜於錢財,不重視學術修養,所畜何用?不為大畜。
《彖》曰:
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
人须能剛健篤實,其畜乃大,又因充實而光辉,德必日新。
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
居尊位能剛明用賢,又能持之永恆,此大正之道。今之君王剛而不明,用人乃因私慾,而不以賢能為基準,故非大正之道。
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涉大川,應乎天也。
大畜學術道德之人,施其所畜,利於天下,因而不在家食,乃吉。能涉大川而無險,乃應乎天地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shí)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君子觀天之至大而畜山中,故知人之能畜大,乃由學而大,學之道在多聞古聖賢之言行,取長為己用,察言以求其內心,乃大畜之真義。
初九:有厲,利己。
初爻為陽剛,必上進不已,則有危厲,此時,利在己之畜而不進,待與上合志乃動。
《象》曰:有厲利己,不犯災也。
此即不度局勢而進,不利己,乃災至。戒不可犯危而行。
九二:輿説輹。
二為六五位所對應,雖陽剛但亦不可力進,進則如車輪脱軸,不得行也。
《象》曰:輿説輹,中无尤也。
至善為剛中,柔不可過柔,因位居下,仍不足以進。易之道,乃知所進退也。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三為相位,以剛健之才,能與上位合志而同進,就如良馬之馳,速也。唯雖速,但須切忌不可持才之健,而忘戒備(bèi)與謹慎也。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因能與上合志,故往而利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此言近君位之人,须上畜止人君之邪心,下畜止天下之惡。凡人之惡能止於初始,則易如童牛加桎梏。俟惡盛而後禁,必相隔而難勝。故聖人止惡於初。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大畜之道在止惡於初,此大善而吉,必能不勞而易治。
六五:豶(fén)豕之牙,吉。
豬之去勢,則雖有牙,而剛躁必自止。君子體之,知天下之惡,不可力制之,須査其根本,不靠刑法嚴峻而能止惡。聖人教修政教,使人人足用,知廉恥之心,方為至善。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在上者止惡有道,乃天下福慶也。反用強力嚴刑與民為敵,傷又無功矣。
上九:何天之衢(qú),亨。
大畜之道,能如行空中,橫行無阻,必散之天下,吉也。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道路空曠,而能大行,乃大畜之極也。
《山泽损》(三世)艮上 兑下
伏 神 【本卦】
▆▆▆▆▆ 官鬼丙寅木 应
▆▆ ▆▆ 妻财丙子水
▆▆ ▆▆ 兄弟丙戌土
子孙丙申金 ▆▆ ▆▆ 兄弟丁丑土 世
▆▆▆▆▆ 官鬼丁卯木
▆▆▆▆▆ 父母丁巳火
凿石见玉之卦,握土为山之象。
判曰:损者,益也。损上益下,后易先难。本非走失,事主忧官。必损而已,何以为安。
人间道
《雷水解》(二世)震上 坎下——《风雷益》(三世)巽上 震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薛仁貴將收燕,卜得之,大破燕軍。
圖中:二人對酌,酒瓶倒案上,毬在地上,文書二策,有再告二字。
卦圖象解
一、二人對酌:二人夾木,來也。
二、酒瓶倒案之:目前無指望也。
三、毬在地上:所求不成狀。
四、文書二策有再告二字:再次求,方成。
居此之時唯求有益於人,乃得損之真道也,損其多餘,同志乃至。
損:
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
損之道須持之正理,來自誠正,則損因順理而至大善,此可吉也。堅固常行必利有所往。常人之損,有過或不及或不常皆不合乎正理。
曷(hé)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
人間祭祀之禮,文繁節褥,常人多備祭品,聖人以儉為禮之本,示以至誠之心敬天,如求祭物過多,乃求飾其誠,實示人偽矣。故知凡人之慾望若有過者,其始初皆起於奉養,常久以後則成宮樓峻牆,酒池肉林,聖人有見於此,故先制其本以儉,故損之精義在損滅人欲以近乎天理而已。
《彖》曰:
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損之成,乃損下而益於上,故道乃上行。
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
損之道在至誠,堅心如此,乃可盡損之道也。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
吾人應損去外在浮飾,使至誠見,萬事之始,必有長幼尊卑,然於事之末,往往已流於形式,損之時乃知何時須損剛益柔,此損之道必以時乃吉。
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須損須益,求盈求虛,只隨時之一念而已,易之於時義於此可見。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君子觀損之象,以損己為上,修己之道在忿與欲上,能知損己之忿與欲,乃得真損之時義。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損之。
損之道,在損剛益柔也。今居下之人為益上,當以功與之,不求己居,事畢則速去,不求居功,乃能無過。若求享其功之美,此離損下益上之道,不可也。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事畢後退居不居功,能與上合志也。
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
剛中之人與君位柔性相應,居損時,用柔悦態度求應於上,則有失剛中之德,其動必凶,乃因不知堅心於陽剛也。此適足以損也。
《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爲志也。
九二陽剛之人能守中正之道,則何有不吉。志存乎中道,則必自正也。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天下沒有獨一之人,必有二者,如男女之往,由其精一,故能生也。一陰一陽,無法加入故三人因志不專一,必生損一人,一人獨行,由其志為專,故必有一友能同其志,故天地之間損義之明且大哉,莫過於此。
《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一人行而能得友,三人行則易生疑,於此時須明損之道,損去一人,乃損多餘。
六四:換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陰柔之人居損時,須自損以從陽剛中正之道,即損不善而從善,必有喜而無災。人之損過失,唯患不速,如速則此過必不至深,為可喜也。
《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
知損之道,得損之時,速去其不善,此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君王能柔順居尊位,處損之時,知虛中自損,順從在下陽剛之賢人,人君能如此,則天下人必從其德,咸以損己為美,故有眾民之公論助之,因合正理,即龜筮亦不相違,可謂大善之吉也。古云:「謀能從眾,則合天心。」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人君能盡眾人之見,合於天地之理,天必降福祐也。
上九: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損道之終極,能居上而不損其下又益增在下之人,則天下莫不服從,人心歸順,無遠近內外之區限。
《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居上而不損下,又能增益之,君子必能遂行其志,故簡言之,君子之志,唯在如何益於人而已。
《火泽睽》(四世)离上 兑下
伏 神 【本卦】
▆▆▆▆▆ 父母己巳火
妻财丙子水 ▆▆ ▆▆ 兄弟己未土
▆▆▆▆▆ 子孙已酉金 世
▆▆ ▆▆ 兄弟丁丑土
▆▆▆▆▆ 官鬼丁卯木
▆▆▆▆▆ 父母丁巳火 应
猛虎陷井之卦,二女同居之象。
判曰:睽者,背也。志不相得,作事乖违。口舌相伴,财散人离。病者难瘥,行者不归。
人间道
《风火家人》(二世)巽上 离下——《水山蹇》(四世)坎上 艮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武則天聘尚賈至精魅成,卜此除之。
圖中:人執斧在手,文書半破,牛鼠,桃開鬥掩,雁飛鳴。
卦圖象解
一、人執斧在手:求快也,行刑之人,執法之人,有權柄也。
二、文書半破:無望象,毁約也。
三、牛鼠:秋冬吉,春夏凶。
四、桃開:逃開也。
五、門掩:牢獄之災,閉也,隔也。
六、雁飛鳴:悲也,孤單也,報凶訊也。
睽:小事吉。
睽違之道於小之事,可言吉。如與不良之人乖離,與不正之事違背也。
《象》曰:
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睽,以卦才言火在上而動,澤在下位,此二物性反,其義猶二女三女其本志同而共處,及長所歸各異,其志不同也。
説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
內悦順而又應乎外明,麗明居上,以柔求進,又能得中正之道相應,處睽之時雖無法去天下之睽,但於小處則吉矣。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天上地下雖睽然天陽下降地陰上升而成萬物,其事本同也。男女之質不同,但互相求之志卻同也。天下萬物不同是暌,然皆稟天地之氣而成,則相同也。是故物雖異而其本同,聖人用睽之道,能令天下不同之群眾,合而為一,故其事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火在上,澤在下,二物之性相違,為睽象,君子觀睽而知於世俗所同者,有時須獨異於世人,中庸曰和而不流,即義此也。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
卦之初,即睽之始時,於睽時又剛動於下,其悔可知,於此時因不能行而喪其馬如勿逐則馬自復回。因睽時小人必眾,若棄之,則必天下而仇己乎?就會喪失坤德之含弘功能,乃致凶地。不但無法使之化善,更遑論能合之,故有必見惡人之議,所以自古以來能化姦邪為善良,去仇敵而為臣民者,皆因不拒絶見之。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也?
於睽時人情乖違,為求和合,若因其惡人而避之,則生眾仇於君子,故見惡人乃為避免怨咎之悔也。
九二:遇主于巷,無咎。
睽違之時乃陰陽不合,且剛戾相對,即令為陽剛之中臣,當以委曲而婉轉之善道將就於主,期使之合,絶非求附君主而屈道相向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此意即當以至誠以動君心,使明義理而能求相合,不可屈道迎逢,乃真未失道。今之小人明知不正,然於乖違,之時,只知迎合奉承,為求己利,枉顧正道,故因時局而戀志之人乃真小人也。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yì),无初有終。
三爻位為下卦之上,本離下卦而求進於上,今逢四之剛為阻,而下二爻之陽剛於後,處此之時又逢乖違不和,猶牛車之行具,牛受掣阻於前,後有車輿在後,如以此狀況,又求力進,則必重傷於上,宜剛守中正之道與其對應,待睽終極之時必合,方為善處之道。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无初有終,遇剛也。
見車牛之負掣後拖曳而行,知位所不當,聖人知理順行,知時而守,待遇剛而能合。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
四爻近君位,君不與應,乃睽乖之時,故為孤,唯求與同德之人相合,且至誠相與交往,能如此,雖處危,但仍可無咎也。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睽乖之時,上下至誠相交,不止無咎,且其志必可行,故救睽之道,唯君子以陽剛之才,至誠相輔,何所不能濟也。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fū),往何咎。
陰柔又居尊位,於睽時,其危可知,然有九二陽剛之賢相輔,可以悔亡,且陽剛之賢又能成黨,且深入之,則往而有慶也,如劉襌之庸,有孔明之輔,乃成中興之態勢。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人君之才不足,如知信任賢輔,使其道能深入於己,亦可為也。今人不知己之才不足,以為博士就是好的,不但不能成事,且造成乖違之勢愈烈,果必凶。
上九:暌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説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睽極之時,必反復正道,猶人見污濁之豕,且全身爛泥,又車載一群惡鬼,心厭惡之乃欲張弓射之,後思之如動必反,而弗射,化仇寇為婚媾,陰陽交合而成雨,故始因疑而睽,睽至極因不疑而合,猶天地陰陽上為雨,往而遇之,則吉也。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雨之成,乃因陰陽之和,故所以合和能成,乃因疑慮盡消亡也。
《天泽履》(五世)乾上 兑下
伏 神 【本卦】
▆▆▆▆▆ 兄弟壬戌土
妻财丙子水 ▆▆ ▆▆ 子孙壬申金 世
▆▆▆▆▆ 父母壬午火
▆▆ ▆▆ 兄弟丁丑土
▆▆▆▆▆ 官鬼丁卯木 应
▆▆▆▆▆ 父母丁巳火
如履虎尾之卦,安中防危之象。
判曰:履者,礼也。如履虎尾,防虑宜深。坚冰之患,戒慎兢兢。安中防危,忧中望喜。眇而能视,跛而能履。
人间道
《风天小畜》(一世)巽上 乾下——《地天泰》(三世)坤上 乾下(六合)——(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子路出行,卜得之,遇虎拔其尾也。
圖中:笠子下一女笠子,文書破,手中有傘,軍旗官人邊坐,堠上有千里字,地上兩點足印。
卦圖象解
一、女人在笠下:妾也。
二、千里堠:遠離外出封侯象。
三、文書破在地:憑證承諾無效象。
四、傘下:有庇蔭也。
五、軍旗下官人坐:主有官司、訴訟、牢獄之災象。
六、二點在地:踐踏之足印也,示人處危之時,有禮之道,乃能行危而無殃也。
履虎尾,不咥人,亨。
有禮之道即入險中,如踐虎尾,不見其反食人,乃因有禮也,所以亨也。故常言伸手不打笑臉人,同此。
《彖》曰:
履,柔履剛也。説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兌為澤,為悦,兌以柔順之藉乾剛,與乾剛相乎應,又有禮於下,故踐虎尾而不相害也。
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九五以陽剛又居君位,又得履道之善,此不病之因,乃得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天在上,澤在下,尊卑有分,此天下之正理也。人之禮常如是,有禮乃行也。君子觀履象,以辨上下之區分,來立民志,民因上下區分明顯而志定,自此乃可言治。立法複雜,民無所從,治世將不再。是故人各安其位,此得其分內也,如佔位又不進德,除之,由君子進任,士人進修學識,到一定程度而君子求之。士農工商各行業之人,因所享有限,而能有定志,則天下一心也。今人自下至公卿,日所志為尊榮,農工商人,日思於富侈,億兆之心交相為利,天下皆如此,心如何一致?要它不亂也難矣!皆因上下無定其志也。君子觀履,分區上下,使各當其位,用此以定民心之向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
初處於下,陽剛之才可以進,但外則表現其卑下之位的素養,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安於有禮之往,因非為利也,乃各有其志也。如人有行道之心,又有名利之心,交戰於中,豈能安履。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二為陰位,陽居,即意其待人之禮坦蕩蕩,平易之道也。因為陽進,故須有防人嗤之禮數之誹,是以安幽清靜之心情處此時,則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履之道(禮之道)在於安靜,其因正,則所履安也,心中躁動,則不能安於禮道,此即有禮於人,必以心中安靜,如以利欲交爭於心中,必自亂。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爲于大君。
三為陽位,柔居之,乃志欲剛而體本柔,不能堅心為履道。就如盲人之視而不見,跛人行路而不遠,意乃才能不足,又處時之不順遂,則禮道非正,乃履於危地,因不善履道,入危地召凶,禍患立至,故咥人凶,就如武暴之人卻居人上,又任意為之,不知禮,乃凶之道。
《象》曰:
眇能視,不足以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陰柔乃才不足之人,視不明,行又不遠,今又居剛之上,災難來矣。
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爲于大君,志剛也。
此凶之致,乃因才不足,以武人為喻,其居陽剛之位,但才不足,又強出之,則所履不由本道,屬於志剛又妄動。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在近君之側,知伴君如伴虎,愬愬,畏懼之貌,意如能畏懼,則終必吉。上位之陽剛,雖近處,能敬慎畏懼,即入危地終亦必吉也。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畏懼之貌,入危而終吉,因本心在於能行己之志願,故須居此位,故為行其志,而示畏懼之態,終得吉,其志遂行。
九五:夬履貞厲。
夬乃剛決之意,九五雖示君位之人,居此位,任意剛決而行之,即得正,仍危厲也。古之聖人,居天下之尊,仍納眾言,明足以照,剛足以決,必以明而動,動則志剛,此之所以為聖也,若自以為剛明,決行不顧,即使行正,亦屬危道也。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居正當之尊位,須戒剛決自任,否則招凶。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人之禮,須視其終,若始終完備,善之至也。今人淺視人之表面禮遇,而不考證其始終,禮之至善,其『始終如一』方是。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人之所以履善終能吉,貴乎有終,始終如一,禮之至極也。
《风泽中孚》(游魂)巽上 兑下
伏 神 【本卦】
▆▆▆▆▆ 官鬼辛卯木
妻财丙子水 ▆▆▆▆▆ 父母辛巳火
▆▆ ▆▆ 兄弟辛未土 世
子孙丙申金 ▆▆ ▆▆ 兄弟丁丑土
▆▆▆▆▆ 官鬼丁卯木
▆▆▆▆▆ 父母丁巳火 应
鹤鸣子和之卦,事有定期之象。
判曰:中孚,信也。天地养育,万物安居,泽被草木,信及豚鱼。利涉大川,厄难消除。
人间道
《水泽节》(一世)坎上 兑下(六合)——《雷山小过》( 游魂)震上 艮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辛君屯邊,卜得之,遂果得梅妃之信也。
圖中:望子上文書,人擊柝(tuò),貴人用繩牽鹿,雁啣書。
卦圖象解
一、望子上文書:科甲高中,刑法更吉。
二、人擊柝:預警也。
三、貴人用繩牽鹿:守成,不可攻也。
四、雁啣書:喜事將至,有南徙之象。
五、人立庭中:蒞庭也,防官司或打官司保身也。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中孚之道,其中心之誠信,能使豚魚都有感,則無所不至矣。故利涉大川,週行無限也。
《彖》曰:
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
中孚之中虛乃至誠之象。此示意剛之道能得中正,故吉。
説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上位以至誠而順從於下,下位以至誠以求上悦,由其中孚之至誠,必教化邦國,此信能令豚魚皆感,此道之至善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中孚道之吉,猶乘舟渡川,內無實物,不虞覆船,即處艱困,能以中孚則必可亨通,能堅守中孚之道,此天道之極至也。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風在澤上,澤有感于風,因水體本虛,故風能入。君子觀之,知人心虛,則物必感之,此中孚之象,君子于議獄,本為盡忠而已。於決死之際,但求緩之,寬之。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陽剛居始進,於中孚之道並非了解,人初志必不定,故如能以愚誠信之,且專一之志,若生異志,必不得安矣。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始信之時,志未能從,但能愚誠專一至信,則吉矣,故吾人初始,必求能為己所信之道,方以愚誠,如此方不致迷。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內剛外柔,陽居陰位,中孚之感,因外柔必能感通,猶鶴鳴於幽谷,人不聞也,而其子必應和,乃心感通也。故能中心孚誠,千里能感之,能化邦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子能與合,乃中心誠意能通故也。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柔居陽剛之位,居位高但才不能濟,故勢必唯所信而從,其外在之鼓張,罷廢悲泣,歡歌皆因導於內心之所信,因才不足,故只有信,而不知吉凶,此非長才之君。
《象》曰:鼓鼓或罷,位不當也。
居不適位,無所心主,惟能從於所信而已。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
近君之位,以柔順得信,其盛必如月之滿盈。即同類同屬亡失,亦可無咎。
《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求上之孚信,即令同類亡,亦不顧而求,此所以吉也。
九五:有孚孿如,无咎。
君位之人,以中孚至誠之道,感通天下,民心之信服,固結如抽掣也。
《象》曰:有孚孿如,位正當也。
五居君位以陽剛,用中正之道,天下民心固結信服,其稱位如此,君之道乃能致極矣。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中誠孚信致於極,有信終則衰,華美其外,內無忠篤,猶翰音登天,不知止之,貞固如此,不知變,乃自招凶。孔子曰:好信不好學,此敝也贼。意即固守而不通也。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守誠信至窮極而不知變,必不能長久?此固守不知變之戒,招凶至矣。
《风山渐》(归魂)巽上 艮下
伏 神 【本卦】
▆▆▆▆▆ 官鬼辛卯木 应
妻财丙子水 ▆▆▆▆▆ 父母辛巳火
▆▆ ▆▆ 兄弟辛未土
▆▆▆▆▆ 子孙丙申金 世
▆▆ ▆▆ 父母丙午火
▆▆ ▆▆ 兄弟丙辰土
高山植木之卦,积小成大之象。
判曰:渐者,进也。渐进之义,动静皆宜。食无求饱,款曲施为,婚姻和合,行人将归。
人间道
《艮为山》(纯卦)艮上 艮下(六冲)——《雷泽归妹》( 归魂)震上 兑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齊晏子應舉,卜得之,後果為丞相也。
圖中:一望竽在爽高處,一藥爐在地,一官人登梯,一枝花在地上。
卦圖象解
一、一望竿在爽高處:家人望歸象。
二、一藥爐在地:平安,無災也。
三、一官人登梯:升官之象,衣錦還鄉也,棺也。
四、一枝花在地:落第象,不久之象。
漸:女歸吉,利貞。
渐之道,其有序,且緩進,吾人可於女之出嫁而見之,女歸時,以渐進有序,必吉,且始終如一,更吉。猶臣之入朝侍奉天子亦同,必當有序,如失序則為欺陵主上,必生禍害。
《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
渐乃論進之道,知進必有序,猶如女之歸夫,必吉。進時能剛柔並濟,適得其位,此進必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以正道而進,可以興邦正德也。故凡進皆須稟持以正道則吉。正得其位之定義,必以剛中而得,方可謂得位。內止外順,其人之進如此,方可得吉,如進之以欲,乃生燥,必失渐道,阻力乃生,故能做到內無欲,而外和順,此進方可無窮無盡矣。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木在山上,其高有自,故君子觀渐象,乃知居賢能正德,美化風俗,其能成功,皆歸之在渐,人之錯習,遽(jù)改生反,教化之於人,勢必以渐進方可入於人心,此渐之道也。
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
鴻鳥之以時而遷動,又群聚而生且有序,此渐也。初陰居卑下,上又無援助,君子知時,故處之不疑。但小人及無知之人只能見眼前之事,不知患於未來,洞察事理,唯以剛而求進,失渐矣,進則生咎,不進無災。
《象》曰:小子之厲,義无咎也。
初始時,雖有小人之危懼不安之心,但因於義理仍合,故有無咎。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kàn),吉。
柔居柔位,得中位得當,居渐之時,進必不速,穩若磐石狀,其能安居如此,故可飲食和樂,其吉必然。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中正之人,得正位,適居之狀,能飲食安樂,心志愉快,不光是飽食而已。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寇。
九三陽剛居下卦之上,即將進入上卦,意言,人之將上進之時,理應守正道以得時至,萬不可以欲而進,以遂私志,此己失渐道,猶為求進而不顧於道之夫,婦人受孕不以正,亦不可育同義,此凶即致矣。惟可堅守正道,摒除邪念,可得吉。
《象》曰:夫征不復,離群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夫但知征而不知復,乃因欲而失正道,叛離群類,可醜也。婦人之孕乃不正,故不可育也。皆因失其正道,唯利在堅守正道,棄絶邪惡,可因順正道而保平安也。
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此陰柔在高位,下有陽剛欲進之人,必不得安處,猶鴻鳥近於木,立木高處,必不安也,如能立在横枝上,自處安寧,則可無災。
《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
此意求平安自寧之道,惟有順於義,行乎正,能如此者,何處會不安呢?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婦不孕,終莫之勝,吉。
鴻鳥所止於至高之地,象君之尊位,此渐之時至,乃知惟下二爻位,可與同心同德,居中之三,四位相隔,猶即令婦人三年不孕,亦無用於事,相隔正道之不正,其終必消,正道必合,惟時較久而已。終吉。
《象》曰:終莫之勝吉,得所願也。
君臣以中正之道相交,其終必合,所願必遂也。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爲儀,吉。
鴻能飛於天上,毫無阻礙,人之賢能如此,進至終極,又不失渐之道,其賢能通達之能可以為表率,猶鴻之羽,可以用禮儀一樣,必吉。
《象》曰:其羽可用爲儀,吉,不可亂也。
君子之進,必有以渐,有序渐循之,乃可以為吉,此進因不失序,故吉,序亂招凶。故可以為禮法而遵循之。
坤宫八卦——属土
《坤为地》(纯卦)坤上 坤下(六冲)
伏 神 【本卦】
▆▆ ▆▆ 子孙癸酉金 世
▆▆ ▆▆ 妻财癸亥水
▆▆ ▆▆ 兄弟癸丑土
▆▆ ▆▆ 官鬼乙卯木 应
▆▆ ▆▆ 父母乙巳火
▆▆ ▆▆ 兄弟乙未土
生载万物之卦,博厚无疆之象。
判曰:坤者,顺也。乃顺成天,万物资生。用动则浊,用静则清。所作有顺,万物皆成。
人间道
《乾为天》(纯卦)乾上 乾下(六冲)——《水雷屯》(二世)坎上 震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漢高袓與項羽交爭卜得之,乃知身霸天下。
圖中:十一箇口,一官人,坐看二串錢。一官人立受命,一馬,金甲神人在台上乘雲下,綬文書與官,土堆上有四點。
卦圖象解:
一、十一口:吉也,陳姓人也。
二、一官人:倌人,丈夫也。公務員也。
三、坐看二串錢:欲拿不得,憂心忡忡狀。
四、一馬者:肖馬人;指官貴;指調動也。
五、金甲神:示民心也。
六、授文書與官:授官封侯。
七、土堆上有四點:黑也,背有陰謀也。
坤:
元、亨、利牝馬之貞。
坤乃地之厚德,示人效地之性,如牝馬之柔順而健行也,貞示堅心,但與乾不同,乃堅心於柔順之念也。
君子有攸往。
君子因行柔順,且表裡一致,合乎坤地之德性。
先迷後得,主利。
陰從陽也,即不了解但知須從陽剛之中正,如不知而欲進,則迷錯,損失在己,須居於後,則利,如君臣之道,柔順乃臣之職(zhí)也。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西南為陰位,東北為陽位,陰必從於陽,陽之正而陰亦正,由陽剛之中正,去蕪存菁,故能成化育之功也。
《彖》曰: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
坤之道大也,萬物因乾而始,因坤而生,猶父母之道,坤之德厚,故能持載萬物。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彊,柔順利貞,君子攸行。
含弘光大此四者,用来形容坤道,含,包容也,弘,寬裕也,光,昭明也,大,厚且博廣。聖人有此四德,故能成天之功,牝馬因柔順而能行,故健。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qìng),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因先迷而從陽剛之德,後必得理,西南為陰,同類而行,故得朋,東北陽方,離其類而喪朋,因離其類而從陽,故能成物之功也。終必吉,又因能安心堅守此道,則無所不可往矣。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地之道至大,聖人體之,君子以地之柔順且厚能載物之德處事。
初六:履霜,堅冰至。
聖人於陰之始生,知其將長,此時戒之,猶人之履及霜,則知後必有堅冰,故小人始雖甚微,但絶不可使其長,長盛則凶也。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xùn 顺从)致其道,至堅冰也。
陰始凝為霜,渐盛則至堅冰,故聖人戒小人於初,如任小人因循不阻止,則終至凶。故吾人須戒之於初,小人表面常有可憐,博人同情,示弱以求憫恤,實則內心有所圖,今人不知濟弱扶倾與姑息養奸乃一線之差,一昧以濟弱扶倾為自傲,殊不知其姑息養奸,而至今小人才盛。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聖人以地之直、方、大三德以盡地之道。直者,直來直往,不迂迴作假。方者,原則不因局勢而改變,且正。大者,容載萬物之胸襟乃大也。不習,謂順其自然,則無往不利。亦可云,因又直且方,氣勢乃大也。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地道之光顯,由其直且方大,人人順其自然,則奸人何所遁形,無往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六三居相位,為臣之道,如有含章之美,即不居其功,將善歸於君王,乃可因王無忌惡之心,終必吉。
《象》曰:
“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處臣下之道,不當有功,免招君忌,但義之當為時,須立行之,此因不有其功,不失其宜,皆因時也。今人含而不為,皆不忠之人。
“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聖人知含章之光大,故能養晦,小人有善唯恐人不知,此君子小人之分野。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六四為居近君之側位,藏口而不露,則平安無災,此沈默之功也。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能隨時謹言,不妄言,此無害之因慎也。
六五:黄裳,元吉。
坤本論為臣之道,今臣居尊位,或婦人居尊位,须有黄裳之戒,應守中而居下,不可揚溢無節制,否則必有非常之變。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因黃裳之美,乃內積至美,執中不過,位高但謙居下,故吉。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六爻為極盛之位,陰至極則陽至,故有抗爭,因六又再進不已,故必戰,戰必有傷,故血色現,天之血色為玄,地之血色為黃。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道因陰至極而無道,故有龍戰於野之象現。
用六:利永貞。
此為用陰之道,如乾有(用九)之道同。陰道柔而難常,有朝令夕改之憂。故利在常而堅固。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聖人自此悟之,始終如一,堅心不變,必利,其終極必大。今人朝夕所思不同,自視甚重,角色不能認清,小人有太過之行為,常人從俗只見愚善,致小人極盛,積非成是,故積重難改。
文言曰: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坤之道雖柔,但如動亦須剛,坤之體至靜,但其德也须方正。動而不違方正,再得同道之呼應,成萬物光大之功,故坤道之順大,皆因王時之至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gài)言順也。
學者讀此段,必可自悟矣。故聖人戒小人於初,其道大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君子外敬內直,堅守義以方其外,故內敬直,外義方,其德之盛,順其自然,不须裝飾,無人會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臣下之道,不表其功,含晦以為王行事,至終而不敢有其功,如地道代天終萬物,而成功又歸之於天,妻之道同此。今之妻如何,吾人試自問之?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天地相交,則能興發草木,天下因君臣相往而道亨。今天地隔絶,萬物不成,猶君臣無道,賢者隱退,此時易道為閉口含藏,雖無聲譽,但無災,皆因言論謹慎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君子知謙守下之道而通於事理,居君王位故美積其中,暢於四體,現於事業,此美之極也。此段乃示柔中有剛,乃至大至美,今人有柔善而無剛,或過剛而無仁,皆不足之美也。
陰疑於陽必“戰”,爲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zá)也,天玄而地黃。
中醫之至道在此,陽大陰小,陰乃從陽,故經方派乃用陽藥,如人間亦然。如令陰到極盛,陽受陰盛而外走,此不相從必戰,傷而見血,天地之色變,亦言傷之大也。
《地雷复》(一世)坤上 震下(六合)
伏 神 【本卦】
▆▆ ▆▆ 子孙癸酉金
▆▆ ▆▆ 妻财癸亥水
▆▆ ▆▆ 兄弟癸丑土 应
▆▆ ▆▆ 兄弟庚辰土
父母乙巳火 ▆▆ ▆▆ 官鬼庚寅木
▆▆▆▆▆ 妻财庚子水 世
淘沙见金之卦,反覆往来之象。
判曰:复者,反也。内悦外顺,举动无违。世应相合,迁官益财。失而复得,往而复来。婚姻占得,夫妇和谐。
人间道
《山地剥》(五世)艮上 坤下——《天雷无妄》(四世)乾上 震下(六冲)——(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唐太宗歸天,卜得之,七日復還魂也。
圖中:官人乘車,上兩隻旗,堠上東字,一將持刀立,一兔一虎。
卦圖象解
一、官人乘車:使節也;車姓、連姓也;軍隊也;官大也;調職也。
二、上兩隻旗:鬥也;將、帥也;一方之主也。
三、堠上東字:猴發木形人。東:有心約束,十八日至。十日來人封侯象。
四、一將持刀立:武威之人,司法執行人。
五、一兔:肖兔之人,劉姓之人。
六、一虎:肖虎之人,王姓之人。
此卦云:君子之道,既消而復,始復必不能力勝小人,必待其朋類渐盛,協力致勝可也。
復:
亨,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萬物既復則必亨,如君子之道將復,雖微,但同類將渐進,故亨且盛矣。故復之時至,並無法立勝小人,必待其同朋相繼,則協力能勝也。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此為消長之道,易之論數,以立準(zhǔn)則,小有七日乃復,大有七年方復,此復之道也。
《彖》曰:
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此以卦才來論,復之道,陽剛因消弱至極而反來,其法動而取順行法,是故出入皆無災,朋之來,亦因順而動來也。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復之返來,順天之運行,故言七日。因君子道長,故利前往,陽復生於下,乃是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動之始也,故外見動,而始生於內也。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以卦象而言,如雷乃陰陽相搏而成聲,時陽之微,未能發也。如聖人順天之道,於日陽之始生,安靜養之以閉關,使商旅不得行,人君不視四方,此順天也,於人亦以此安養其陽為復原之道。
初九:不遠復,无祇悔,元吉。
有失而後有復,此復之始時,因失之不遠,故復必不至於悔,故吉。
《象》曰:不遠之復,以脩身也。
此即知不善而速改,為君子修身之道。學問之道即在此,知不對立改,為君子也。
六二:休復,吉。
二為切近初陽之位,君子道始生於下,若二位志向於陽,今陽在下從之,故能下之道為仁。吉。
《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源,能體會而近於下之仁,乃休復之美。
六三:頻復,厲,无咎。
從復之道,又頻復履失,致危之道也。故須厲,即戒此可无咎,頻失致危,其過乃在失而不復也。今人迷途不知返,比之皆是,又知返而不戒又入迷,凶也。
《象》曰: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戒之在屢復,復而又失,失之過,故堅心於復不失,無災殃也。
六四:中行獨復。
四於眾陰之間,能自處於正,但因力弱,不足克濟,此言獨復,不一定無災。
《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以獨復於小人間,如從陽剛,君子之道也。
六五:敦復,无悔。
君王於復之道,能敦篤而行之,但臣下均陰柔之輩,因無助,但能無悔而不能無災,君子戒之。
《象》曰:敦復无悔,中以自考也。
五以陰居尊位,能敦篤善道,以中道自成,此可無悔也。
上六:迷復,凶,有災眚(shěng),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陰柔居復之終,乃意終迷不復者,大凶。招凶,皆因己之迷而不返,動則必有過失,以之出師必大敗,以之為國君,大凶。迷於道,而終不可行也。
《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人君居上而治天下,當從天下之善,如迷於復,反復無常,皆招凶也。
《地泽临》(二世)坤上 兑下
伏 神 【本卦】
▆▆ ▆▆ 子孙癸酉金
▆▆ ▆▆ 妻财癸亥水 应
▆▆ ▆▆ 兄弟癸丑土
▆▆ ▆▆ 兄弟丁丑土
▆▆▆▆▆ 官鬼丁卯木 世
▆▆▆▆▆ 父母丁巳火
凤入鸡群之卦,以上临下之象。
判曰:临者,大也。以大临小,以上临下,内柔外和,人非欺诈。居官进升,文才和雅。纵有灾害,不能相惹。
人间道
《山风蛊》(归魂)艮上 巽下——《风地观》(四世)巽上 坤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蔡琰去和番,卜得知,必還故國也。
圖中:婦人乘風,一車上有使旗,人在山頂,虎在山下坐,一合子,人射弓。
卦圖象解
一、婦人乘風:外援為陰女,美人也。
二、一車上有使旗:出使之象,以謀略可解災,謀之對象為女人也。連姓、車姓人。
三、人在山頂頭:盛極將衰,招困也,即將下坡也。
四、虎在山下坐:人受虎困之象。
五、一合:先成後破象。
六、人射弓:張姓人士,夷狄之人,以弓射獵,故外族入侵象。
故自古天下安治,未有久而不亂者,皆因不能戒盛而已。
臨:
元,亨,利,貞。
言臨之道,可致大亨也。
至于八月有凶。
二陽才剛生於下,聖人戒之於方盛,方盛而慮衰,則可以防自滿,圖其永久,衰而後戒,無及也,此乃戒盛之道。今人富而多驕,為安樂而壞綱紀,忘禍亂而任小人奸邪,皆因不知戒盛。
《彖》曰:
臨,剛浸而長,説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剛中得正道,而有應助,故能大亨。天道,能化育生萬物,皆因其剛正而和順而已。以此道來臨事,臨人,臨天下,莫不大亨通也。
至於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此乃聖人知戒於盛時,不以自滿,則凶不至也。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敎思无窮,容保民无疆。
地與水之臨近為至近,君子以此知臨之道乃親民如此,才能教導人民。有寬容保民之心,才能廣大無窮的包容。
初九:咸臨,貞吉。
初為卑下之位,而以正道與四位感應,為所信任而得行其志,故吉。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陽剛之志在於行正,志正也。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九二居將位,能以陽剛之心臨人,臨事,不愧於人,吉無不利。
《象》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
九二乃應於五之尊位,因以剛德之長,又得中道,此至誠相感,而得吉,並非因順上之命而得吉也。
六三:甘臨,无攸利,既憂之,无咎。
三居相位,柔陰居之,此居上位又不以中正臨下,此失德也,不利。如能憂於此而立改之,則無災也。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陰柔之人,處臨人事不以中正,又居下之上,乃不適其位,如能知懼而憂之,則必自改其災不長也。
六四:至臨,无咎。
此臨之至也,臨道乃由近而生,此位居上之下,又切臨於下,乃處近君之臣位,守正任賢,如親臨於下,則无咎。
《象》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居近君之臣,陰柔對之,為得正道,與下之剛賢相應,故能無咎。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以一人之身,君臨天下之廣,若皆以自任,必不能周於萬事,如自認為皆知者,正明示其不知也。唯有能得天下之善,用天下之智者,則無所不周,這就是不以自認皆知,故其知乃可大。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君臣合道,皆因同氣相求,君能倚任剛中之賢,則能成臨之功,此知臨之意。
上六:敦臨,吉,无咎。
此位乃臨之極位,以坤順而居此位,乃意尊而應卑,高而從下,尊賢取善,此為敦厚之極也。皆因其能敦厚於順剛,是以吉而無災。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内也。
內心敦厚篤實,志順於陽剛,其吉可知。
《地天泰》(三世)坤上 乾下(六合)
伏 神 【本卦】
▆▆ ▆▆ 子孙癸酉金 应
▆▆ ▆▆ 妻财癸亥水
▆▆ ▆▆ 兄弟癸丑土
▆▆▆▆▆ 兄弟甲辰土 世
父母乙巳火 ▆▆▆▆▆ 官鬼甲寅木
▆▆▆▆▆ 妻财甲子水
天地交畅之卦,小往大来之象。
判曰:泰者,通也。天地交泰,阴阳和光,麒麟悉出,丹凤来翔。小人道灭,君子道昌,求谋顺遂,恶事消亡。
人间道
《天泽履》(五世)乾上 兑下——《天地否》(三合)乾上 坤下( 六合)——(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堯帝將襌位,卜得之,乃得舜而遜位。
圖中:月中桂開,官人登梯,鹿銜書,小兒在雲中,羊回頭,地下亂點。
卦圖象解
一、月中桂開:清明政治之時。
二、官人登梯:升遷順遂之意,官人亦倌人,即丈夫也。
三、鹿銜書:受天子恩賜祿位。
四、小兒在雲中:少年得志象。得天官貴人助也。
五、羊回頭:回陽間也。亦楊姓人,發肖羊人成格。
泰,小往大來,吉亨。
陽氣下降,陰氣上升,陰陽和暢,萬物生焉,此天地之泰。人間之泰,大則居上,小則臣下,君王推誠任下,臣盡誠以事君,上下同志,朝廷之泰。君子,小人亦如是,君子處君位,小人居下位,天下之泰也。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陰往而陽來,天地氣相交,萬物通泰。人則上下之志相同,互相交通,人之泰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陽進陰退之時,故內健外順,君子之道也,君子在內,小人在外,此所以為泰。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此示人君須體會交泰之道而為法制,使民用天時之宜,輔助教育人民之功,使民有財,輔助於民,民則必賴君上之法制,因法治之宜也,得其生養。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huì),征吉。
剛明之才,居於下位,遇泰之時,志而上進,遇同志而行同道,因同類而進,吉。凡君子小人都須賴同類以助,未有人能獨立而不須朋類之助。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同類相聚,如拔茅之根相牽連,同欲上進。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二為將位,以剛明之才,五為柔順而得君位,上下之專信建立,此位乃治泰者,故治泰之道,主將位而能包荒,如人情放肆所為,則政令緩,法度廢弛,治此之道,必有包含荒穢(huì)之量,詳密施政,去其弊端,則人安之。處泰之道,人之常情習於久安,惰於因循,不敢變更,用馮河,乃奮發改革之意,雖至小至微之事亦不可遺漏,自古立法治事,牽於人情,卒不能行者多矣。如禁奢侈則害近戚,限田宅,則防礙貴族之家,此治泰之難。遇治泰,須稟持公正之態度,即中行意。
《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有包含荒穢之量,又配合中行之德,其道則明顯光大。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三居諸陽之上,乃泰之盛時。聖人為之戒,在下者必升,居上者必降,泰久而必否,故戒之。故當此時,不敢安逸,居安思危,則無災。故處泰之道須能堅貞,可常保泰。自古以來隆盛皆因內失道而喪敗下來。
《象》曰:无不復,天地際也。
陽降於下,必復上,陰升於上,必復下,此示人明天地交泰之道不常存之理也,聖人戒之。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翩翩,疾飛之貌,人富而從其類,為利也。不富而從其者;志同也。上三爻皆為陰,陰在上而失其中實之道,皆欲下從,故為不富而從,此誠意相合也。如至六四位方戒已晚,居三為適中,知戒可保,四位則已過,必生變化。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因三陰在上,失其實才,欲行往下,不待其人富而鄰從,皆因失實故也。此已失乃方知戒之意,此時不待告誡而誠意相待,乃出於中心所願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為居君位,古之帝女皆向下嫁,帝乙制禮法,须降其尊貴,以順從其夫也。今六五以陰柔居君位,對應之九二為陽剛,乃能信之,而任用其賢且順從之,猶帝女之下嫁亦然,此成治泰之功也。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其能任用剛中之賢,乃因已有中道與之合,志同相交也。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此致泰之終也,小人處之,行必否矣。掘隍土累積成城,如治道累積以成泰,今城土頹圮(pǐ),又復返於隍也。勿用師,夫用師之道,必得民心,今民心不從,用師必亂,此時即自有天命任之,亦逄羞而凶矣。
《象》曰:城復於隍,其命亂也。
此意城傾圮,又回歸隍土,即令命為正,但亂已不可止矣。
《雷天大壮》(四世)震上 乾下(六冲)
伏 神 【本卦】
▆▆ ▆▆ 兄弟庚戌土
▆▆ ▆▆ 子孙庚申金
▆▆▆▆▆ 父母庚午火 世
▆▆▆▆▆ 兄弟甲辰土
▆▆▆▆▆ 官鬼甲寅木
▆▆▆▆▆ 妻财甲子水 应
先顺后逆之卦,羝羊触藩之象。
判曰:大壮者,志也。羝羊触藩,其道难全。令人刚强,已成过愆。非利勿贪,善莫大焉。
人间道
《天山遁》(二世)乾上 艮下——《火地晋》(游魂)离上 坤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卜得之,乃知不久亨通也。
圖中:北斗星,天神執劍,一官人燒香拜,一猴,一兔,一犬。
卦圖象解
一、北斗星:帝君,老闆,主事之人。
二、天神執劍:民意歸向,人心也。
三、一官人燒香拜:拜求於天,而不求人,凶。
四、一猴、一兔、一犬:侯,劉,狄姓,在野之人。
五、猴回頭:回吼。
六、兔回頭:回吐。
七、羊回頭:回陽。
此卦示意過剛必招凶,而猴、羊、兔為三貴人,和中近易為處之道。
大壯:利,貞。
大壯之道利在正,理正而勢正,如不得正而壯,只強猛無理而已,非君子之壯。
《彖》曰:
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
大且壯為大壯,乾之至剛而動,外動內剛狀,名壯。
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天地之道可運行而長久,乃至大至正始然也,此道之至大能如是。
《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君子觀雷震威在天,此之壯大,而行大壯之道,知唯克己復禮最大。能自勝之人為天地之最壯者,能赴湯蹈火,此唯武夫之勇也。君子能和而不流,大立而不倚。
初九:壯於趾,征凶,有孚。
初爻在下,而陽剛居之,乃初進而用壯,必凶,吾人居上用壯,猶須正方可行,初進而剛壯,必招凶辱。
《象》曰:壯於趾,其孚窮也。
在下位而用壯,即令行可信,亦必招窮困阻滯也。
九二:貞吉。
二位屬陰位,陽剛居之,乃示人剛柔得中也,人能識得時義之輕重,則必吉。
《象》曰:九二貞吉,以中也。
能得中正,而堅持守之,也吉乎,此意中而不失正。今人中立而為己,已失正道,猶牆頭之草,可嘆也。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小人尚力,只用其壯勇,而君子用罔,因其志剛,無視於非正之事,無所忌憚也。萬物莫不用其壯,猶羊之壯於首角,一遇藩籬,亦受困也,故用壯,不可強力進,須持之正道,無忌憚於邪吝,方為真罔。
《象》曰: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小人用其強壯之武力,終困,君子志氣剛強,無視邪惡,無所忌憚。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複。
時方道之長盛時,如有小失,則必害進之勢,猶大車其輪軸必壯,乃利於行,如輪軸不強,以致大車之不行也,有如藩籬之決開而不復其困也。
《象》曰:藩決不羸,尚往也。
四位未至極,以當盛之陽,又用壯以進,無能阻之,即令藩籬隔而不困其力也。
六五:喪羊于易,无悔。
羊性喜群行又互觸其角,猶諸陽並行,如以力制,則必難勝有悔,唯其平和得之,則無所用其剛,使其壯失於和易之道,可以無悔。
《象》曰:喪羊于易,位不當也。
柔居尊位,位不當也,猶人君之勢不足,下又壯進,才有所謂『治壯之道』,治壯之道不可用剛,須以平易近人待之,可化壯也。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艱則吉。
陰柔又處壯極,猶羊角之觸藩,進退不得,必無所往也,陰柔處壯時,一遇艱困,必不能守,往即凶也。吾人須居艱困時而處柔,必吉。此壯之極,須變義也。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艱則吉,咎不長也。
此因自處不詳不慎,以致進退不能也。以柔處艱時,即有咎,亦不長久。
《泽天夬》(五世)兑上 乾下
伏 神 【本卦】
▆▆ ▆▆ 兄弟丁未土
▆▆▆▆▆ 子孙丁酉金 世
▆▆▆▆▆ 妻财丁亥水
▆▆▆▆▆ 兄弟甲辰土
父母乙巳火 ▆▆▆▆▆ 官鬼甲寅木 应
▆▆▆▆▆ 妻财甲子水
神剑斩蛟之卦,先损后益之象。
判曰:夬者,决也。乾兑相刑,恶闻其声。文字契约,事未易成,必须刚断,始得吉亨。
人间道
《风雷益》(三世)巽上 震下——《天风姤》(一世)乾上 巽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漢高祖欲拜韓信為將,卜得之,知有王佐才也。
圖中:二人同行,前水後火,虎蛇當道,一人斬蛇,竿上有文字,竿下有錢。
卦圖象解
一、二人同行:相輔相成,可成事也。
二、前水後火:前險而後明,宜進取象,土生金象。
三、虎蛇當道:虎,有權威之人。蛇——險奸之小人阻道。
四、一人斬蛇:勇士也,得名將也。
五、竿上有文字:揚竿而起,正名出師。
六、竿下有錢:行動有利也。
七、錢下有火:燒錢狀,主喪服。
夬:
揚于王庭,孚號,有厲。
夬之道,在小人式微,君子道長,必顯於公堂,使人明善惡,故揚于王庭。於此時敬戒之以至誠以命下民,使民戒之,居安思危,隨時生戒懼之心,必無後患。
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夬之道能於至善,必不尚武力,從修已開始,齊家後能治國,以道服眾,如此則可進而往。
《彖》曰:
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説,決而和。
五陽去一陰,下健而上悦,乃因健而能悦,能和,此決道之至善。
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
陰居陽上,此不正也,君子去之,當揚其罪於公堂,使民眾知善惡也。以衷心至誠帶領民眾,使知戒懼,防危之至,君子之道方可顯其力大。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夬之時,不可崇武以力取,必須從修治本身之地起,方可有利前進光大君子陽剛之道,待正道至剛時,決不可留一邪吝之道,此剛進至終可吉也。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水之聚而上於天,為夬象,其終必決於上,而灌溉於下,君子觀象法天,故知必施祿於天下,則民皆向之,於安處之時,知須防禁,則無潰散之虞。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爲咎。
在下位剛健之人,於決之時,必強進執行,如執行中受阻而失敗,必決之過,故凡事欲動之前,必戒之在燥,做最壞之打算,方可行進。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君子之行,必度量而進,知不可而力求,必招咎也。小人無此之戒,不量力而進,其果自取其辱。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君子去小人之時,必思懷戒備,不鬆懈一時,如此即令夜有兵戎,亦不驚也。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衣有兵戎,不驚憂,乃因自處之善,能行中道,知所戒懼也,故學易之人必知時識勢,不知如此,惶論精易。
九三:壯于頄(qiú),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无咎。
九三居相位,上有君王,卻剛於果決,此決乃自任之決,必非合君意,果必招凶。故君子居夬之時,知己道之長,小人之道將消,必不獨與小人合,且面現愠色,必可無咎。今人皆自以為重要,見人之招凶,不論其因為何,一律給予支持,此愚善之表現,徒令小人得逞,不知反悔,反更盛其勢,此禍之端,乃肇因於人之愚善。
《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也。
決必合於正理,君子於當決之時果決之,終不至咎。常人须戒,在不明狀況之前,不做決定就是良策,切不可憑己之所好而蒙決,必害己及他人。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陽居陰位,乃示剛決不足之人所犯之過,陽剛正理已明極時,如己之果決不足,必招居不安,行進又難之狀,若能法羊群之群行特性,可無悔,但剛決不足之人,令其以柔進,必不能也,故即令告之,本性如此,必不能信用。自古以來,知過能改,知善能用,克己之欲能如是之人,必剛明者方可做到。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此行為受阻,受難,乃居位之人不適其職位。正理之言不信,因其聰聽不明也。
九五:莧(xiàn)陸夬夬,中行无咎。
君為決定之主,居夬之時,必立決,以去小人之道,稟持中正之道,必無災。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人能中心至誠,必決之無過也,但人心皆有私慾,一旦涉及私欲,必不能光大中道。
上六:无號,終有凶。
此陰將盡之時,君子道顯,小人道必消之際,惟比附於君子之道方吉,否則即令不號咷畏懼,亦終獲凶。
《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如示人號咷畏懼,仍招凶,此道必不久也,故君子思去小人之道,非斬盡小人也。
《水天需》(游魂)坎上 乾下
伏 神 【本卦】
▆▆ ▆▆ 妻财戊子水
▆▆▆▆▆ 兄弟戊戌土
▆▆ ▆▆ 子孙戊申金 世
▆▆▆▆▆ 兄弟甲辰土
父母乙巳火 ▆▆▆▆▆ 官鬼甲寅木
▆▆▆▆▆ 妻财甲子水 应
云霭中天之卦,密云不雨之象。
判曰:需者,须也。云行于天,见险不前,身将有厄,恐被勾连。大事欲至,忧虑悬悬,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人间道
《山水蒙》(四世)艮上 坎下——《天水讼》(游魂)乾上 坎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蔡順遇赤眉贼,卜得知,乃知必脱大難也。
圖中:月當天,一門,一人攀龍尾,一僧接,一墓。
卦圖象解
一、月當天:陰人居上位象,無擔當也;清明無災。
二、一門:豪鬥也,官府也。
三、一人攀龍尾:附於貴人,想進據其位也。
四、一僧接引:光頭之人,柔而無慾之象。入空門可解。
五、墓:藏棺之地,有官與財象;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象。
全意,即使如龍之力大,但動不以時,則有入墓之險,此動為求官與財。佛理亦同:『生死一線,無死焉大生』。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以二卦體而言,乾以剛健,如上進而遇險,此未可進也。需待之。以卦之爻言,五爻陽居陽位,乃陽剛中正之德人,居君位,而誠信充實於內(內卦為乾),則光明而可進,必亨,故利涉大川。
《彖》曰:
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因險在前,未可遽進,须待而進,以乾之剛健,能待而不輕動,則不陷險中,則必不至困窮。時下剛健之人頗多,其動必躁,如能待時而動,則為至善之道。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孚,中實之義。五位因剛實居中,此孚之象,此居天位而能正中,光明而亨通,且須貞正(堅心),吉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因中實(內之學問、操守)而貞正(堅心向道),即涉險阻,亦可有功也。故需之道在以乾剛之性而知待之道,何所不利。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此自然之象,水上於天未成雨,為雲。猶君子積蓄其才德,而未施於用也,懷其大才,安以待時,飲食以養身體,宴樂和其心志也。
初九:需于郊,利用恆,无咎。
初爻因最遠於險,故於郊(曠(kuàng)遠之地),故君子處於曠遠之地,仍安守其常,則無咎災也。如躁進犯難,則必災至矣。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无咎,未失常也。
君子處下野,不冒犯險難而行,復宜安處,不失其常,保持恆靜心亦不動,如雖不進而志動,則不能安其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坎為水,水近則有沙,此二爻之位近險,故需于沙。君子知渐近於險難,雖未至於害,已小有言矣。此示言語之傷,至小者也。二爻以陽爻居之,示人陽剛之才居陰柔位,守中正之德,雖小有言語之傷,而无大害,終也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此寓,二位雖近險,而如以寬裕居中,即小有言語之傷,及終得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泥,逼近於水也。因逼近於險,而致寇難之至,此居健體之上,有進動之象,苟非謹慎,終致喪敗也。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三位居上險之最近,故云災在外。此寇致之因,實乃己之逼也。須敬慎小心,量宜而進,則无喪敗。義在相時機而動,戒之盛也。即盛時須戒之象。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第四爻位以陰柔之質居於險,下又有三陽之進,必傷於險難。因傷於險難,必不可安居,而失其居所,故出自穴。此順時以從,不競於險難,則不至凶也。又無中正之德,只以剛競於險,此適足以致凶之道也。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意為陰柔之性居近險之位,不能處,則退,以順從而聽於時,不至凶也。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此五君位,陽剛之人居中,只需宴安酒食以待之,所需必得也。堅心,必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陽剛中正居五之君位,只需酒食,即可盡其道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陰柔於六位,乃需之極限,須安其處,此入於穴之義。安而止居,則下之三陽必來。不速,不促之而自來也。此時須以至誠盡敬之心以待之,雖再剛暴,必無欺凌之理也,此因六位陰位,非三陽乾體之人,志在必奪,故敬之則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此不當位,意為以险而在上也。聖人明示陰宜居下而今居上,此不當位也。但如能謹慎自處,則陽再剛亦不能欺,終得其吉。
《水地比》(归魂)坎上 下坤
伏 神 【本卦】
▆▆ ▆▆ 妻财戊子水 应
▆▆▆▆▆ 兄弟戊戌土
▆▆ ▆▆ 子孙戊申金
▆▆ ▆▆ 官鬼乙卯木 世
▆▆ ▆▆ 父母乙巳火
▆▆ ▆▆ 兄弟乙未土
众星拱北之卦,水行地上之象。
判曰:比者,和也。抚临万国,内通外流,水行于地,本性和柔。先王制礼,以亲诸侯,元永贞吉,百事无忧。
人间道
《地水师》(归魂)坤上 坎下——《风天小畜》(一世)巽上 乾下——(倪海厦卦序)
卦图:此卦陸賈將説蠻,卜得之,果勝蠻王歸也。
圖中:月圓當空,秀才望月飲酒,自酌自斟,藥爐在高處,枯樹開花。
卦圖象解
一、月圓當空:政治清明象。
二、三星拱照:得賢能剛直之人輔助。
三、秀才望月飲酒:示才智之人無憂也。(亦示:作秀之人,於政治清明時,無法出頭)
四、自酌自斟:無慾則剛象,孤獨之象。
五、藥爐在高處:無病無災,故不需用藥也。
六、枯樹開花:晚發也。示心有誠,制度立,事必成。
七、酒:忘憂之物。
全卦:上位清明,三台輔佐,人將無憂,即使枯樹亦能開花。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比為吉之道。人相親比,必有其道,須視可比而決定比之,不可比而比,凶。如果等到不能自保安寧之時,方開始求親比,幸運的得所親比,可得平安。但如仍獨立自持,求親比之想法不前反後,即使是丈夫之親人,亦招凶矣。
是故君王亦懷柔天下,下位之人亦和親其上,未能獨立也,平日即須有此志,天地之間,沒有不相親比而能獨立生存的。
相比之道,须兩志相求,如互不相求則為睽卦,故戰國策(中山策)有同慾相憎,同憂相親之理。所以好的制度,能使人有所依從,故能互相親和也。
《彖》曰:
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
因相親比為吉之道,有相輔相成之意。但求比之道,須如臣下順從君上一樣,即使地位相同,或上下有別,決不可因持於己之高位,而忘順從之道,此乃真比之道。
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
元、永、貞為相比之道。元為君長之道,永為可以長久,貞謂得正道且堅其心志,人有此三德性,再以陽剛當君主之位,此為君之德也。如此之君主可以無災矣。
不寧方來,上下應也。
上位之念,應知君不能獨立,须保民以此為安。下民知己不能自保,須擁君以求寧,此上下相應之理。如以王之私而行為之,不求下民之附和,凶危立至矣。
後夫凶,其道窮矣。
若眾人之志相和親,則無有不遂,此天地之道,若人之和親不行,則雖夫亦凶矣。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天地之間,物相親比,莫如水在地上,聖人觀比之象,以此建萬國,近諸侯,親近人民,此比之極道。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fǒu),終來有它,吉。
此為比之始。孚為中信,故相比之道,以誠信為本,表裡不一致,人誰近之。誠信充實於內,如於缶中之滿,且外不加修飾(它,外也〕,至誠以待之,則無不信。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此即比之道在乎始也。始即能中實誠信,終吉,始無誠信,終凶。
六二:比之自内,貞吉。
自內言主之在己也。得正道,而與君道相合,此吉也。即以中正之道,合於上位之所求,乃曰自內。今人汲汲以求比者,非君子自重之道,乃自失之道也。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堅守己中正之道,以待上求,乃不自失也。此易之戒。故士人修己,方求上進之道。降志辱身此絶非自重之道。吾人救天下之心,並非不急切,乃因須待禮遇之至方出也。
六三:比之匪人。
相親比之人,如為不正當之人,即為匪人,招凶也。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相親於匪人,必將得悔咎,傷之大矣,君子須深戒所親比之人。
六四:外比之,貞吉。
六四之位,為近君之位。居此位之人,以柔性坤德向君主親比,且堅心順從,吉也。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六四之位從於五君之位,為外比。因五位剛明之賢為中正,故附從之,此從上之道,絶不可盲從。
九五:顯(xiǎn)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人君親比天下之道,须誠意以待物,恕已以及人,發政施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為民圖利,使天下蒙其澤,此盡善也。則天下亦盡親於上也。如表彰己之小功,展示自己的權力,違反道德人心,強力施為,致人心不信,社會浮華,人偷敗亡,如此而求天下親比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君王出獵,只圍三面開一面,禽獸前去者,免矣,此曰失前禽,只取來者,此王道也。邑者,居邑,誡,期約也。此意臣之效於君,竭盡忠誠,用盡才能,以彰顯親君之道,此為正道。至於用之與否,決定在君,萬不可阿諛奉承,妄求君之親比也。朋友亦然,須修身誠意待人,至於是否願意與己相親,在人而己,千萬不可巧言令色,曲從苟合,以求人之相比。『此顯比之道』。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故顯比之所以吉,以其所在之位,得適中之法也。且比之道,须舍逆取順,孟子收徒之道:往者不追,來者不拒也。三面圍網,所失唯前禽,即言此來者撫之,去者不追之理。
上六:比之无首,凶。
上六乃比之終極處。凡比之首,其始善,終亦必善矣。多數人皆有其始,而無其終,但從未有人沒有開始,而有終善也。故此言,比之無首(首,始也),至終必凶矣。今天下之人,始親和比之時不以正道,至終必有隔閡,此類人居多數。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此即始不以道,則至終必也凶矣。是故交友之道,你來我往,你不來,我何往。如我往,必有求,須以正,否則終將隔隙,互相仇視也。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