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思维导图
2025-04-09 09:54:3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这是一份四大名著思维导图模板,该模板分别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组织和整理,形成一张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水浒传
作者与成书
作者
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明嘉靖《百川书志》)
成书主要影响因素
历史资料
民间故事
文人改编
结构和主题
在情节安排上突出“官逼民反”,以表达批判现实政治的立场
完整地展现了宋江义军的兴衰历程,以强烈的悲剧性深刻揭示了起义军失败的内在原因
以列传体浓墨重彩地描写豪侠,致力于豪侠精神的渲染
与说话中的“小说”传统
注重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塑造的卓越成就
善于从发展变化中刻画人物
善于写出人物之间的区别
悬念手法的生活化
叙述语言、描写语言和人物语言
表现在叙述上,以明快、风趣见长,常有评书的诙谐和节奏感
表现在描写上,以生动、准确见长,显示出精细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力
表现在人物的语言上,以充分的个性化见长,众多好汉,各有各“声口”,各有各性情
影响
作为英雄传奇的开山之作,对小说创作有着巨大影响
对小说之外的其他文学艺术样式也有显著影响
在海外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三国演义
作者与成书
作者
罗贯中
元末明初 太原人
成书主要影响因素
历史资料
民间故事
文人改编
文化内涵
历史的三国
取材于《三国志》及注,较多接受正史的价值取向,特别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其标本为官渡之战
民间的三国
主要取材于唐宋以来的民间故事,教多接受民间艺术的价值取向,以追求道德化的情感满足为祈向,其标本为赤壁之战
掌故风味于隐逸情调
毛宗岗假托古本所收录的这些“事”,主要出自《世说新语》这一类笔记
创作特征
史家笔法
人物语言以理性见长,而个性化程度较低
通常不对人物做直接心理描写
不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方式
“去瞽传诙谐之气”
小说家笔法
大量采用并不影响历史进程的虚构情节
经常使用悬念手法,以造成神秘感和传奇色彩
较多运用直接心理描写,与第三人称限知叙述技巧
努力追求诙谐的风味
影响
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的代表作
与“通俗历史教科书”一类作品形成对照,另一类历史演义大量接纳民间故事,洋溢着风趣和幽默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红楼梦
作者与创作
作者
曹雪芹 生于康熙五十四年,祖籍辽阳
从富贵繁华跌入贫困交加
创作
乾隆五十六年,高鹗、程伟元加以连缀,补葺整理成一部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并以木活字排印出来
乾隆六十年,高鹗依据一定的材料补写出后四十回
悲剧意蕴
富贵家族败落
凸显宗法制下女子的苦情
爱情与婚姻的悲剧
贾宝玉的人生感悟
艺术叙事
如实描写手法和真实的人物塑造
写实小说,鲁迅评: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人物形象鲜明,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叙事的新境界
写实性叙事,如实描写出生活情节里蕴含着超情节本事的意义
视角的灵活转换
有意识地突破传统叙事者全知全能的叙事模式
高超的语言
进一步摆脱了话本叙事的语言程式格调,细节真切如绘,声情毕现
影响
持久的阅读热与续书从出
反复改编和对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
红学与世界影响
西游记
作者与成书
作者
道士丘处机(清刊本 基本不为学术界认可)
吴承恩(吴玉搢提出,胡适、鲁迅等人论证)
成书主要影响因素
历史资料
民间故事
文人改编
文化内涵
文本构成
前七回集中描绘孙悟空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
第八回至第十三回交代取经缘起,在结构上主要起组织情节的作用
第十四回至第一百回以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作为线索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政治意涵
从政治角度加以阐释,小说中很多描写让人联想到现实政治的情形
与佛道二教的关系
是一部可以从宗教角度进行解读的书,就源于小说与佛道二教的复杂关系
审美特征
极幻与极真
结构和语言
其情节是游记性的,行动和奇遇构成主体部分
其语言运用也有特色,在描写人物交锋前用韵语表明双方身份,教授后用韵语渲染紧张氛围,叙述语言明快诙谐,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影响
神魔小说的创作在其带动和影响下迅速形成高潮
是一部具有世界声誉的伟大作品
0 条评论
下一页