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思维导图
2025-03-25 23:32:0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关键对话式关于沟通的一本技术实操手册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4.控制想法、情绪
4.1情绪的产生过程
4.1.1所见所闻
主观臆断
形成感受
展开行动
4.1.2感受是由你的想法造成的,
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4.1.2.1控制想法、驾驭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4.2控制想法的技巧
(我察觉到了自己的想法)
(我察觉到了自己的想法)
行为方式回顾(反推)
行为: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的应对的方式;
感受: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想法: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留意三种小聪明(改变主观臆断);
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主动去执行
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主动去执行
受害者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
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
我是否忽略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我是否忽略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大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
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
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无助者想法:这事我也没办法
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我现在要怎么做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我现在要怎么做
4.3综合陈述法
分享事情经过,从事实出发
事实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内容;
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内容;
事实是最不会令人反感的内容;
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内容;
事实是最不会令人反感的内容;
说出你的想法
你应当表现的自信
不要堆积问题
注意安全问题
使用对比法
咨询对方的观点
做出试探性表达
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的看法
5.观察与处理
5.1观察的内容
5.1.1观察自己的情绪
5.1.2观察对方的情绪
5.1.3观察对话的氛围
5.2处理不安全的情况
5.2.1明确自己的目标
5.2.2营造安全、自由的交流氛围
5.2.3避免陷入情绪的漩涡
6.了解对的动机
6.1觉察自我想法
6.1.1在生活中、工作中时刻察觉自我想法
6.1.2时刻纠正自我想法
6.2实例体悟
6.2.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体悟情绪的主观性
6.3未来展望
6.3.1期待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控制情绪,实现自我觉醒
自我审视、做好倾听的准备
询问对方的观点
确认对方的感受
重新描述对方的想法
主动引导对方充分表达
你的应对方式
赞同:赞同对方看法时明确表示观点一致
补充:对方看法有遗漏时积极补充
比较:和对方看法不同时努力比较
开始行动
决定如何决策
(关注者、知情者、支持者、参与者)
(关注者、知情者、支持者、参与者)
权责分明时的决策
权限不明时的决策
决策的四种方式
命令式
顾问式
投票式
共识式
布置任务-决策执行环节
行动人
确定具体的行动人,责任具体到个人
行动目标
具体详细的目标
行动时间
具体的时间
检查方法
检查时间进度、完成质量
记录你的工作
进行中实施更新统计台账、邮件留底
1.关键对话的概念
1.1自由对话的概念
1.1.1对话指两人或者多人之间观点的自由交流
1.2关键对话的特征
1.2.1双方观点差异大
1.2.2情绪激烈
1.2.3对话风险高
2.掌握关键对话
2.1对话小白做法
2.1.1傻瓜式选择(默认只有2种选择,非黑即白)
2.1.1.1当面表示反对
2.1.1.2沉默接受(内心保留意见)
2.1.2受到攻击时思维短路、跑偏,陷入情绪旋涡
2.1.2.1战胜对方
2.1.2.2惩罚对方
2.1.2.3寻求安全港湾(明哲保身)
2.1.3歇斯底喊叫、畏惧退缩
2.1.3.1肾上腺上升
2.1.3.2大脑缺血,四肢充血
2.1.3.3发抖
2.2对话高手做法
2.2.1营造共享观点库
2.2.1.1每个人经历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导致观念不一样
2.2.1.2共享添加分享信息到观点库,有助于沟通,提供决策准确性
2.2.2求同存异
2.2.2.1寻找共同目标
2.2.2.2没有就创造共同目标
2.2.3从“心”开始
2.2.3.1审视自己的目标、动机
2.2.3.2审视他的目标、动机
2.2.3.3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2.2.3.4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2.2.3.5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2.2.3.6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2.2.3.7沟通、交流途中有没有跑偏
2.2.4控制好你的身体
2.2.4.1陷入沉默和暴力状态时,暂停对话
2.2.5学会对比说明
2.2.5.1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2.2.5.2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
2.2.5.3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2.3安全对话
2.3.1共同目的-是安全对话启动因素
2.3.2互相尊重-是安全对话的持续因素
2.3.3不安全时暂停对话;先营造安全感;再返回对话
2.3.3.1为对方受到的伤害道歉
2.3.3.2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eg: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
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2.3.3.3创建共同目的
2.3.3.4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2.3.3.5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他们背后的真实诉求)
2.3.3.6开发共同目的
3.注意观察
3.1留意对话氛围
3.1.1双路处理,同时关注对话内容和对话氛围
3.2识别关键对话
3.2.1危险信号
3.2.1.1当正常讨论变成激烈争吵时
3.2.1.2当身体出现应激反应时
3.2.1.3当对话偏离越来越远时
3.2.2时刻关注安全问题的信号
3.2.2.1关注对话的方式和语气
3.2.2.2对方的安全感是否出现危机
3.2.3沉默与暴力
3.2.3.1沉默
掩饰、逃避、退缩
拒绝进行观点交流
3.2.3.2语言暴力
控制、贴标签、攻击
通过暴力手段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