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
2025-03-25 13:07:0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会计基础知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会计记账
第一节 记账方法的含义与类型
记账方法的含义
记账方法是指在会计账户中记录经济交易与事项的方式
记账方法的类型
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的特征
- 仅从单一方面记录重要的交易与事项不能记录交易与事项引起的全部变化及全部的交易与事项。
单式记账的缺陷
- 不记录交易、事项引起的全部变化
- 不记录全部的交易与事项
复式记账法
含义
这种记账方法是对每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中进行登记以系统地、全面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资产和权益变化情况和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设立完整的账户体系记录企业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与事项完整地记录每一项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的各项资金变化
特征
对特定期间的账户记录结果进行试算平衡检查,以确定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2.1 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在借贷记账法下,对每一项经济交易与事项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
借贷记账法的特征体现在其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律和试算平衡方法等基本内容C
2.2 记账符号
借”、“贷”具有双重含义都可以表示六要素的变化都可以表示增加或减少
借表示资产、费用增加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减少
贷表示资产、费用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增加
三、借贷记账法帐户的结构
以“T”型帐户为例,借贷记账法的帐户,其左方一律称“借”、“贷”为“借方”,其右方一律称为“贷方”。作为记账符号,具有抽象的双重意义,是一始终同时出现又始终以会计主体为基点 (或称参照系) 的矛盾性概念对于不同性质的帐户,“借”“贷”的双重含义也不同以企业会计为例,各类性质帐户的“借”“贷”含义可以概括为表3-4。
各类账户的借贷含义
运用借贷记账法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时,凡事计入账户借方的账项成为借项,计入账户贷方的账项称为贷项。每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在一定时期内所登记的金额合计称为本期借方(贷方)发生额,每个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再加上期初余额为期末余额。各类帐户的基本结构如表3~5-3~8所宗
如果帐户有余额,期末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登记完成后划在新单红线香在结出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然后,在下面条单红线。
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帐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类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期末帐户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子主题 7
成本费用帐户一般无余额,可以在本期发生额下划双红线。如果一些成本费用帐户有期末余额,其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 贷方发生额
子主题 8
收入、成果类帐户大多数帐户无余额,可以在本期发生额下划双红线。如果帐户有期末余额,其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四、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帐户的关系
(一)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帐户的关系
企业会计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帐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工具,这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子主题 1
采用借贷记帐法,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记入一个帐户借方的同时,记入另一个帐户或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记入一个帐户贷方的同时,记入另一个帐户或几个帐户的借方。而且记入借方的金额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仍以某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进行说明。
例1: 企业收到某单位的投资40000元,存入企业银行存款儿。
对这项经济业务,要记入“银行存款”帐户的借方,同时记入“实收资本”帐户的贷方,记入两个帐户的金额相等如下图3-1
图3-1
例2: 企业将现金20000元存入企业银行存款户
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到两个资产类帐户的变化,应该记入“银行存款”帐户的借方,“现金”帐户的贷方,记入双方帐户的金额相等。如下图3-2
图3-2
例3: 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采购原材料的货款1800元归还其他应付款项200元。
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到三个帐户,在记入“银行存款”帐户贷方的同时,记入“应付帐款”和“其他应付款”两个帐户的借方。记入贷方的金额与记入两个帐户借方的金额之和相等。如下图3-3
例4: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面值6000元,以汇票抵付欠外单位其他款项。这项经济业务引起一项负债增加,项负债减少,在记入“其他应付款”帐户借方的同时,记入“应付票据”帐户的贷方,记入两个帐户的金额相等。如下图3-4
子主题 1
以上四项经济业务,引起资产、权益四种类型的变化都符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律。现以图
子主题 1
采用借贷记帐法记录经济业务,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律进行记录,记录的数额借方与贷方相等,这样记录的结果,所有帐户借方之和必然与所有帐户贷方之和相等。这种平衡关系可表示如下
所有帐户期初所有帐户期初借方余额之和一贷方余额之和
借所有帐户本所有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贷方发生额之和
所有帐户期末_所有帐户期末
借方余额之和 贷方余额之和
通过帐户借方与贷方的平衡关系,可以对帐户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帐户记录是否正确。
2.3 账户结构
子主题 1
费用及成本类账户的结构类似于资产类账户
分支主题
收入及利润类账户的结构类似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子主题 1
(三)帐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所谓帐户的对应关系是指有关帐户之间因某项经济业务而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帐户称为对应帐户。
在借贷记帐法下,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登记,这样所记帐帐户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联系,帐户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帐户的对应关系。构成对应关系的帐户,称为对应帐户为了连续系统地记录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清晰地反映各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应该首先分析每一项经济业务性质内容,确认应记入的帐户、应记金额、应借应贷方向,然后再过记到有关帐户中。这种指明所应记入的帐户、应借应贷的方向及金额的记录称为会计分录,简称分录。
2.4 记账规律
会计分录的含义
会计分录是指针对每项经济交易与事项确定其应当登记的账户名称、借贷方向及其金额的书面记录
会计分录的形式
子主题 1
对各项经济业务,在记帐之前,首先编制会计分录,然后记入有关帐户,可以事先确认应记入的帐户、应登记的方向和金额,便于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记帐,便于事后由帐簿顺查记帐的原始依据。
现对本节四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借:银行存款20000贷:实收资本-XX单位投入资本 20000
2、借:银行存款3000
贷:现金 3000
3、借:应付帐款-X 单位材料款1200
其他应付款 300
贷:银行存款1500
4、借: 其他应付款-X X 单位应付款 6000
贷:应付票据 6000
会计分录的书写形式是先写借,后写贷,借、贷相错一格,说明他们是对应帐户保持平衡关系。
会计分录有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之分,简单会计分录是只涉及两个帐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涉及到两个以上帐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也可写成简单会计分录。
为了清楚地指明帐户的对应关系,一般应编制一借一贷,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不应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对于在前边提到的某电器公司的四个例题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
子主题 1
子主题 2
子主题 3
子主题 4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律的含义
针对企业所发生的单项经济交易与事项
针对某一项经济交易与事项所涉及的不同账户
记入某一账户一方的金额等于记入其他账户另一方的金额
2.5 试算平衡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会计凭证的含义
记录经济业务
明确经济责任
作为记账依据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
会计凭证分类
原始凭证
种类
按照取得的途径和来源不同
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
按照填制手续完成情况
一次凭证
累计凭证
eg限额领料单
汇总凭证
eg原材料发料凭证汇总表
基本内容
名称
日期
编号
接受凭证单位
经济业务
经办人签名盖章
填制要求
真实
完整
规范
手续完备
及时
审核
反映的经济业务
合理合法合规etc
内容和填制手续
符合规定
记账凭证
种类
按照是否涉及货币资金
收款凭证
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相互转化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不涉及货币资金收付业务
会计账簿
设置与登记
日记账 (即序时账簿)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根据
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现金付款凭证
分类账
总分类账
按照科目设置
三栏式
明细分类账
三栏式
借方
贷方
余额
数量金额式
收入
发出
结存
多栏式
多用于费用、收入
横线登记法式
eg、材料采购业务的付款和收料
eg、备用金业务的支出和报销收回
备查账簿
eg、公积金登记簿
对账
账证核对
会计账簿与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账账核对
不同会计账簿之间
总分类账与各有关账户余额
总分类账与序时账簿
明细分类账之间
账实核对
现金日记账余额vs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日记账vs银行对账单
财产清查
子主题 1
结转
期末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结账
两个环节
结清损益类账户,计算本期利润
期末结出本期发生额、累计发生额、期末余额
会计检查
会计检查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检查的基本概念—含义
会计检查是指本行各级会计管理部门采取现场检查或非现场检查的方式,对所辖机构会计业务及其核算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所进行的检查,以及对被检查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及其风险防范能力等所进行的检查。
营业机构自查
营业机构季度全面自查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