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
2025-03-25 16:13:4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钉钉直播应用培训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鸦片战争
背景
中英贸易不平衡
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输出需求
鸦片走私问题
英国商人通过鸦片走私获取白银
清政府禁止鸦片贸易
战争经过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英国发动战争
清政府战败求和
南京条约签订
割让香港岛
开放五口通商
赔款白银2100万两
影响
中国主权受损
领土和赔款的丧失
领事裁判权的确立
社会经济影响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
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
社会矛盾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负担沉重
宗教思想影响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提出平等思想
起义过程
金田起义
1851年起义爆发
建立太平天国
定都天京
1853年攻占南京
建立政权
政策与改革
土地制度
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社会改革
废除科举制度
推行男女平等政策
失败原因
内部分裂
领导层内斗
权力斗争严重
外部压力
清政府与外国势力联合镇压
洋务运动
背景
内忧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外国列强的侵略压力
主要内容
自强求富
兴办近代工业
发展军事工业
学习西方
派遣留学生
翻译西方科技书籍
代表人物
曾国藩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推动洋务运动
李鸿章
建立江南制造局
推动铁路、电报等基础设施建设
局限性
未触及根本
封建体制未改变
政治改革滞后
甲午战争
背景
中日矛盾激化
朝鲜半岛的势力争夺
日本的扩张政策
战争经过
丰岛海战
1894年7月爆发
日本海军主动出击
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交战
北洋舰队损失惨重
结果与影响
马关条约签订
割让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白银2亿两
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列强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剧
戊戌变法
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
甲午战争后国力衰弱
列强瓜分中国
维新思想兴起
康有为、梁启超等倡导变法
提出君主立宪制
主要内容
政治改革
设立议院
精简机构
经济改革
发展工商业
改革财政税收
文化教育改革
废除八股文
推广新式教育
失败原因
保守势力反对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维新派被镇压
改革措施过于激进
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义和团运动
背景
民族矛盾激化
外国势力的侵略和压迫
民间反洋情绪高涨
发展过程
扶清灭洋口号
反对外国势力和教徒
攻击教堂和外国人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
清政府权威进一步削弱
赔款和割地
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
民间反帝情绪高涨
激发了民族主义情绪
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奠定基础
辛亥革命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政治改革
革命思想传播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宣传革命
建立同盟会
起义过程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爆发
推翻清朝统治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宣告成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历史意义
结束封建帝制
推翻了清朝统治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推动社会变革
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
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奠定基础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